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嘉誠何鴻燊相繼退休,他們的時代過去了嗎 | 沸騰

文 | 陳興傑

最近澳門首富、賭王何鴻燊宣佈即將退休。 一個月前, 李嘉誠也宣佈將退休。 兩大巨富相繼引退, 有媒體用“時代謝幕”這一類說法回顧他們的商業傳奇。

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要知道, 李嘉誠何鴻燊只是從職場高位退出, 他們的財富還在, 影響力並未消失, 他們建立的商業帝國, 仍作用於港澳經濟。

何鴻燊與李嘉誠有許多相似之處。 首先一點, 兩人都是白手起家, 經過艱苦打拼, 才成就商業神話。

李嘉誠是抗戰時期逃港的潮州人, 少年喪父, 嘗盡世間寒酸, 當過學徒做過店員, 依靠個人努力在香港站穩腳跟。

李嘉誠做過五金推銷員, 賣過塑膠花, 省吃儉用攢下幾千美元創業, 終成一代地產大佬。 從1990年代開始, 李嘉誠就是亞洲首富。

何鴻燊童年過的是闊少公子哥的生活。 在他13歲時, 何氏家族破產, 叔伯自殺, 父親逃亡, 可以說家破人亡。

何鴻燊沒有被擊垮,

靠著聰明勤奮重振家聲。

他的第一桶金不是賭博賺來, 而是戰亂時期的投機活動。 此後何鴻燊進入地產行業, 成為超級富豪。 至於經營澳門博場, 那是1960年代的事情。 應該說何鴻燊也是香港富豪, 澳門賭場只是他的產業。

除此之外, 李嘉誠與何鴻燊的財富軌跡, 也有諸多相似之處。

一直以來, 香港都被視為自由經濟體的成功典範。 但由於土地存量等因素, 作為重要的經濟資源, 香港的土地受到政府控制。

香港絕大部分土地屬於“官地”, 只租不賣, 政府搞出“招拍掛”制度, 有限度、有節奏地供應土地。

土地供給受限, 地產商有先天之利。 只要入局早, 囤地多, 地產商就坐擁壟斷之利。 香港回歸談判之後, 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當時中國政府為防止英國人在過渡時期批地抽血,

寅吃卯糧, 要求港英政府每年批地不得超過50公傾。 此後香港房價一路暴漲, 地產行業烈火烹油。 1990年代, 李嘉誠一舉成為亞洲首富。 一度有好幾年, 香港排名前十的富豪, 前面八位都是地產大佬。

李嘉誠是商業奇才, 這一點無可否認;實力之外, 有沒有運氣和借勢成分呢?

▲澳門賭場

何鴻燊成為澳門首富, 其實也有類似“借勢”。 澳門號稱賭博自由, 也不是誰都有資格開賭場。 相比於小賭坊無數, 澳門政府還是更願意只開放幾家大賭檔, 那樣便於管理, 也利於抽稅。 何鴻燊的首富之路, 始於對澳門賭業的壟斷。

1960年代何鴻燊只是地產界大佬, 賭界門外漢。 一開始他將賭業當成酒店房地產業投資, 很快就發現, 賭場經濟大有可為。 經營賭場是純粹的一盤生意, 身為賭王, 何鴻燊一輩都是不賭博的。 何鴻燊把持澳門賭場專營權長達四十年, 這是成就他江湖地位的關鍵。

2002年, 澳門賭場權一變為三, 何鴻燊的地位才出現動搖。 2022年, 澳門賭場經營權將洗牌競標,

何鴻燊家族能否保有當下局面?

他們的企業家才能無可置疑。 但是要看到, 他們成為港澳巨富, 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政策在起作用。 他們的成功有那個年代獨特的印記, 不可複製。

兩大世界級的商業巨富儘管相繼退休, 但他們的成就還在影響著一大批人, 他們的商業帝國仍在穩步地擴張。 就此而言, 斷言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 仍然為時尚早。

但近十年來, 新一代中國科技富豪的崛起, 則又宣示了一個新商業時代的到來。 而這個潮流代表的則是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