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靜夜思丨你為什麼應該忽視過去

電影很糟糕。 1個小時後我對妻子耳語:“走吧, 我們回家吧。 ”她回答:“肯定不行, 我們不能白花30歐元買電影票。 ”“這算不上什麼理由。 ”我抗議說,

“30歐元已經花掉了, 你在糾結于沉沒成本。 ”

第二天召開行銷會議。 廣告宣傳的影響已經連續4個月遠遠低於預期了, 我主張立即停止此事。 廣告部負責人用下列理由反駁我:“我們已經投入了這麼多錢做宣傳, 要是現在停下來, 那些錢就全都打水漂了。 ”他也是抓住沉沒成本不放手。

一位朋友被一段問題戀情折磨了多年。 那個女人一次次欺騙他。 每當他揭穿她時, 她都後悔不迭地回來, 懇求他的原諒。 雖然再跟這個女人維持關係早就沒有意義了, 他還是一次次接受了她。 當我與他談論此事時, 他向我解釋道:“我在這段戀情中投入了那麼多感情, 現在離她而去是錯誤的。 ”這是典型的糾結于沉沒成本。

每個決定, 不管是私人的還是業務上的, 始終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 我們的設想有可能實現, 也有可能落空。 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偏離目標並承擔後果, 比如中斷項目。 這種不確定情形下的權衡是理性行為。 然而, 在我們已經投入特別多的時間、金錢、能量、愛等因素之後,

沉沒成本令人難以放手、難以釋懷。 於是已經投資的成本就成了繼續做下去的理由, 即使客觀來看堅持下去毫無意義。 投資越多, 沉沒成本就越大, 將專案繼續做下去的理由就越充分。

股市投資人經常成為沉沒成本的受害者。 他們在決定是否出售股票時常以買入價作為參照。 當股價高於買入價時, 就賣掉股票;如果股價低於買入價, 就抱住不賣。 這是不理智的, 絕不可以讓買入價扮演關鍵角色。 唯一有效的參照應是股市未來的前景(和可選投資未來的行情)。 每個人都會出錯, 特別是在股市裡。 糾結于沉沒成本的不幸, 其關鍵就是:你投資一檔股票虧的錢越多, 你越是抱緊它不放。

為什麼會有這種荒謬行為呢?因為人類想努力表現得堅韌,

堅韌是我們發出的可信信號。

我們害怕矛盾。 如果我們決定中斷一個專案, 我們就是在製造矛盾:承認從前的想法與今天不同。 繼續執行一個無意義的專案是在推遲對這一疼痛的認知。 而且那樣, 我們就顯得更堅韌。

協和式飛機是一個虧本的國有項目的典型例子。 即使英、法兩個合作夥伴早就認識到, 永遠別指望超音速飛機的運營, 他們還是繼續投入鉅資, 只為了保住國家的臉面——放棄就等於投降。 因此糾結于沉沒成本經常也被叫作協和式飛機效應。 它不僅導致成本巨大, 而且還會導致後果嚴重的錯誤決定。 越南戰爭被延長的理由也是如此:我們已經為這場戰爭犧牲了這麼多士兵, 此刻放棄將是錯誤的。

“我們已經行駛了這麼遠……”“我已經讀了這本書的這麼多頁……”“我已經花了兩年時間接受這個培訓……”從這些句式可以看出, 你與沉沒成本是如此難捨難分。

有許多好理由支持你繼續投資下去, 但如果你只是因為捨不得已經付出的投資而決定繼續做某件事, 這就不是一個好理由了。理性的決定意味著忽視已經投入的成本。你已經投資了什麼並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現在的形勢,以及你對未來的評估。

作者:羅爾夫·多貝裡

這就不是一個好理由了。理性的決定意味著忽視已經投入的成本。你已經投資了什麼並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現在的形勢,以及你對未來的評估。

作者:羅爾夫·多貝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