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敘利亞第一家族阿薩德:執政近50年,目睹國家從“天堂”變戰場

當我們過著習以為常的和平生活時, 世界上的一些人卻在遭受戰爭的苦難。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 美英法三國啟動精確打擊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而一組令人心痛的照片也開始在朋友圈流傳↓↓

圖源:微天下

這是敘利亞內戰前後變化的對比圖。 這場內戰已經持續了7年, 如今美英法又突然啟動新的軍事行動, 敘利亞戰火難熄。

從1946年獨立到內戰爆發, 敘利亞的近代史與一個家族密不可分。 這個家族就是出了兩任敘利亞總統的阿薩德家族。

近50年來, 阿薩德家族利用少數派阿拉維派(什葉派分支), 統治著占國民大多數的遜尼派民眾。 毫無疑問, 他們曾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傳奇。

阿薩德家族的興旺要從現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說起。

哈菲茲發跡於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26歲的哈菲茲親自駕駛戰鬥機,擊落了西方國家的轟炸機。此後,敘利亞和埃及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哈菲茲作為一名軍人被派駐埃及,在開羅任空軍中隊長,參與組建“復興黨軍事委員會”。

1963年,哈菲茲參與發動“三八革命”,促成敘利亞復興社會黨掌握國家政權。7年後,他打倒與自己政見相左的前總參謀長賈迪德,並于次年成功登上國家總統的寶座。

在他執掌政權的30年裡,敘利亞從一個渙散弱小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地區強國,而哈菲茲在敘利亞國內的威望也變得無人能及。

但隨著哈菲茲的衰老,培養接班人的問題也越來越迫在眉睫。他一共有4個兒子1個女兒,長子巴西勒本來是他最青睞的接班人。然而,1994年巴西勒死於車禍,接班的重任只得落在了次子巴沙爾的肩上。

有媒體報導,巴西勒死後,阿薩德急電正在英國讀書的次子巴沙爾回國。在電話裡,阿薩德嚴厲地對他說:“你必須要繼承哥哥的道路。”放下電話後,阿薩德又對周圍的親信說:“總統繼承人除了巴沙爾,別無他人。”

與哥哥不同,巴沙爾作為次子從未想過從政。他在被爸爸緊急召回國之前,一直在英國倫敦讀醫學,最大的希望是當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

1994年緊急回國後,巴沙爾在父親的安排下從事國家和群眾性工作,並進入霍姆斯軍事學院學習了5年。

在生命最後的幾年時間裡,老父親哈菲茲將朝中有野心的老臣逐一剷除,為巴沙爾培育新的羽翼,並為其接班鋪平道路。

2000年6月,哈菲茲病逝。敘利亞議會迅速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最低年齡改為34歲。緊接著,時年35歲的巴沙爾被復興社會黨大會選舉擔任總書記,最終以97%的得票率當選敘利亞總統。

接續著父親鋪就的道路,巴沙爾上臺後,一度大刀闊斧推進改革。他在經濟上頒佈了一系列吸引外資、改善民生的法令;在政治上放鬆控制,釋放政治犯,打擊貪污腐敗;更注重資訊技術的發展,決心要把國家帶入互聯網時代。

巴沙爾的這些改革措施,一度被譽為“大馬士革之春”。

但改革的步伐也給敘利亞帶來了挑戰,面對著外部制裁壓力、嚴重乾旱、石油資源減少等不利因素,“大馬士革之春”很快結束。而在敘利亞國內,貪腐問題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積怨深重。

2011年,15名少年因為在牆壁上用塗鴉寫下口號“人民想要推翻這個政權”遭到當局逮捕。有傳言稱,政府機構對孩子們使用了極端酷刑,並讓前來尋找孩子的父母“忘掉自己的孩子”。

這起事件最終點燃了敘利亞內戰的火藥。

2011年3月15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爆發反政府遊行示威,政府出動軍警維穩。這一天後來被視為敘利亞內戰爆發的日期。

隨著事件發展,敘境內外的一些反對黨派紛紛走向前臺,不斷整合壯大,主張推翻巴沙爾政權。

一些西方國家也針對巴沙爾政府的武裝鎮壓,對巴沙爾政府實施制裁。2011年8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總統令,對敘利亞實施單方面制裁,同時敦促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臺。此後,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組織也發表聲明,稱巴沙爾已失去執政的合法性,應該下臺。

對此,俄羅斯表達了與之對立的立場。2011年11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批評西方國家正挑唆敘利亞極端反對派顛覆該國政權。拉夫羅夫還表示,俄羅斯方面相信,外部勢力干涉內政的行為,以及在一些國家煽動叛亂的行為,將會給這一地區帶來嚴重後果。

敘利亞局勢也不缺乏攪局者。隨著局勢動盪,恐怖勢力“伊斯蘭國”趁機進入敘利亞,美國、俄羅斯在敘利亞打響“反恐戰爭”。2015年9月,俄羅斯應巴沙爾政府邀請開始對敘極端主義勢力進行軍事打擊。土耳其、以色列等各方勢力也紛紛介入,衝突升級不斷。

如今,敘利亞內戰已持續7年。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稱,約有35.4萬人因敘利亞內戰死亡,1100萬人口流離失所。如今的敘利亞仍有數百名兒童正在被殺死,成千上萬的人被迫背井離鄉。

2017年,敘利亞迎來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伊斯蘭國”快速潰敗。同年12月,普京下令俄羅斯從敘利亞撤軍。然而2018年4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卻以“化武事件”為由,宣佈對敘利亞實施精確打擊,英法共同參與對敘軍事行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舉實際上是受到國內政治和對外戰略因素驅動。首先,美國從戰略上從未放棄推翻敘現政權;其次,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大量軍事存在,對敘動武將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俄的戰略佈局,這符合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再次,特朗普身陷“通俄門”調查等困局,外交傾向使用強硬手段,可能需要一場對外軍事行動轉移國內政治壓力。

至於“化武”一說,從2013年8月開始就成為敘利亞內戰的一個“保留曲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拿出來炒作一下,以親近反對派的自媒體放消息開始,以西方國家集體譴責甚至動武結束。

而事件的真相,至今還是筆糊塗賬。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稱,我們一貫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任何繞開安理會採取的單邊軍事行動都有悖《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基本準則,也將給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增添新的複雜因素。

如今,敘利亞危機已進入第8個年頭,持續衝突讓敘利亞民眾深受苦難,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成為唯一出路。

阿拉伯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諺語:“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

曾經的人間天堂,如今滿目瘡痍,山河破碎。

沒有國,哪有家?請永遠記住:你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惟願世界和平,再無戰爭!

作者:力力

阿薩德家族的興旺要從現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說起。

哈菲茲發跡於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26歲的哈菲茲親自駕駛戰鬥機,擊落了西方國家的轟炸機。此後,敘利亞和埃及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哈菲茲作為一名軍人被派駐埃及,在開羅任空軍中隊長,參與組建“復興黨軍事委員會”。

1963年,哈菲茲參與發動“三八革命”,促成敘利亞復興社會黨掌握國家政權。7年後,他打倒與自己政見相左的前總參謀長賈迪德,並于次年成功登上國家總統的寶座。

在他執掌政權的30年裡,敘利亞從一個渙散弱小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地區強國,而哈菲茲在敘利亞國內的威望也變得無人能及。

但隨著哈菲茲的衰老,培養接班人的問題也越來越迫在眉睫。他一共有4個兒子1個女兒,長子巴西勒本來是他最青睞的接班人。然而,1994年巴西勒死於車禍,接班的重任只得落在了次子巴沙爾的肩上。

有媒體報導,巴西勒死後,阿薩德急電正在英國讀書的次子巴沙爾回國。在電話裡,阿薩德嚴厲地對他說:“你必須要繼承哥哥的道路。”放下電話後,阿薩德又對周圍的親信說:“總統繼承人除了巴沙爾,別無他人。”

與哥哥不同,巴沙爾作為次子從未想過從政。他在被爸爸緊急召回國之前,一直在英國倫敦讀醫學,最大的希望是當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

1994年緊急回國後,巴沙爾在父親的安排下從事國家和群眾性工作,並進入霍姆斯軍事學院學習了5年。

在生命最後的幾年時間裡,老父親哈菲茲將朝中有野心的老臣逐一剷除,為巴沙爾培育新的羽翼,並為其接班鋪平道路。

2000年6月,哈菲茲病逝。敘利亞議會迅速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最低年齡改為34歲。緊接著,時年35歲的巴沙爾被復興社會黨大會選舉擔任總書記,最終以97%的得票率當選敘利亞總統。

接續著父親鋪就的道路,巴沙爾上臺後,一度大刀闊斧推進改革。他在經濟上頒佈了一系列吸引外資、改善民生的法令;在政治上放鬆控制,釋放政治犯,打擊貪污腐敗;更注重資訊技術的發展,決心要把國家帶入互聯網時代。

巴沙爾的這些改革措施,一度被譽為“大馬士革之春”。

但改革的步伐也給敘利亞帶來了挑戰,面對著外部制裁壓力、嚴重乾旱、石油資源減少等不利因素,“大馬士革之春”很快結束。而在敘利亞國內,貪腐問題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積怨深重。

2011年,15名少年因為在牆壁上用塗鴉寫下口號“人民想要推翻這個政權”遭到當局逮捕。有傳言稱,政府機構對孩子們使用了極端酷刑,並讓前來尋找孩子的父母“忘掉自己的孩子”。

這起事件最終點燃了敘利亞內戰的火藥。

2011年3月15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爆發反政府遊行示威,政府出動軍警維穩。這一天後來被視為敘利亞內戰爆發的日期。

隨著事件發展,敘境內外的一些反對黨派紛紛走向前臺,不斷整合壯大,主張推翻巴沙爾政權。

一些西方國家也針對巴沙爾政府的武裝鎮壓,對巴沙爾政府實施制裁。2011年8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總統令,對敘利亞實施單方面制裁,同時敦促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下臺。此後,歐盟及法國、德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組織也發表聲明,稱巴沙爾已失去執政的合法性,應該下臺。

對此,俄羅斯表達了與之對立的立場。2011年11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批評西方國家正挑唆敘利亞極端反對派顛覆該國政權。拉夫羅夫還表示,俄羅斯方面相信,外部勢力干涉內政的行為,以及在一些國家煽動叛亂的行為,將會給這一地區帶來嚴重後果。

敘利亞局勢也不缺乏攪局者。隨著局勢動盪,恐怖勢力“伊斯蘭國”趁機進入敘利亞,美國、俄羅斯在敘利亞打響“反恐戰爭”。2015年9月,俄羅斯應巴沙爾政府邀請開始對敘極端主義勢力進行軍事打擊。土耳其、以色列等各方勢力也紛紛介入,衝突升級不斷。

如今,敘利亞內戰已持續7年。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稱,約有35.4萬人因敘利亞內戰死亡,1100萬人口流離失所。如今的敘利亞仍有數百名兒童正在被殺死,成千上萬的人被迫背井離鄉。

2017年,敘利亞迎來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伊斯蘭國”快速潰敗。同年12月,普京下令俄羅斯從敘利亞撤軍。然而2018年4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卻以“化武事件”為由,宣佈對敘利亞實施精確打擊,英法共同參與對敘軍事行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舉實際上是受到國內政治和對外戰略因素驅動。首先,美國從戰略上從未放棄推翻敘現政權;其次,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大量軍事存在,對敘動武將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俄的戰略佈局,這符合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再次,特朗普身陷“通俄門”調查等困局,外交傾向使用強硬手段,可能需要一場對外軍事行動轉移國內政治壓力。

至於“化武”一說,從2013年8月開始就成為敘利亞內戰的一個“保留曲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拿出來炒作一下,以親近反對派的自媒體放消息開始,以西方國家集體譴責甚至動武結束。

而事件的真相,至今還是筆糊塗賬。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稱,我們一貫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任何繞開安理會採取的單邊軍事行動都有悖《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基本準則,也將給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增添新的複雜因素。

如今,敘利亞危機已進入第8個年頭,持續衝突讓敘利亞民眾深受苦難,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成為唯一出路。

阿拉伯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諺語:“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

曾經的人間天堂,如今滿目瘡痍,山河破碎。

沒有國,哪有家?請永遠記住:你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惟願世界和平,再無戰爭!

作者:力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