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湖北排名第五,領跑中西部省份

16日, 武漢科學家主持完成的《中國基礎研究競爭力報告2018》對外發佈。 在這項競爭力上, 湖北保持了全國排第五的地位。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 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 一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決定著這個國家原始創新的動力和活力”, 主持完成該報告的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產業智庫大資料中心主任鐘永恆研究員介紹, 該報告主要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SCI論文、發明專利等角度評價基礎研究競爭力, 具體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數量、經費數量、獲批機構數量、項目主持人數量、發表的SCI論文數、SCI論文被引頻次、發明專利申請量等方面分析基礎研究競爭力。

2017年中國SCI論文(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發表量排名世界第二, 2017年中國DII專利(《德溫特創新索引》收錄的專利)數量排名世界第一。

在中國省域基礎研究競爭力排行榜上, 北京遙遙領先, 居第一梯隊, 江蘇、廣東和上海居第二梯隊, 分列二到四位, 湖北的基礎研究競爭力在全國排名第五位, 繼續領跑中西部省份, 是第三梯隊“第一排”, 浙江、山東、陝西、四川等排在其後。

據分析, 湖北在地球科學、測繪科學技術、水產科學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生物學、畜牧獸醫科學、農學與園藝學等學科領域領跑全國;材料科學、物理學、臨床醫學、化學與化學工程、電腦科學技術、電氣工程、冶金與礦業等領域研究實力全國領先。

“湖北省基礎研究穩步發展, 在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高水準科技論文產出、科技成果獎勵、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基地平臺建設等方面均處在國家前列”, 鐘永恆說, 去年以來, 科技創新、百萬大學生留漢、發展新經濟等政策支撐, 進一步開發和拓展了湖北武漢的科技資源。

“湖北排名與上年相同, 但‘不變’中孕育挑戰”。 鐘永恆說, 全國省域基礎研究競爭進一步加劇。 湖北與排名第六的浙江省差距很小;安徽進入前十、從2017年的第十二位前進到第十位。 目前, 北京、上海、合肥正在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 合肥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助力於安徽進入排名前十。

另外, 各省都努力提升基礎研究的社會現實轉化率, “排名上升各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發明專利申請量排名都比較靠前”, 而2017年湖北省發明專利申請量排名不在前列, 僅列十一位。

鐘永恆說, 從某種意義上說, 基礎研究是“養”出來的, 需要有相對寬鬆的科研環境, “對基礎研究力量的爭奪, 各省陷入白熱化競爭, 想長足發展, 長期穩定的、不斷加強的投入和支持, 非常必要”。 (長江日報融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