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海雲:美國”以打促和“多方樂見敘利亞政治進程加快

【僑報記者鐘穎北京報導】此次美英法對敘利亞實施精准打擊背後, 以色列和沙特等國扮演了什麼角色?以色列是中東的“大玩家”,

通常說西方支持敘利亞反對派, 其實以色列跟敘利亞反對派的關係也值得高度關注。 近個把月, 以色列跟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究竟到哪種程度, 有沒有通過反對派來製造打擊藉口都值得商榷。

敘利亞化武事件發生後, 以色列首先反應, 反對的理由卻模棱兩可。 敘利亞博弈後, 從地中海東海岸一直到印度洋的什葉派新月聯盟, 都威脅到了以色列。 敘利亞鬥爭升級, 從某種程度上看, 也讀出了以色列導演了西方對敘利亞的攻擊的意味。

特朗普要從中東退出的這種看法有些天真。 對以色列來說, 海外戰爭之後唯一的核心利益就是怎麼摧毀伊朗的核項目。 以色列跟伊朗的關係也影響了美國中東政策。 這次“美國隊”一邊打擊了敘利亞,

一邊也幫助了以色列震懾伊朗等。

眾所周知, 中東另外一個“玩家”是沙烏地阿拉伯。 特朗普上臺後, 很多人認為他有反穆斯林傾向, 其實這裡面有誤解, 有兩個事件可證明——特朗普首次出訪中東就到沙特, 接著以色列跟沙特結盟。 美國賣給沙特大筆軍火, 其國內也出現了政治大清洗。 這些都表明, 美國第一要重新塑造跟歐盟的關係, 第二是要重塑跟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君主制國家的關係。

沙特的敵人也是伊朗, 這是它跟以色列結盟的根源。 美國轟炸敘利亞某種意義上也是替沙特震懾了伊朗。 美國既幫助了以色列這個傳統盟友, 又幫助了新型的軍火大戶沙特, 其軍工利益已經得到了實現。

另外,

土耳其對敘利亞空襲應該是採取沉默的支持。 土耳其原本就跟阿薩德政府有衝突, 他希望阿薩德下臺。 此次美國打擊敘利亞, 也有另一種考慮——分化土耳其跟俄羅斯、伊朗間的聯盟, 改善西方跟土耳其之間的關係。

所以, 美國攻擊敘利亞應該說達到了一箭多雕, 除了回報軍工企業, 震懾了俄羅斯伊朗, 分化跟美國對峙的集團外, 對傳統以色列猶太勢力集團有了交代, 也對沙特有了回報。 甚至對所謂的競爭對手中國也有了軍事震懾。 最近, 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 美國不可能直接跟中國硬碰硬, 那就通過敘利亞實戰來間接震懾。

深遠來看, “美國隊”武力回擊的真正目標是大國, 而不是敘利亞本身。 依照目前情勢,

俄羅斯不會做出太激烈反應, 畢竟他的軍事經濟實力難跟美英法來對抗。 另一個標誌是, 如果美國的戰機進了入敘利亞, 那就意味著美俄達成了某種協定或溝通。 一旦俄羅斯捉摸不定, 美國只會選擇空襲導彈, 這次有飛機參與打擊, 那就意味著俄羅斯放棄了對抗可能。 俄羅斯之前宣佈要打落轟炸機, 不排除該可能, 但不會是自己來做, 該是敘利亞人和伊朗人來做。

更有意思的是, 國防部宣稱此次打擊跟俄羅斯沒有事先協商或者通知。 可本身這樣宣說就意味著有溝通過的可能。 此次行動叫精確打擊, 也避開俄羅斯軍事勢力範圍。 種種跡象表明, 美俄做出一個不得已的方案, 俄羅斯沒法阻止而已。 所以事後有媒體報導俄羅斯提前通知了敘利亞做了小部分撤離。

此次打擊不是一個消滅阿薩德為目標的軍事行動, 主要是個懲罰。 如果是消滅的話, 美國等不會採取所謂的精確打擊, 更不會等待這麼長。 從宣佈打擊到正式打擊, 長時間醞釀就暗示了美國私下可能跟俄羅斯做交易和協商, 也在跟英法做協調。

對參與國家來說, 這次襲擊是預料之中的, 包括敘利亞政府軍的一些戰機事先可能都轉移了括沙特、以色列跟美國或達成一些協定——這些協定不涉及打擊本身, 但涉及對伊朗的警告和對敘利亞聯盟的警告之類。 打擊之後, 特郎普宣稱要運用軍事外交來這個敘利亞問題, 換言之, 美國實際上是“以打促和”。 敘利亞政治進程加快也是多方利益樂見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