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漫談|中國產泡菜受歡迎,出口農產品,如何更有競爭力?

近日, 很多門戶網站都轉載了這樣一條新聞, 世界泡菜研究所12號發佈資料顯示, 2017年韓國從中國進口泡菜規模為27.5萬噸, 較前一年的25.3萬噸增長了8.8%。 報導稱, 目前, 韓國餐廳使用的泡菜中90%為中國產。

中國產泡菜為何這麼受韓國青睞?報導認為, 原因之一就是價格比韓國國產泡菜更具優勢。 如今, 韓國農業部門打起保衛戰, 發佈了《泡菜產業振興綜合計畫》, 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 除了價格優勢之外, 我們還應該做哪些準備?

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子雨:

前幾天, 韓國的世界泡菜研究所這個機構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韓國的泡菜消費量當中, 進口泡菜占了三分之一, 90%的餐廳裡使用的泡菜, 都來自中國。

中國的農產品在其他國家市場上佔據重要地位,

這已經不是新鮮事。 在多年以前, 中國的蘋果汁等產品就在歐美市場上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力, 一些中國企業的產銷量, 甚至可以左右全球的價格。 但是, 說到中國的農產品, 在不少時候, 咱們還是首先會想到一個詞, 就是價格低廉。

價格低廉從一個程度上反映出, 國內的農產品生產效率高, 所以在品質合格的前提下, 成本就能不斷降低, 這對於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而言, 是一個很明顯的優勢。 在今天我們說到的向韓國出口泡菜的事例當中, 也是如此。

而韓國提出的應對之策也很有意思, 那就是努力提高品質。 這種應對的方式, 也反映出一種現象, 就是在一些時候, 中國的農產品的品質並不算拔尖。

隨著近些年來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日趨活躍, 我們已經可以在市場上看到很多進口的農產品, 從直觀的體驗來看, 很多遠道而來的農產品, 品質不錯, 而且很有特色, 雖然價格相對較高, 但是依然有市場。 反觀國產農產品, 價格便宜, 但是品質上卻不是非常令人滿意。

在褚橙柳桃潘蘋果這樣的新一代品牌農產品的帶動下, 國內農產品也在逐步走向高端, 但是要在國際市場上樹立高端形象, 就不能僅僅靠個別的品牌, 而是要靠整個產業都形成最懂提高品質的共同意願。

當然, 中國的泡菜在韓國市場上佔據可觀的市場份額, 這本身是值得欣喜的。 現在擺在大家面前的課題就是, 如何在現在的情況下鼓足幹勁, 借助市場份額的優勢, 逐步從以數量取勝轉向以品質取勝。 而我覺得, 只要有了這種意識, 有了提升品質的緊迫感, 咱們的農產品, 一定能夠海外市場上實現華麗的轉身。

記者:劉璐

統稿編輯:劉瑜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