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強化四個“統籌”展現旅遊新作為

在吉林振興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 旅遊就是新動能, 旅遊業就是新興產業, 發展旅遊就是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重要路徑。 我們既要有清醒的認知, 又要有實現旅遊擔當的行動。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旅遊文化自古有之。 從文人墨客歌詠名山大川的傳世名篇, 到19世紀中葉第一家旅行社成立, 再到如今每逢節假日各大景區的“人山人海”……旅遊, 正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生活消費的“剛需”。

資料顯示, 2017年全國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達11.04%。 近年來, 吉林省圍繞“冰天雪地”“綠水青山”兩座“金山銀山”發展旅遊業, 旅遊總收入連年增長超過20%。

作為幸福產業, 旅遊業是體驗“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綠色產業, 旅遊業是感受“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作為朝陽產業, 旅遊業承載著創新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的使命擔當。

當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日益提高, 對旅遊的需求日益增長, 旅遊供給就會不斷增加, 旅遊方式就會不斷創新, 旅遊的產業鏈條就會不斷延長,

對其他產業的涵養性就會不斷提升, 綜合帶動作用就會不斷增強, 旅遊業就會不斷地煥發生機和活力。

從這個意義上講, 在吉林振興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 旅遊就是新動能, 旅遊業就是新興產業, 發展旅遊業就是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重要路徑。

在這個問題上, 我們既要有清醒的認知, 又要有實現旅遊擔當的行動。 那麼, 怎樣才能在吉林振興發展中實現旅遊擔當, 在幸福美好吉林建設中展現旅遊作為呢?筆者認為必須做到四個“統籌”:

一是統籌擴大總量與提高品質, 發展優質旅遊。 當前, 我國經濟發展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境國和世界第四大入境國, 發展優質旅遊是題中應有之義。 吉林是旅遊資源大省, 但還遠遠算不上旅遊大省, 作為後發趕超省份, 要實現旅遊業的“彎道超車”, 既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 更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必須要統籌考慮速度與品質的關係。 保持發展定力、做大總量是前提,

只有總量上來了, 品質才有提升的基礎和空間;追求品質、效益優先是核心, 要從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轉變, 從資源驅動和低水準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和高品質服務驅動轉變, 走內涵式優質旅遊發展之路, 讓吉林的冰雪有溫度, 吉林的山水有靚度, 吉林的文化有厚度, 吉林的發展有速度。

二是統籌挖掘特色元素和完善產業要素, 發展全域旅遊。 旅遊的一個基本特徵是“異地性”, 這一特性使差異成為旅遊的吸引力、使特色成為旅遊的生命力。 吉林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結構性好, 差異化強, 冰雪資源突出, 溫泉濕地富集, 邊境區位優越, 歷史文化積澱深厚。 但不是“有山、有水、有民俗、有風情”就是特色, 僅有這些是不夠的, 且會導致我們工作指向的寬泛化和模糊化。資源再好,如果只是以資源的形態存在,是形不成生產力的。因此,吉林旅遊要進一步提煉特色元素,加速資源轉化為產品。有了特色產品,還需要完備的要素配置,這就要求深入實施“旅遊+”戰略,推動旅遊與關聯產業深度融合,將公共設施建設和高效服務管理從景點景區延伸至全域,實現產品開發特色化、要素配置全域化,營造共融共建共用氛圍,用特色的產品和全域的服務打造吉林旅遊的獨特風貌。

三是統籌創新驅動和遵循產業規律,發展幸福旅遊。旅遊業發展要做好三篇文章:“老天爺”“老祖宗”和“老百姓”。“老天爺”是資源稟賦,“老祖宗”是文化傳承,“老百姓”則是產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做好這三篇文章,創新是手段,需求是方向,幸福是目標。要創新資源的體驗方式,打造吉林特色;要創新文化的表現方式,展示吉林底蘊;要創新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的滿足方式,聚八方來客,匯五洲賓朋,感受吉林幸福。我們不僅要知道為什麼創新,更要銘記“為了誰”而創新。

四是統籌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發展綠色旅遊。目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將環境保護擺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旅遊業來講環境保護既是高壓線,又是搖錢樹。我們必須堅定地把旅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到規劃、開發、管理、服務全過程,以環境保護推動旅遊發展,以旅遊發展促進環境保護。從供給端強化綠色開發與節能減排,從消費端宣導綠色生活方式、引領綠色消費,使旅遊成為感受“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

(作者為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楊安娣)

且會導致我們工作指向的寬泛化和模糊化。資源再好,如果只是以資源的形態存在,是形不成生產力的。因此,吉林旅遊要進一步提煉特色元素,加速資源轉化為產品。有了特色產品,還需要完備的要素配置,這就要求深入實施“旅遊+”戰略,推動旅遊與關聯產業深度融合,將公共設施建設和高效服務管理從景點景區延伸至全域,實現產品開發特色化、要素配置全域化,營造共融共建共用氛圍,用特色的產品和全域的服務打造吉林旅遊的獨特風貌。

三是統籌創新驅動和遵循產業規律,發展幸福旅遊。旅遊業發展要做好三篇文章:“老天爺”“老祖宗”和“老百姓”。“老天爺”是資源稟賦,“老祖宗”是文化傳承,“老百姓”則是產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做好這三篇文章,創新是手段,需求是方向,幸福是目標。要創新資源的體驗方式,打造吉林特色;要創新文化的表現方式,展示吉林底蘊;要創新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的滿足方式,聚八方來客,匯五洲賓朋,感受吉林幸福。我們不僅要知道為什麼創新,更要銘記“為了誰”而創新。

四是統籌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發展綠色旅遊。目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將環境保護擺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旅遊業來講環境保護既是高壓線,又是搖錢樹。我們必須堅定地把旅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到規劃、開發、管理、服務全過程,以環境保護推動旅遊發展,以旅遊發展促進環境保護。從供給端強化綠色開發與節能減排,從消費端宣導綠色生活方式、引領綠色消費,使旅遊成為感受“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

(作者為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楊安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