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得了癌症到國外治療其實是誤區,中國常見癌症治療水準不遜美國!

國家癌症中心統計資料顯示, 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超350萬, 死亡病例超200萬, 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是最常見的癌症。 癌症防治難度大、疾病負擔重, 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研究顯示, 我國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為30%左右, 較發達國家仍有不小差距。

類似這樣的資料, 直接導致一些國內癌症患者赴美國等發達國家尋求治療。 理由是:在那些國家, 腫瘤患者的存活幾率比在國內要大很多。

然而,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14年中國分地區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率分析》報告顯示:

男性60歲以下人群肝癌死亡人數最多, 60歲及以上人群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女性30歲以下人群肝癌死亡人數最多, 30~44歲人群乳腺癌死亡人數最多;45歲及以上人群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經過統計發現, 總體來說, 0~30歲組惡性腫瘤發病率均較低, 3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快速增高,

80~歲組時達到高峰, 之後有所下降。

另外, 癌症發病率在我國緩慢增長的趨勢, 一方面與我國人群整體壽命的增長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有關, 另外一方面, 社會大環境和家庭小環境的污染, 促使一部分腫瘤發生率增高;此外, 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改變,

比如長期攝入過度高脂肪食物會導致結腸癌腫瘤發生的可能性增高。

為此, 他提醒公眾, 預防癌症核心的問題之一是改善生活方式, 培養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中國常見癌症治療水準不遜美國

針對一些經濟條件好的人患癌後首選去歐美等發達國家治療的情況, 孫燕院士和赫捷院士均表示, 在中國得了癌症到國外治療其實是誤區。

“我們中國人得了癌症要到國外治療, 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是患者對我國腫瘤治療技術的不瞭解。 ”孫燕稱, 我國在食管癌、鼻咽癌和肝癌的治療方面水準很高,

而這些腫瘤在歐美國家相對比較少見, 國外很多頭頸外科的醫生一生也只看過幾例鼻咽癌患者。 相反, 我國醫生的臨床經驗更豐富。 舉例來說, 在食管癌治療方面, 我國有的鄉級醫院可以用食管鏡做黏膜切除, 不用開胸, 也不用切食管。

“癌症患者到國外看病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赫捷直言, 我國醫生的外科手術水準很多方案是高於發達國家的, 原因在於我國醫生臨床經驗豐富。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東昕也表示:“在癌症防治方面, 不少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鑒, 但卻是有一部分可以用, 而很多治療措施包括所用藥物, 用在我國人群中是不適用的, 我們必須有自己研發的抗癌藥物和治療方法。 ”

在中國青年報2014年的一篇題為《癌症患者海外就醫:看上去很美》的報導中,也從側面佐證了上述院士的說法。報導稱:

中美之間醫療技術的差距,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大。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專科醫生潘戰和以胃癌手術為例,歐美國家主張淋巴清掃範圍較小的D1手術,我國實行淋巴清掃範圍更大的D2手術,“這幾年歐美國家逐漸認可了我們的方法。”他說。

“就消化道癌來說國內外差別並不是很大。比如結直腸癌,在各個分期上,北上廣的幾個大型腫瘤醫院五年生存率和歐美並沒有太大差異。”來自北大腫瘤醫院的張曉東說。

對於一些癌症晚期患者,昂貴的海外就醫費用並不一定能換來更好的效果。張曉東還記得,她有個患了癌症的朋友,聽說德國有一種“特別高級的儀器”可以使用,便通過仲介到了德國。最終,在花了十萬元的仲介費和數目可觀的治療費用後,“得到的治療意見和國內完全一樣”。

“在我們國家,有些時候對於癌症晚期的治療本來就屬於過度醫療。”張曉東解釋,“而在國外按照診療規範,對於晚期病人,醫生可能更早地宣佈放棄。”

還有些癌症,在中國可能享受比歐美更為先進的治療技術。“比如淋巴癌、鼻咽癌,在我國發病比較多,在歐美發病很少,臨床的資料就很少,很難對新的治療手段開展實驗。”潘戰和說。

如果覺得小編寫的不錯

留下您的大拇指

麼麼噠!給個贊!

素材轉自:人民網

編輯:香洲FDA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後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

在中國青年報2014年的一篇題為《癌症患者海外就醫:看上去很美》的報導中,也從側面佐證了上述院士的說法。報導稱:

中美之間醫療技術的差距,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大。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專科醫生潘戰和以胃癌手術為例,歐美國家主張淋巴清掃範圍較小的D1手術,我國實行淋巴清掃範圍更大的D2手術,“這幾年歐美國家逐漸認可了我們的方法。”他說。

“就消化道癌來說國內外差別並不是很大。比如結直腸癌,在各個分期上,北上廣的幾個大型腫瘤醫院五年生存率和歐美並沒有太大差異。”來自北大腫瘤醫院的張曉東說。

對於一些癌症晚期患者,昂貴的海外就醫費用並不一定能換來更好的效果。張曉東還記得,她有個患了癌症的朋友,聽說德國有一種“特別高級的儀器”可以使用,便通過仲介到了德國。最終,在花了十萬元的仲介費和數目可觀的治療費用後,“得到的治療意見和國內完全一樣”。

“在我們國家,有些時候對於癌症晚期的治療本來就屬於過度醫療。”張曉東解釋,“而在國外按照診療規範,對於晚期病人,醫生可能更早地宣佈放棄。”

還有些癌症,在中國可能享受比歐美更為先進的治療技術。“比如淋巴癌、鼻咽癌,在我國發病比較多,在歐美發病很少,臨床的資料就很少,很難對新的治療手段開展實驗。”潘戰和說。

如果覺得小編寫的不錯

留下您的大拇指

麼麼噠!給個贊!

素材轉自:人民網

編輯:香洲FDA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後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