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讓學生“雨露均沾”,老師成為“共用教師”!——你看怎麼樣?

共用單車, 掃碼就能騎走;共用教師?該怎麼“領走”?近日, 某山村中學就“領來”了一名省級特級教師—李老師, 從本學期起, 他走出工作所在學校, 來到深山裡的學校給學生上課。

1、何謂“共用教師”?讓老師成為每個學校都能“領走”的人, 打破學校界限, 優秀的教師資源實現共用, 學生無論在哪裡就讀, 都有機會聆聽到優秀教師授課, 這就是“共用教師”!相關部門根據各學段生源變化、教育教學改革需要、師生比、班師比等要素, 按標準每3年核定一次區域內中小學合理的教職工編制總量和崗位結構比例, 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調配, 確定需要“共用”的教師數, 確定能被“共用”的教師。

2、如何“共用”?教師畢竟不是單車, 很難“掃碼即用”。 在當前的人事制度下, 每個教師都有各自的身份屬性、地域屬性。 小範圍的“走” 容易接受, 但要讓教師“走”得更遠, 教師們必然就要考慮到工資待遇、生活成本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 教育管理部門的配套措施能否跟得上“走”的腳步, 能否解決教師面臨的各種問題, 能否激發起教師們“走”出去的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這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 來讓老師們安心被“共用”。

3、“共用”的意義。 如今學校都集團化, 雖然也有學校之分, 但畢竟都是一家人, 可是如果走出集團, 難免就會有你家、我家之分了。 其實, 每個縣市區目前的優質教師資源主要還是集中在少數學校裡, 好資源被壟斷的好處自不必多言。 而共用的天敵恰恰就是獨佔,

共用單車最頭疼的就是有人總想著把車搬到自己家裡“私用”, “共用教師”就是要打破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壟斷”, 實現真正的資源分享, 讓城市、城郊、鄉村、深山的學生, 都能“共用”到優秀教師。

“共用教師”, 將會讓優秀教師流動起來, 讓好老師輻射更多學生。

那麼, 接下來做的, 就是要保障“被共用教師”的合法權益, 保障他們的生活, 提升他們的待遇, 才能讓這一實惠的政策, 真正進行下去, 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優秀教師的教育——“雨露均沾”啊!

你覺得“共用教師”政策怎麼樣?你希望自己成為“共用教師”嗎?說說你的看法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