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藥價談判品種銷量集體暴漲,最高增幅超3000%!輔助用藥出局來臨,全線下滑!國家主導的藥企洗牌開始……

一方面, 更多優勢治療性品種以及重大疾病高價治療性用藥被逐步納入醫保目錄以實現以價換量。 另一方面, 對於輔助用藥的限制也在愈發嚴格。 市場格局已經開始變化, 不想死, 就要變。

根據PDB 資料庫選取全國24 地區680 餘家重點城市醫院作為樣本醫院, 2017 年樣本醫院實現銷售總額2223 億元, 同比增長1.58%。

實際上, 自2014 年以來樣本醫院銷售增速就開始呈現下滑趨勢, 2013-2016 年同比增速分別為11.53%、12.53%、6.45%和7.49%。 而另據IMS資料, 2017年第四季度醫院端藥品銷售額呈現負增長, 這主要與招標降價、醫院端主動控制藥占比和藥費增速、分級診療等因素有關。

一方面, 隨著醫改的逐步推進, 通過藥價談判, 更多優勢治療性品種以及重大疾病高價治療性用藥被逐步納入醫保目錄以實現以價換量。 另一方面, 對於輔助用藥的限制也在愈發嚴格, 各省紛紛出臺政策對輔助用藥進行限制。 除了限制用於報銷的適應症,

部分輔助用藥已經被從醫保目錄中剔除。

1

談判品種增幅超300%

截至2017 年12 月25 日, 全國31 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已公佈36 個談判藥品納入醫保乙類目錄, 具體執行時間大部分從2017 年9 月1 日開始。 其中黑龍江、江蘇等12 個省份直接掛網採購, 陝西和新疆限價採購。

自2017 年三季度開始, 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按照新的招標價採購, 從結果來看2017年第四季度放量明顯, 終端價格也和談判價格接近。 由於醫保落地各省市執行進度不一, 預計2018 年談判品種的銷量仍將維持高增長。

從銷量情況看, 2017 年第四季度國內企業參與談判的品種增長幅度較大, 恒瑞醫藥的阿帕替尼、信立泰的阿力沙坦酯、康緣藥業的銀杏二萜內酯、江蘇豪森的嗎林硝唑、百裕製藥的銀杏內酯增幅均超過300%;從銷售額看,

恒瑞醫藥的阿帕替尼、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康弘藥業的康柏西普、康緣藥業的銀杏二萜內酯同比增長均超過25%, 其餘品種增速相對平緩。

進口產品方面, 從銷量情況看, 2017年第四季度阿斯利康的氟維司群、羅氏的貝伐珠單抗、健贊的碳酸司維拉姆、諾和諾德的利拉魯肽、夏爾製藥的碳酸鑭咀嚼、新基生物的來那度胺、楊森的阿比特龍和硼替佐米,

銷售量同比增長均超過200%。

從銷售額看, 除了GSK 的帕羅西汀腸溶緩釋銷售額下滑14.69%外,

其他品種銷售額同比增長明顯。 部分品種如阿斯利康的氟維司群、健贊的碳酸司維拉姆、默沙東的泊沙康唑、諾和諾德的利拉魯肽、夏爾製藥的碳酸鑭咀嚼、新基生物的來那度胺和楊森的阿比特龍, 在2017年第四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70%以上。

可以預見的是, 未來通過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機制, 創新藥以及更具治療性品種可以及時納入醫保。 而在新組建的醫保局上線後, 這個同時擁有定價權、採購權以及支付權的超級部門也將加大談判力度, 且降價幅度很可能更大。

對於醫藥企業而言, 值得注意的是, 國家現在的政策已經十分清晰, 就是讓那些治療性產品通過藥價談判等各種方式進入到醫保, 給老百姓減負。 所以, 對於這些通過藥價談判進入的醫保的品種, 將會有各種支援,讓企業受惠,這是國家的導向。接下來,隨著對進口抗癌藥的關稅減免,國家層面將會啟動新的藥價談判,將更多的產品通過談判納入醫保。但是,經過此前兩輪的談判,國家層面已經對於產品價格有了相對的把握。

所以,在降稅等各種政策之下,接下來的談判對於價格的降低會更加具有話語權,另外大部制改革後,既有錢,又有權的國家醫療保障局真正開始了決定企業產品生死的部門,以價換量將不再出現各種掣肘,從各個層面保障進入者的權益,以達到引導更多產品降價的目的。

目前,已經有多個省市將談判品種單獨核算,不納入醫院藥占比考核,因此從國家層面來說,不僅要大力推行藥價談判,且要讓進入藥價談判的企業有利可圖,所以會提供各種有利的保障讓該政策得以落地。

2

中藥注射液下滑超過50%

與談判品種的明顯放量不同的是,輔助用藥和中藥注射劑繼續承壓。在2017年的新版醫保目錄中,對中藥注射劑使用做了嚴格限制,在特定條件下才可以用,並且全部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使用。這對於過去主要以基層醫院為主要市場的中藥注射劑來說,對於銷售的影響可想而知。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神經系統用藥從2012年到2016年占比持續提升,2017年開始下降幅度較大。其中,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奧拉西坦、小牛去血蛋白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等用量較大品種2017上半年銷售額下降幅度遠超過神經系統用藥大類整體,輔助用藥限制帶來的影響開始顯現。

此外,被嚴控的中藥注射劑市場增長速度明顯乏力,據平安證券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中藥注射劑行業市場規模890.8億元,增長率不到1%。

從相關公司產品來看,2017第四季度珍寶島和神威藥業的銀杏葉提取物的銷售額同比下滑均超過50%,神威藥業的參麥注射液、麗珠集團的參芪扶正注射液同比下滑超過30%,康恩貝的丹參川穹嗪注射液下滑超過25%。受政策影響,2018 年中藥注射劑在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銷售規模將繼續承壓。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而另一個目標則是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試點改革全面推開,這也意味著全國所有的公立醫院都需要將藥占比降至30%以下。因此,在醫院用藥終端,輔助用藥成為藥占比限制的最先受損方。

從去年開始,各省也紛紛出臺政策對輔助用藥進行限制。江蘇省對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或易濫用的藥品,適當加大個人自付比例,拉開與其他乙類藥品的支付比例檔次,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福建省醫保辦也將丹參、血栓通、血塞通等輔助用藥、重點監控目錄的常見品種的醫保結算價,設置為只有其醫保最高銷售價的50%。河南省則發佈包括鄭州市在內18個市9個縣,包括鄭大一附院在內21家省直醫院,合計48份輔助用藥目錄,包含數百個品種。

目前國內TOP20 的藥品集中在抗感染、輔助用藥、大輸液等領域,這與全球用藥市場結構與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未來具有高臨床價值的產品將會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而對於企業來說,隨著市場變化,產品策略也要隨之發生改變,否則將會被淘汰出局。

其實,國家對於未來醫藥產業的發展已經通過各種政策奠定了基礎。雖然表面上看控制藥占比、兩票制等政策有悖市場經濟原則,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倒逼機制,也就是“騰籠換鳥”的策略,其通過倒逼,使得醫院調整自身的用藥結構,引導真正的具有臨床價值的藥品服務患者,讓那些“神藥”出局,現在只不過是個開始,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動作針對這個一些沒有臨床價值的產品進行整理。

2018年將會是各項政策全面落地之年,也是醫療保障局全力開火,作為的一年,行業洗牌在今年算是正式啟動。

本文部分編輯自天風證券《從樣本醫院資料看藥品結構調整:36 個談判品種2017Q4 放量增長,剛需藥品龍頭增速穩健》

近期重磅推薦

將會有各種支援,讓企業受惠,這是國家的導向。接下來,隨著對進口抗癌藥的關稅減免,國家層面將會啟動新的藥價談判,將更多的產品通過談判納入醫保。但是,經過此前兩輪的談判,國家層面已經對於產品價格有了相對的把握。

所以,在降稅等各種政策之下,接下來的談判對於價格的降低會更加具有話語權,另外大部制改革後,既有錢,又有權的國家醫療保障局真正開始了決定企業產品生死的部門,以價換量將不再出現各種掣肘,從各個層面保障進入者的權益,以達到引導更多產品降價的目的。

目前,已經有多個省市將談判品種單獨核算,不納入醫院藥占比考核,因此從國家層面來說,不僅要大力推行藥價談判,且要讓進入藥價談判的企業有利可圖,所以會提供各種有利的保障讓該政策得以落地。

2

中藥注射液下滑超過50%

與談判品種的明顯放量不同的是,輔助用藥和中藥注射劑繼續承壓。在2017年的新版醫保目錄中,對中藥注射劑使用做了嚴格限制,在特定條件下才可以用,並且全部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使用。這對於過去主要以基層醫院為主要市場的中藥注射劑來說,對於銷售的影響可想而知。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神經系統用藥從2012年到2016年占比持續提升,2017年開始下降幅度較大。其中,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奧拉西坦、小牛去血蛋白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等用量較大品種2017上半年銷售額下降幅度遠超過神經系統用藥大類整體,輔助用藥限制帶來的影響開始顯現。

此外,被嚴控的中藥注射劑市場增長速度明顯乏力,據平安證券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中藥注射劑行業市場規模890.8億元,增長率不到1%。

從相關公司產品來看,2017第四季度珍寶島和神威藥業的銀杏葉提取物的銷售額同比下滑均超過50%,神威藥業的參麥注射液、麗珠集團的參芪扶正注射液同比下滑超過30%,康恩貝的丹參川穹嗪注射液下滑超過25%。受政策影響,2018 年中藥注射劑在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銷售規模將繼續承壓。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而另一個目標則是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試點改革全面推開,這也意味著全國所有的公立醫院都需要將藥占比降至30%以下。因此,在醫院用藥終端,輔助用藥成為藥占比限制的最先受損方。

從去年開始,各省也紛紛出臺政策對輔助用藥進行限制。江蘇省對主要起輔助治療作用或易濫用的藥品,適當加大個人自付比例,拉開與其他乙類藥品的支付比例檔次,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福建省醫保辦也將丹參、血栓通、血塞通等輔助用藥、重點監控目錄的常見品種的醫保結算價,設置為只有其醫保最高銷售價的50%。河南省則發佈包括鄭州市在內18個市9個縣,包括鄭大一附院在內21家省直醫院,合計48份輔助用藥目錄,包含數百個品種。

目前國內TOP20 的藥品集中在抗感染、輔助用藥、大輸液等領域,這與全球用藥市場結構與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未來具有高臨床價值的產品將會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而對於企業來說,隨著市場變化,產品策略也要隨之發生改變,否則將會被淘汰出局。

其實,國家對於未來醫藥產業的發展已經通過各種政策奠定了基礎。雖然表面上看控制藥占比、兩票制等政策有悖市場經濟原則,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倒逼機制,也就是“騰籠換鳥”的策略,其通過倒逼,使得醫院調整自身的用藥結構,引導真正的具有臨床價值的藥品服務患者,讓那些“神藥”出局,現在只不過是個開始,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動作針對這個一些沒有臨床價值的產品進行整理。

2018年將會是各項政策全面落地之年,也是醫療保障局全力開火,作為的一年,行業洗牌在今年算是正式啟動。

本文部分編輯自天風證券《從樣本醫院資料看藥品結構調整:36 個談判品種2017Q4 放量增長,剛需藥品龍頭增速穩健》

近期重磅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