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6年堅持只做烤餅,街頭巷尾“烤”出寧鄉味道

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魏楓

左手抹餅面, 右手托餅坯, 幾秒鐘的功夫, 餅坯被送入焊在三輪車架上的爐膛裡,

“哧”地一聲貼到爐壁上。 4月17日, 在寧鄉小西門, 年近六旬的肖正球正在熟練地烤餅。 而這套動作, 他已經重複了26年。

“也算是甯鄉的名人了, 拍過微電影, 上過電視, 也有人為他寫過歌。 從1992年起, 就在這裡做烤餅, 風雨無阻。 有的顧客為了吃到他做的烤餅, 情願排隊等。 ”在攤位旁開服裝店的李老闆介紹。

1992年, 肖正球從縣印刷廠下崗, 為了補貼家用, 他開始擺攤烤餅。 烤餅是個辛苦活, 從早上的發麵、做餡, 到下午一點開始擺攤, 直到晚上十二點半才收工。 肖正球告訴記者, 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做兩百多個。 剛開始的時候, 除了肖正球外, 當時的寧鄉縣城有8個烤餅攤。 到現在, 就剩下他一個了。

爐膛內溫度相當高, 如果不講究方式方法的話, 去貼餅時就很容易燙傷。 剛開始的那兩年, 肖正球經常燙傷, 以至於直到如今手腕上仍然留有傷痕。

“也沒測量過爐膛裡的溫度, 到底有多高, 不曉得, 一般人接受不了。 ”肖正球說, 有的人會問, 為什麼不戴手套呢?他解釋道, 由於做的餅坯比較濕, 如果戴手套的話,

就會粘在手套表面, 貼不上壁爐。

“做烤餅, 一切都是憑感覺, 憑經驗。 要是帶徒弟的話, 我也只能跟他講, 你要學, 就在‘烤功’上下功夫。 要我講理論, 我講不出。 ”肖正球覺得自己做的烤餅, 是有寧鄉味道的, 要傳承下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