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90後跑到敘利亞做戰地記者,看著一個個年輕人死去

致敬戰地記者, 祈禱世界和平。

當地時間4月13日淩晨4點, 約110枚導彈相繼劃破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夜空。 這是美軍聯合英法就“敘政府使用化學武器”,

對敘利亞實施“精准打擊”。

美方表示, 美國政府已經做好再次軍事打擊敘利亞的準備。

提到敘利亞, 恐怕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戰爭和饑餓。 然而曾經的敘利亞, 有著人間天堂的美譽。

作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敘利亞就有6個。

而如今的敘利亞, 遍體鱗傷, 百姓家破人亡, 流離失所……昔日的天堂, 淪為人間地獄。

敘利亞戰爭前後對比

楊臻,90後,曾是一名新華社駐敘利亞的戰地記者。

他在敘利亞待了兩年半,2017年剛回到國內。

在“新青年YouthTalks”節目中,楊臻講述了他在敘利亞的戰地故事。

楊臻

他講了一個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3年前,他第一次去敘利亞的難民營採訪,在那裡他看到一位小女孩,大概三四歲,瘦得皮包骨頭,但是眼睛很大、很漂亮。

她看到水和大餅後說的第一句話,讓楊臻至今難忘,她說:“媽媽,我們這是到天堂了嗎?”

楊臻攝影

楊臻把一粒從國內帶過去的大白兔奶糖遞給她,她拿著端詳了半天,然後含在嘴裡,突然躲到她媽媽身後大哭起來。

後來她的媽媽解釋說:“在交戰區裡,一包白砂糖標價超過100美元,我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還不知道甜是什麼滋味。”

那顆我們平時司空見慣的大白兔奶糖,讓他嘗到了“濃得化不開的苦澀”。

楊臻攝影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是戰爭,讓本應健康快樂成長的孩童失去了最普通的權利;是戰爭,讓本該幸福的民眾面臨生離死別,失去家園;是戰爭,讓天空失去了顏色……

當談到戰地記者這項工作時,楊臻說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勇敢這件事,他只是害怕,他所做的配不上他們的苦難。

“很多時候,我也會感到無力和迷茫。因為我所做的,並沒有改變這場戰爭的走向,也無法改變敘利亞人生離死別、流離失所的命運。”

楊臻攝影

“敘利亞危機爆發至今已經7年,超過4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另有半數以上人口流離失所。他們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無數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是無數個本該像我們一樣有溫度的人。”

戰爭終究會以某種形式結束,然而受苦的永遠只是平民。戰爭一旦開始,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活下去,意味著一切。

致敬戰地記者,惟願世界和平。

敘利亞戰爭前後對比

楊臻,90後,曾是一名新華社駐敘利亞的戰地記者。

他在敘利亞待了兩年半,2017年剛回到國內。

在“新青年YouthTalks”節目中,楊臻講述了他在敘利亞的戰地故事。

楊臻

他講了一個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3年前,他第一次去敘利亞的難民營採訪,在那裡他看到一位小女孩,大概三四歲,瘦得皮包骨頭,但是眼睛很大、很漂亮。

她看到水和大餅後說的第一句話,讓楊臻至今難忘,她說:“媽媽,我們這是到天堂了嗎?”

楊臻攝影

楊臻把一粒從國內帶過去的大白兔奶糖遞給她,她拿著端詳了半天,然後含在嘴裡,突然躲到她媽媽身後大哭起來。

後來她的媽媽解釋說:“在交戰區裡,一包白砂糖標價超過100美元,我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還不知道甜是什麼滋味。”

那顆我們平時司空見慣的大白兔奶糖,讓他嘗到了“濃得化不開的苦澀”。

楊臻攝影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是戰爭,讓本應健康快樂成長的孩童失去了最普通的權利;是戰爭,讓本該幸福的民眾面臨生離死別,失去家園;是戰爭,讓天空失去了顏色……

當談到戰地記者這項工作時,楊臻說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勇敢這件事,他只是害怕,他所做的配不上他們的苦難。

“很多時候,我也會感到無力和迷茫。因為我所做的,並沒有改變這場戰爭的走向,也無法改變敘利亞人生離死別、流離失所的命運。”

楊臻攝影

“敘利亞危機爆發至今已經7年,超過4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另有半數以上人口流離失所。他們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無數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是無數個本該像我們一樣有溫度的人。”

戰爭終究會以某種形式結束,然而受苦的永遠只是平民。戰爭一旦開始,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活下去,意味著一切。

致敬戰地記者,惟願世界和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