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褚舒墨:區塊鏈技術為資料安全撐起保護傘

近年來, 比特幣等數位貨幣的火爆, 使得人們越發關注其背後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 科技領域帶有區塊鏈概念的新興事物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這一技術正成為全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然而, 對於並非從事資料研究的人們來說, 區塊鏈仿佛帶著一種神秘光環, 很難看清他的真面目。 華盛頓大學保羅·艾倫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褚舒墨認為, 其實可以把區塊鏈看做為資料加密的技術, 更確切地說是為資料撐起一把安全保護傘。

褚舒墨表示, 區塊鏈技術通常被定義為分散式帳本,

以早期使用這一技術的比特幣為例, 它要求區塊鏈網路中的多個節點同時確認一項交易的存在, 也就是達成一種共識, 而且交易還需要進行多次確認後才會被認可, 這就為交易的資料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證。 儲存交易資料的基本單元被稱為區塊, 新增的區塊通過鏈式結構連接到已經存在的區塊上, 而且新增的區塊也可以讀取上一個區塊上的資料, 鏈式結構則保留了業務產生的軌跡, 產生的交易資料都可以在區塊鏈中進行校驗, 因此區塊上的內容不容易被篡改。

不同於以往將資料儲存在某一中心平臺的方式, 區塊鏈技術強調一種去中心化, 也就是將資料分散儲存在技術平臺的眾多節點上。

據褚舒墨介紹, 數位貨幣的先驅者多是無政府主義者, 因此支援數位貨幣的技術也帶有一些烏托邦主義的味道, 基於一種共有思想。 不過技術本身並非是為實現烏托邦, 而是為資料提供更安全的加密方式。 如果用一種通俗的方式來比喻的話, 可以將區塊鏈技術看做一把保護傘, 正如傘撐從中心點散射出去, 分出了眾多傘尖, 在傘尖的共同作用下支撐起整個傘。 區塊鏈上的每個節點可以看做是這些傘尖, 他們分擔著資料儲存的風險, 而且這些傘尖又與其他傘連接在一起, 形成了非常龐大的一個資料保護系統。

從區塊鏈技術誕生至今, 應用這一技術的比特幣區塊鏈和乙太坊區塊鏈從未出現過資料被篡改的情況。

也正是這樣的安全性, 使得這項技術首先在金融領域被廣泛應用,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位貨幣旨在為人們提供更安全更快速的交易平臺。 不過褚舒墨也指出, 這項新興技術必然需要一定的發展和完善過程才能夠被社會真正認可和接受。 目前, 各國政府對於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態度不一, 因為美國政府沒有外匯監管, 所以比特幣在美國的交易並沒有受到影響。 但由於代幣發行(ICO)活動具有募資的性質, 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對一些ICO是否符合交易標準進行調查。 褚舒墨認為,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 數字貨幣和各國政府還需要一定的磨合期, 也很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法規來規範數位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目前,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範圍正在被研究人員不斷拓展和測試。 褚舒墨和他的團隊正在實踐將這一技術應用到物流行業。 他介紹, 這種資料加密技術可以為買賣雙方和貨運公司提供可靠的物流資料, 例如貨物總量, 產品名目等, 以減少多方在溝通中產生的資訊誤差, 並能避免貨物被掉包的情況出現。 近日,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講話中表示, 中國正在研究如何讓數位貨幣及其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褚舒墨認為, 區塊鏈技術還在成長期, 未來很多的可能性, 還有待人們深入發掘。

褚舒墨, 華盛頓大學保羅·艾倫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從事分散式資料庫系統和程式語言研究, 曾于穀歌和微軟研究院開展研究工作, 現主攻區塊鏈技術。

專家介紹:褚舒墨, 華盛頓大學保羅·艾倫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從事分散式資料庫系統和程式語言研究, 曾于穀歌和微軟研究院開展研究工作, 現主攻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創業專案Epichain聯合創始人。

區塊鏈創業專案Epichain聯合創始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