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氣象局人工增雨緩解春旱

13日淩晨, 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 以及人工增雨作業助力下, 全市出現今年入春以來首場大範圍明顯降水, 有效緩解了春旱。

市氣象局統計數字顯示, 去年11月以來, 我市降水異常偏少, 到今年3月份, 全市平均降水量僅為5.4毫米, 較往年同期34.2毫米的平均降水量異常偏少84%。 今春以來, 我市還出現了階段性氣象旱情, 如3月上旬以來, 各縣市區都出現了中度以上旱情, 3月17日就有9個縣市區出現重度乾旱。 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少, 嚴重影響了土壤墒情和冬小麥起身返青。 且4月份以來, 降水量也較少。 目前, 我市小麥正處於拔節期,

也是肥水管理的關鍵期, 一場“貴如油”的春雨也顯得非常重要。

此前, 市氣象臺預測, 12日夜間到13日夜間我市將有降水過程, 降雨量可達中雨。 市氣象局高度重視, 11個作業單位50余名作業人員提前待命, 聯合故城空域管制中心, 提前做好增雨作業準備工作。 12日23時42分, 12個移動、固定作業點進入作業狀態, 增雨作業陸續開展, 整個過程共作業22點次, 發射增雨彈共計80枚, 增雨效果顯著。

降雨於13日前半夜逐漸結束,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響下, 全市出現明顯降水, 各縣市區觀測站降水量, 除饒陽縣為12.7毫米外, 其它均在16毫米以上, 全市平均降水量為21.1毫米, 其中冀州最大, 達28.6毫米, 桃城區為25.5毫米;鄉鎮觀測站雨量最大的為濱湖新區的魏屯鎮,

為35.5毫米, 衡水主城區為22毫米到35.5毫米。 據市氣象臺統計資料顯示, 此次降水也是入春以來, 我市出現的首場大範圍明顯降水。 降雨對改善我市生態環境、緩和春季旱情、助力春播和小麥拔節期生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衡水晚報記者周春旺 通訊員高春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