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扶貧丨「湖南日報」“陳嘉庚是我的偶像”

——馬來西亞華僑王國豐新田、桂陽捐資助學的故事

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何新瑞

“孩子, 好好學習, 快樂成長。 還有什麼困難?我都願意幫你解決……”4月17日, 新田縣知市坪中學的小婷同學, 讀著來自馬來西亞吉隆玻的郵件, 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發來郵件的, 是馬來西亞華僑王國豐。

王國豐祖籍福建省福清市, 1949年在馬來西亞吉隆玻出生。 他只在當地讀了初中二年級, 便輟學到汽修廠打工, 一天工作16個小時。 1979年, 王國豐從一家小汽車配件廠的小股東做起, 到後來成立了自己的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從小吃苦、沒有機會繼續求學的王國豐,

深知知識的重要。 他決心不讓身邊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們“重走自己的老路”, 開始積極捐資助學。 王國豐對記者說:“小時候, 父親經常給我講陳嘉庚的故事。 陳嘉庚是我的偶像, 是我學習的榜樣。 ”

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 王國豐每年都向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捐款。 2011年, 回到廣州投資的王國豐得知廣州市花都區準備成立教育基金會, 他率先捐款200萬元, 成為花都區教育基金會“第一捐”。 2015年初, 一次偶然機會, 王國豐認識了在他廣州公司務工的新田籍務工人員謝小紅夫婦, 瞭解到新田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那裡有不少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困難, 學習環境相當艱苦。

聽到這, 王國豐立即來到新田縣考察。

不久, 王國豐決定由自己每年捐款, 在新田縣創辦“王國豐慈善助學會”。 2015年下學期開始, 王國豐根據自己到貧困生家中“家訪”的情況, 對新田縣考取大學一本、二本的特困新生, 每人至少資助4000元。

謝小紅夫婦向記者介紹, 王國豐的生活很簡樸, 身上穿的衣服全是“地攤貨”, 單件大多不超過100元。 而他捐資助學十分慷慨, “家訪”貧困生時, 總是幹勁十足。 今年3月26日19時, 在新田縣石羊鎮“家訪”貧困生的王國豐, 偶然聽到當地群眾說, 鄰近村裡還有一名貧困生。 王國豐二話不說, 立即走了5公里多山路, 趕到這名孩子家中, 不但當即把他納入“王國豐慈善助學會”資助範圍, 還給予這名貧困生每月生活補助。

近年, 王國豐還向毗鄰新田縣的郴州市桂陽縣的貧困生捐款捐物。

同時, 王國豐更關注受助貧困生的身心健康, 堅持每年看望受助的孩子們, 傾聽他們的心裡話, 及時回復他們的信件、郵件。 桂陽縣四裡鎮貧困生芳芳, 4個月大時被母親拋棄, 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 在王國豐的資助和關心下, 芳芳變得開朗自信。 她說:“一定要把王伯伯的美德傳承下去。 ”

為鼓勵廣大貧困生奮發圖強, 2017年, 王國豐在新田縣一中開辦兩個“王國豐班”, 向考入“王國豐班”的貧困生每人每學期發放1000元勵志獎, 鼓勵他們好學上進。 王國豐還表示, “王國豐班”的學生考上大學, 他將給予每人4000元獎勵, 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會繼續資助。 貧困生小蔣, 母親因病去世, 父親一人在外打工,

三姐弟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 2015年起, 小蔣得到“王國豐慈善助學會”的資助至今。 同時, 王國豐每月另外資助小蔣生活費500元。 去年, 小蔣以優異成績考入“王國豐班”。 她熱淚盈眶地說:“是王先生的愛心, 激勵我努力求知!”

到目前, “王國豐慈善助學會”在新田、桂陽兩縣捐助的在冊貧困生達400多人。 在王國豐善行的帶動下, 廣州市不少企業來到新田縣, 為鄉村學校捐贈圖書、課桌椅等, “王國豐慈善助學會”還在新田縣發展助學義工60多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