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沒有什麼比有錢,更能使我感到充實與快樂了

作者:肆意呼吸 / 圖:網路

01

一個人的內心充實與否, 我覺得至少還是至少你有點錢, 或者你給自己存點錢先…

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元船長打算出海, 需要多招募幾個水手, 於是他在碼頭張貼了告示, 明確了自己的要求。

由於他們要去的地方是一處極其美麗的海岸, 而且待遇頗豐, 所以前來嘗試的人很多。

“要年輕力壯, 水性好。 ”

“要肯吃苦耐勞, 沒有長期出過海的人也可以, 但是要看履歷適不適合這次半個月以上的航行。 ”

“不暈船, 不恐高, 不容易生病。 ”

很多人看了之後, 也覺得沒什麼, 大致都是為了高額的報酬去的。

他們甚至不怕海上的大風大浪, 也豪言說能夠面對一切風險, 哪怕是碰上了海盜。

但是仍舊有一條把很多人都攔在了甲板之外:

“我們的航程大概17天左右, 期間海上的天氣可能陰雨綿綿, 也可能平靜的讓人極度空虛, 當遇到危險時, 你們準備好成為一名真正的水手了嗎?”

很多人默然, 留下來的有兩個十七八歲的少年, 還有幾個看起來無精打采的中年男人, 穿著邋遢, 眼神暗淡, 像是已經經歷過這種旅行似的。

船長很樂意的接受了他們, 尤其是那兩個少年, 在他的眼裡, 似乎更看好這兩個年輕人, 而並非那幾個老水手。

船長心裡其實也無奈, 他知道這些人可能是被迫選擇了這個職業, 又或許是習慣了這種環境,

又或者, 他們僅僅只能是成為他們, 哪怕每次的旅行結局都不怎麼好:

“金錢或許能夠使人的生活變得充實, 內心更加的安穩, 但是多少人都在追求金錢的道路上被腐蝕消磨掉了。 ”

“你那麼嚮往看似一勞永逸的工作, 但是你考慮過你根本做不了麼?你那麼嚮往萬人憧憬的遠方, 但是依你的體力, 到的了麼?”

其實生活裡也有很多明擺著的機會, 甚至能夠使你一戰成名, 但是你卻選擇不了……

可能是你根本不會游泳, 也可能是你有恐高症, 或者你暈船, 根本成不了一名水手, 何必自討苦吃呢?

那些看似近在眼前的金錢讓你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你可能真的是身無分文, 吃飯都困難, 但是你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陷入空虛。

有可能一次航行過後,

你看到大海就會恐懼的渾身發抖了, 下半輩子只能在陸地上過, 而且還無法拜託那段空虛的時光。

其實有錢並沒有錯, 很多人都說“沒有什麼能夠比有錢更使我快樂的了”, 也是實話。

不過我覺得, 這至少得建立在你能去做的工作之上, 適合你的領域, 你喜歡的東西……而並非如以上那種你根本去不了的遠方。

曾經有記者做街頭採訪問過這麼一句話, 我覺得挺有意思的:給你100萬現金, 你願意吃一坨屎嗎?

很多被採訪的人都回答說:“當然願意了!太簡單了, 100萬啊!”

只有一位小夥給了個不同的答案, 他說:“不會!”

記者問:為什麼?100萬可是一筆鉅款啊!

小夥子回答道:不可能的, 我試過, 根本咽不下去!

02

以前我對“充實”這兩個字不怎麼看重, 直到遇見了這群人。

有那麼一次, 跟隨一些同行業的人事一起聚會, 接觸到了一家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企業, 在國內也算是很有名。

他們的工廠很大, 人員也很多, 大多數是一些年輕人, 在當下就業競爭壓力極大的境況之下, 大學生變得有些供過於求,

很多流水線都直接招收本科生。

我聽他們的培訓主管說起過這麼一個故事, 也是在幾年之前了。

是這位朋友的一個同事, 當時負責培訓某一期的員工。

這人自己當時30歲左右, 似乎是在企業直轄範圍內的人事部門, 遠從南方某城市去了濟南這個二線城市, 做了這麼個工作。

至於原因, 他自己是這麼形容的:

“當時女朋友大學畢業回來, 我也跟著來了, 一方面是慕名而來, 這裡不是有天下聞名的趵突泉、大明湖麼, 早就聽看《還珠格格》裡面描述的多麼的美麗動人, 但是來了之後似乎也不過如此, 二方面就是因為這家企業足夠大, 足夠我充實自己, 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 ”

下面聽講的50多個崗前培訓的員工聽的津津有味, 都剛20來歲,大專生和本科生比例差不多,讓人驚訝的是居然還有研究生,說實話我覺得這幾個研究生絕對不是去車間做普工的,聽的也是朦朦朧朧。

他雖然這麼講,但是我覺得下面肯定有人會想:“你自己倒是這樣,充實了,也工作有五六年了吧?那麼我們這些人似乎並不是吧?”

他們進入以後就是車間流水線上做工,而且還有夜班,你覺得這裡邊這些人,有幾個能幹下去的?說的比唱的好聽,4年大學都沒這培訓這麼無聊和空虛過…

剛畢業看起來意氣風發的樣子,但是一旦工作後,又是這樣的職業,你覺得他們能行?(18的時候別人跟我說這些我信,見了類似這樣的人我可能也覺得“厲害”,但是如今不是了……)

這裡就提到了“充實”二字了,但是企業開出的錢給到了高於市場行情價,你們也是篩選過後進來的,那麼這工作到底願意來嚒?

然而答案卻是那麼的不近人情,很多人適應了幾個月還是走了,留下的要麼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要麼是打算在這座城定居下來了,就比如那位。

我也表示納悶:“為何想要的錢拿到了,當初自己也決心去對抗空虛和無聊,那麼為何還是放棄了?”

另外,放棄之後,似乎自己也並沒有什麼能力和所長,去別的一個地方,再拿到這次這家企業給到的錢……吧?

呵呵……此時我就忽然明白了一點:

要麼是這幫學生真的是一無所長,要麼是空虛和無聊,已經廢掉了他們,他們覺得拿這些去換那個看似不錯的待遇,還是不值!

想了半天,過了幾年,甚至一晃青春都過去了,原來人們口中所謂的“有錢使我快樂”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或許有些人有錢,並且快樂,但那多半是人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自己適合的領域吧?也能找到所謂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也就是最基本的充實,而並非像這群人這樣。

當然了,應該也不是那位口中形容的那樣,我覺得大明湖畔就算真的有個夏雨荷,也無法彌補他那一份內心的空虛,他嘴上說著自己快樂,但是我覺得他能快樂就見鬼了,在我眼裡,他和那些學生沒什麼兩樣。

很簡單,幾個細節就能嗅出一個人如何:

一個30幾歲的男人,還不忘整天吹噓自己大學時期的風光,吹噓自己初中時期的“不怎麼學習,只半年努力一下就考重點高中”……你覺得這樣的人靠譜麼?有意義麼?

明擺著的是寂寞和空虛附體,而且下面那麼多的本科生,還有研究生,人家才剛20歲,你說你這種工作,這種光輝的歷史……能上的了多少的檯面?

其中朋友還提到了更加有趣的一點,說他還這樣描述他的女友:“每天早上出門,她都會把我的皮鞋和襪子整理好放在門口,使我一整天都是好心情…”

哎,我也是醉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男人最失敗的一點,大概就是從女人那裡找存在感吧,就好比沒結婚的時候總把自己媽掛嘴邊上。

人生最怕的大概就是這樣吧,到最後想要的錢沒有,想要的充實,也可以說是我們常說的生活,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那麼所謂的快樂,在哪裡?

道理就是這樣,聽了那麼多,倘若還過不好這一生,那麼你說這一生是為了什麼呢?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有這麼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是寫給她兒子的,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和為人父母的都比較欣賞的話: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初看之下好像看不懂,虛無縹緲的很,但是經歷過後,才發現真的是意味深長。

假設很多人都稱自己為:被迫謀生,那麼其實這也能夠賺到很多很多錢,但是你被迫得了麼?況且有時候被迫也是一種能力吧?

-END-

(作者:肆意呼吸。一枚冷靜優雅的80後男子,重視生活和渴望,愛聽雨、愛音樂,愛寫有溫度的故事。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肆意呼吸”就可以找到我囖,回復「餘聲有你」,送你一句情話~)

都剛20來歲,大專生和本科生比例差不多,讓人驚訝的是居然還有研究生,說實話我覺得這幾個研究生絕對不是去車間做普工的,聽的也是朦朦朧朧。

他雖然這麼講,但是我覺得下面肯定有人會想:“你自己倒是這樣,充實了,也工作有五六年了吧?那麼我們這些人似乎並不是吧?”

他們進入以後就是車間流水線上做工,而且還有夜班,你覺得這裡邊這些人,有幾個能幹下去的?說的比唱的好聽,4年大學都沒這培訓這麼無聊和空虛過…

剛畢業看起來意氣風發的樣子,但是一旦工作後,又是這樣的職業,你覺得他們能行?(18的時候別人跟我說這些我信,見了類似這樣的人我可能也覺得“厲害”,但是如今不是了……)

這裡就提到了“充實”二字了,但是企業開出的錢給到了高於市場行情價,你們也是篩選過後進來的,那麼這工作到底願意來嚒?

然而答案卻是那麼的不近人情,很多人適應了幾個月還是走了,留下的要麼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要麼是打算在這座城定居下來了,就比如那位。

我也表示納悶:“為何想要的錢拿到了,當初自己也決心去對抗空虛和無聊,那麼為何還是放棄了?”

另外,放棄之後,似乎自己也並沒有什麼能力和所長,去別的一個地方,再拿到這次這家企業給到的錢……吧?

呵呵……此時我就忽然明白了一點:

要麼是這幫學生真的是一無所長,要麼是空虛和無聊,已經廢掉了他們,他們覺得拿這些去換那個看似不錯的待遇,還是不值!

想了半天,過了幾年,甚至一晃青春都過去了,原來人們口中所謂的“有錢使我快樂”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或許有些人有錢,並且快樂,但那多半是人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自己適合的領域吧?也能找到所謂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也就是最基本的充實,而並非像這群人這樣。

當然了,應該也不是那位口中形容的那樣,我覺得大明湖畔就算真的有個夏雨荷,也無法彌補他那一份內心的空虛,他嘴上說著自己快樂,但是我覺得他能快樂就見鬼了,在我眼裡,他和那些學生沒什麼兩樣。

很簡單,幾個細節就能嗅出一個人如何:

一個30幾歲的男人,還不忘整天吹噓自己大學時期的風光,吹噓自己初中時期的“不怎麼學習,只半年努力一下就考重點高中”……你覺得這樣的人靠譜麼?有意義麼?

明擺著的是寂寞和空虛附體,而且下面那麼多的本科生,還有研究生,人家才剛20歲,你說你這種工作,這種光輝的歷史……能上的了多少的檯面?

其中朋友還提到了更加有趣的一點,說他還這樣描述他的女友:“每天早上出門,她都會把我的皮鞋和襪子整理好放在門口,使我一整天都是好心情…”

哎,我也是醉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男人最失敗的一點,大概就是從女人那裡找存在感吧,就好比沒結婚的時候總把自己媽掛嘴邊上。

人生最怕的大概就是這樣吧,到最後想要的錢沒有,想要的充實,也可以說是我們常說的生活,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那麼所謂的快樂,在哪裡?

道理就是這樣,聽了那麼多,倘若還過不好這一生,那麼你說這一生是為了什麼呢?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有這麼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是寫給她兒子的,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和為人父母的都比較欣賞的話: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初看之下好像看不懂,虛無縹緲的很,但是經歷過後,才發現真的是意味深長。

假設很多人都稱自己為:被迫謀生,那麼其實這也能夠賺到很多很多錢,但是你被迫得了麼?況且有時候被迫也是一種能力吧?

-END-

(作者:肆意呼吸。一枚冷靜優雅的80後男子,重視生活和渴望,愛聽雨、愛音樂,愛寫有溫度的故事。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肆意呼吸”就可以找到我囖,回復「餘聲有你」,送你一句情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