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君山:稻蝦共作助貧困村實現豐收夢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 “現在小龍蝦價格高, 我半個月就賣出了2萬多元錢。 ”4月15日, 在君山區錢糧湖鎮豐收村龍蝦養殖基地, 正在分揀小龍蝦的建檔貧困農戶楊明輝興奮地說。
而在該基地上, 還有幾個貧困戶也正在忙著裝簍、過稱賣給前來進貨的龍蝦販子。

豐收村地處君山區最西端, 位置偏遠, 交通不便, 是該區省級貧困村之一。 為加快摘帽步伐, 如期實現脫貧目標, 近年來, 該村把加快產業發展作為扶貧致富的主要抓手, 他們抓住該區大力扶持發展黃茶產業和小龍蝦產業的機遇, 把村裡有一定基礎的龍蝦養殖作為扶貧的主導產業, 利用區裡的扶貧政策和產業扶持資金, 把“稻蝦共作”這一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由於養殖小龍蝦技術含量較高, 部分貧困戶心存顧慮。 為降低養殖風險, 確保貧困戶收益的穩定, 該村成立龍蝦養殖協會, 由協會向貧困戶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提供生產資料、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 並統一收購。 不但降低了養殖成本, 還有了技術和銷售的保證。 因病致貧的彭菊華家有4口人, 妻子得了溶血症, 僅靠自己一個人維持家庭。 在龍蝦養殖協會毛昌華的幫扶帶領下, 他把自家的8.5畝水田搞起了“稻蝦共作”。

正在起小龍蝦的他給我們算了筆賬:他今天起了100多斤小龍蝦, 收購價是30元每斤, 就有3000多元收入, 即使價格有些波動, 他這一季龍蝦也能賺到5萬元左右。 加上一季水稻也能有6000多元的收入。 今年他肯定可以脫貧了!

“我們採用‘一對一’幫扶的模式,

讓貧困戶自願選擇產業, 並安排一個相應的養殖能人手把手帶, 確保了貧困戶增產增收, 大大加快脫貧的步伐。 ”豐收村村支書夏應明介紹說, 他們村通過生產能手幫扶貧困戶進行產業發展, 選定了稻蝦共作、大棚蔬菜等一批有基礎的優勢產業, 對全村貧困戶進行了全覆蓋。

據瞭解, 目前豐收村“稻蝦種養”面積已超過6000多畝, 共有780多戶龍蝦養殖戶, 而像彭菊華這樣發展“稻蝦種養”的26戶貧困戶今年將全部脫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