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日”旅館高仿“7天”酒店被判侵權

武漢晚報4月16日訊 從招牌到毛巾高仿7天連鎖酒店, 15日從江岸區法院獲悉, 某“7日”旅店被判侵權。 據瞭解, 江岸區法院智慧財產權庭成立10年來, 共審結3553件智慧財產權類案件, 通過將涉及智慧財產權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打包辦理的模式, 破解商標等智慧財產權案件跨領域、訴求多的難題, 已判處涉及商標權領域案件190件。

“7天”酒店狀告“7日”旅館撞臉

鵝黃色, 顯著的數位“7”, 是7天連鎖酒店的顯著標識。 去年, 7天連鎖酒店管理方七天酒店(深圳)有限公司(下簡稱七天酒店公司)發現, 一家名為某七日的旅館, 從外到內“高仿”了他們。

大到店面招牌、前臺、宣傳燈箱、房價表, 小到房卡、毛巾、枕套, 都使用了與“7天連鎖酒店”商標僅1字之差的“7日連鎖酒店”標識。 裝修雷同, 雖然大樓外牆是褐色, 但其客房的條紋窗簾、淺色寫字桌、椅子、垃圾桶、床頭背景牆、浴室都與7天連鎖酒店十分相似。 在該旅館網路訂單點評中, 甚至有住客以為該旅館就是7天連鎖酒店。 七天酒店公司遂將該旅館告上法庭。

2017年, 江岸區法院受理該案。 經審, 七天酒店公司為“7天連鎖酒店”標識, 以及“7”標識的字體、配色、邊框等都註冊了系列商標, 且在有效期內。 某七日旅館對七天酒店公司的7個商標存在侵權行為, 判決要求某七日旅館停止其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 並給予經濟賠償。

江岸區法院智慧財產權庭許法官介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規定, 注冊商標所有權人享有商標專有使用權, 經營者未經商標權利人許可, 將他人注冊商標中的文字用於企業名稱中, 並在經營活動中突出使用, 已構成商標性使用, 客觀上造成相關公眾對市場主體及其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產生混淆, 應認定該行為侵權。

原告“老蔡林記”涉嫌侵權

“老字型大小”的商標權糾紛並非全是高仿山寨, 有些是血緣傳人與商標所有權人的“正宗”紛爭。 “蔡明緯老蔡林記”稱有熱乾麵創始人之子參股的關聯企業授權, 正在注冊商標。 而工商部門則認為其侵犯了“蔡林記”注冊商標專用權, 做出行政處罰。 2014年, 不服處罰的蔡明緯餐廳經營人熊某向江岸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江岸區法院審理該案時, 圍繞行政訴訟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為主線, 同時注重智慧財產權侵權判定這一重點和難點。 武漢蔡林記商貿有限公司在受讓取得“蔡林記”系列文字商標的基礎上, 於2010年註冊“蔡林記”文字與圖形組合商標。 而熊某在未獲得商標註冊人許可的情況下, 在正大門牌匾、一次性餐具等物品及經營活動中使用“老蔡林記”字樣。 法院認為, 此舉侵犯了武漢蔡林記商貿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認定事實清楚, 程式合法, 處理適當, 判決駁回原告熊某的訴訟請求。

江岸區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夏法官介紹, 審理時充分考慮了標識的外觀特徵和相關公眾的呼叫習慣,

“老蔡林記”與“蔡林記”易讓人混淆, 或認為其之間存在關聯, 屬於與注冊商標近似, 因此認定為侵權。 同時, 正在註冊的商標不能對抗在先前註冊的商標專用權。

假冒“周黑鴨”網上兜售獲刑3年

2012年下半年起, 鄧某夥同其妻程某以“周黑鴨”商標在網上售賣自製鹵品, 二人非法經營數額近27萬元。 明知二人售假的裴某後來也加入售假, 銷售金額達13.8萬餘元。

江岸區法院認為, 鄧某、程某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 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情節嚴重, 均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裴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銷售金額數額較大, 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法院判處被告人鄧某有期徒刑三年,

並處罰金25萬元;被告人程某有期徒刑二年, 緩刑三年, 並處罰金10萬元;被告人裴某有期徒刑二年, 緩刑二年, 並處罰金13萬元。

該案系全國首例侵犯“周黑鴨”注冊商標(馳名商標)獲罪的刑事案件, 對武漢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作為全國首批智慧財產權“三合一”基層示範法院, 江岸區法院智慧財產權庭成立10年來, 通過將涉及智慧財產權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打包辦理的模式, 審結制假售假, 侵犯著作權、商標權等智慧財產權類案件共計3553件。 記者從該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年的資料發現, 市場主體對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需求與日俱增, 2008年智慧財產權案件總收案僅23件, 但到2017年達880件,案件數量年均增長78%。

江岸區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庭長胡敏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智慧財產權保護需求量越來越大,涉專業技術案件、新型疑難案件也越來越多。目前,該庭正在通過聯動調解機制化解民事案件,引入技術人才專家庫查明專業技術事實,主動走進企業輸送智慧財產權法律理念。

但到2017年達880件,案件數量年均增長78%。

江岸區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庭長胡敏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智慧財產權保護需求量越來越大,涉專業技術案件、新型疑難案件也越來越多。目前,該庭正在通過聯動調解機制化解民事案件,引入技術人才專家庫查明專業技術事實,主動走進企業輸送智慧財產權法律理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