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外軍印象:演習見聞錄

作者為中國第16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築工兵分隊政工副分隊長, 他曾參加聯黎“鋼鐵風暴-2017”多國聯合演習。 通過與外軍維和部隊零距離、面對面的接觸, 他感受到了外軍, 特別是北約體系國家軍隊不一樣的地方, 請跟隨本文一起來看看——

外軍與槍的故事

我們到聯黎靶場組織實彈射擊訓練時, 恰巧碰到法國維和部隊在相鄰靶場打靶。 有意思的是, 法軍組織打靶訓練非常隨意, 人員三三兩兩到達靶場, 現場指揮員下達“開始射擊”的口令後, 官兵自行採用多種姿勢向目標射擊, 以立姿、蹲姿為主, 有的還邊前進邊射擊,

射擊完畢後自行返回休息地域, 整個訓練過程僅有一個口令。 在中場休息時, 他們的槍都是隨意放在離自己不遠處的地面上, 沒有專人看管。 據法軍現場指揮員巴雷少校介紹, 法軍官兵每人都有一個保險櫃, 不是用來保管錢物的, 而是用於存放槍彈, 槍已經變成法軍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法軍以外, 聯黎司令部機關參謀的槍彈也是由個人自行保管。 在聯黎司令部指揮中心, 參謀人員上班也要隨身攜帶槍彈, 進入辦公室後才把槍彈鎖入個人保險櫃, 下班後取出帶回宿舍。 有一天, 我在聯黎司令部開完會後, 路過一名愛爾蘭軍官宿舍時被嚇了一跳, 還以為發現了恐怖分子的巢穴。 透過窗戶, 我清晰地看到,

他的床上整齊擺放著個人護具、通信器材以及5個手槍彈夾、10個步槍彈夾和裝有鐳射瞄準器、微光觀瞄器、多條皮卡丁尼戰術導軌的自動步槍。

安全工作, 各有特色

演習期間, 我有機會登上了德國海軍輕型護衛艦。 雖然德軍規定參觀軍艦內部艙室時, 不准拍照, 以防洩密, 但許多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 德軍軍艦駕駛室的5個座位分別為艦長、導航員、操舵手、值更官、信號兵專屬, 副艦長則只能站著。 其實, 駕駛室裡完全可以再多設一個座位, 只不過德軍更願意在那裡擺放戰鬥部署時必須穿著的作戰裝具和防彈衣。

從駕駛室俯瞰前甲板, 主炮周邊鋪設了黑色橡膠墊, 問其原因, 他們解釋道:這樣設置,

既可以增加大風浪航行時艦員在甲板上活動的安全性, 又防止了主炮射擊時甲板不被拋出的彈殼所傷。 在艦上, 我們還參觀了機庫和一些生活艙室。 德國海軍規定, 有紅色圓圈標識的水密門可以在非戰鬥部署條件下處於打開狀態, 但德軍早已形成條件反射, 通過後即關閉所有水密門。

我們乘車前往巴西維和部隊指揮艦參觀時, 在靠近其停泊的碼頭過程中, 我們的車在一大圈集裝箱之間曲折繞行, 通道寬度僅能供一輛車通過, 前來引路的巴西人告訴我, 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汽車炸彈和火箭彈的襲擊。 登艦後, 巴西人告訴我們, 由於軍艦錨地並沒有外敵威脅, 聯合國也沒有發出預警資訊, 看上去軍艦並沒有處於戰備狀態。

但我留意到, 軍艦艏艉各有兩名執勤人員在帶有護盾的重機槍位警戒, 打開彈藥箱蓋, 裡面壓滿子彈。 雷達和防空導彈也一直保持戒備狀態, 準備隨時應對可能的恐怖襲擊。

難以想像的經歷與考核

演習過程中, 聯黎還組織了一場觀摩交流會。 其間, 在和法軍弗蘭克少校聊天時, 我瞭解到, 這是他第7次執行海外任務, 曾在阿富汗與塔利班武裝交戰過4次, 在結束此次為期4個月的維和後, 他的下一站是馬里。 我還認識了來自迦納的士官長艾瑞克, 他自稱參加過10次維和, 去過剛果(金)和馬里, 2次在賴比瑞亞, 4次在黎巴嫩。 當我問他維和經歷中對什麼印象最深刻時, 他說, 在賴比瑞亞維和時, 曾有一群恐怖分子持槍衝擊聯合國營區,

他組織排裡的戰士還擊, 打死了不少人, 最終將恐怖分子擊退。 他還向我們展示了回國之後迦納頒發給他的“戰鬥英雄”獎章。

在坦尚尼亞維和部隊中, 我看到2名年齡比較大的戰士, 居然還掛著列兵軍銜, 一問才得知, 他們已在部隊服役8年, 但由於每年的晉升考核都沒有合格, 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提拔。 看他們的表情, 對沒有得到提拔並不感到耿耿於懷, 反倒是有點聽天由命的樣子。

演習中, 奧地利運輸連作為兵力輸送的主要力量, 也給我們秀了一下他們的駕駛技術:一輛30噸的重型拖車在狹窄的街道上原地調頭。 連長安德魯告訴我, 他們的官兵在任職前必須參加資格認證考試, 不合格不上崗, 直至合格。 據介紹,他們連隊的官兵一般都有裝甲車、坦克、叉車等6~7種駕照。

外軍等級森嚴差別大

在外軍維和部隊,上下級之間等級森嚴。一次,印度營指揮官到我們一級半醫院就診,就出動了3輛車,前導車、後衛車上全是警衛人員,指揮官乘坐的越野車後排還坐著1名戰士,以防止來自後方的突然襲擊。

我還瞭解到,有一名印度士官在聯黎機關衛生部門工作,服役時間長達25年,但平時對軍官,無論年齡大小、職務高低,都很尊敬,見面就敬禮問好。有一次,聯黎參謀因急事需與印度營衛生官商量,請他幫忙聯繫,卻被這名老兵一口回絕,理由是他身份太低,沒有資格和軍官打電話,有事只能向直接上級彙報。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印度營參觀時上廁所的趣事,當我走進洗手間,看到第一間門上寫著“士官專用”時,我便準備推開第二間門,但被身旁的印度人制止,他告訴我,這間是士官長專用,軍官衛生間不在此處,我應該去那裡方便。印度人上廁所都分三六九等啊!

尼泊爾的軍官與士兵也是差別巨大。因施工原因,我們有一支24人小分隊長期駐紮尼泊爾營,為此,我們要經常去查看工程進度。我發現,尼泊爾軍官食堂和士兵飯堂相隔數十米,軍官吃小灶,士兵吃大灶。據他們介紹,平時生活中,士兵也很難見到軍官,各走各的路、各幹各的事,仿佛是兩條平行線一樣。

據介紹,他們連隊的官兵一般都有裝甲車、坦克、叉車等6~7種駕照。

外軍等級森嚴差別大

在外軍維和部隊,上下級之間等級森嚴。一次,印度營指揮官到我們一級半醫院就診,就出動了3輛車,前導車、後衛車上全是警衛人員,指揮官乘坐的越野車後排還坐著1名戰士,以防止來自後方的突然襲擊。

我還瞭解到,有一名印度士官在聯黎機關衛生部門工作,服役時間長達25年,但平時對軍官,無論年齡大小、職務高低,都很尊敬,見面就敬禮問好。有一次,聯黎參謀因急事需與印度營衛生官商量,請他幫忙聯繫,卻被這名老兵一口回絕,理由是他身份太低,沒有資格和軍官打電話,有事只能向直接上級彙報。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印度營參觀時上廁所的趣事,當我走進洗手間,看到第一間門上寫著“士官專用”時,我便準備推開第二間門,但被身旁的印度人制止,他告訴我,這間是士官長專用,軍官衛生間不在此處,我應該去那裡方便。印度人上廁所都分三六九等啊!

尼泊爾的軍官與士兵也是差別巨大。因施工原因,我們有一支24人小分隊長期駐紮尼泊爾營,為此,我們要經常去查看工程進度。我發現,尼泊爾軍官食堂和士兵飯堂相隔數十米,軍官吃小灶,士兵吃大灶。據他們介紹,平時生活中,士兵也很難見到軍官,各走各的路、各幹各的事,仿佛是兩條平行線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