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景德鎮召開全市殯葬工作情況彙報會!市委書記這樣說……

4月13日, 我市召開全市殯葬工作情況彙報會。 市委書記鐘志生主持會議並強調, 抓好全市殯葬改革工作, 是貫徹落實全省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和打好“雙創雙修”攻堅戰的具體舉措。

我們一定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原則, 堅定信心、下定決心, 科學施策、形成合力, 確保全市殯葬改革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堅決打好“共抓大保護”攻堅戰, 營造“雙創雙修”工作新局面。

梅亦、汪立耕、吳雋、董立新、張春萍、何軍威、徐耀純、孫庚九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市委秘書長胡春平, 各縣(市、區)、園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 各相關單位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鐘志生指出, 目前, 我市殯葬工作水準較低, 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進一步抓好全市殯葬改革各項工作, 成為了我市當下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同時, 各種各樣的殯葬陋習和青山白化問題,

對我市“雙創雙修”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4月12日, 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在全省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動員大會上, 提出了推進全域治理、全域保護, 鞏固提升全省生態環境, 讓江西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具體要求。 我們一定要提高認識, 抓好頂層設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原則, 在不增加群眾負擔的前提下, 多措並舉, 解決好“存量”和“增量”的問題, 營造文明和諧的殯葬環境。

鐘志生強調:

殯葬改革是當前我市一項重要工作, 在解決“存量”的問題上, 不能搞“一刀切”, 各縣(市、區)、園區要站在群眾立場, 細化工作方法, 多元化做好影響城市形象、重點工程項目和移風易俗工作開展的墳墓搬遷工作。

一是通過政府出面, 主動同經營性公墓管理者協調, 明確墓地價格, 堅決打擊哄抬墓地價格的行為;

二是對於體量較大、歷史久遠的墳墓, 可以採取就地生態化改造的方式, 通過花園式改造, 解決其有礙觀瞻的問題;

三是對於偏遠地區的零散墳墓, 可以因地制宜, 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造。 在解決“增量”的問題上, 需要站在全市“一盤棋”的高度, 根據人口發展的趨勢, 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有示範性水準的公益性陵園公墓, 配套做好殯儀館、火葬場等殯葬設施的改造或新建工作, 並研究免費火化等各項殯葬政策, 通過改革手段將殯葬工作這一民生工程落細落實, 堅決打好“共抓大保護”攻堅戰,

營造“雙創雙修”工作新局面。

梅亦指出, 抓好我市殯葬改革工作, 是彰顯文明之風, 確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題中之義。 我們在殯葬改革各項工作中, 一定要在頂層設計上, 把全省和國家的相關要求體現在我們下一步的工作謀劃當中。 要通過科學測算, 統籌考慮各縣(市、區)、園區人口發展特點, 加大對政府投入的公益性陵園墓地的建設力度。 要嚴厲打擊違規亂埋亂葬等不文明行為,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讓老百姓充分認識文明殯葬、綠色殯葬乃至生態殯葬的理念。

會議還聽取了全市殯葬工作的相關情況彙報, 並傳達學習了贛州市大餘縣在殯葬改革工作上的多項先進經驗。

把殯葬改革這件民生大事辦實辦好

景德鎮日報評論員

生老病死, 自然法則;殯葬改革, 關乎民生。 面對我市部分地區亂埋亂葬現象較為嚴重、喪葬陋習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現狀,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景德鎮的發展也進入新階段的大背景下, 大力宣導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殯葬新風, 抓好我市殯葬改革各項工作, 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為此, 近段時間以來, 市委市政府站在堅決打好全省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戰、加快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營造“雙創雙修”工作新局面的高度, 以最大的決心, 最實的舉措, 革除殯葬陋習、推進殯葬改革。

殯葬改革涉及千家萬戶, 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此, 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 要抓好頂層設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原則, 在不增加群眾負擔的前提下,多措並舉,解決好“存量”和“增量”的問題,營造文明和諧的殯葬環境。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立足為民辦實事,從以人為本、以民為重、把實事辦好的理念出發,從民之所呼入手,迅速回應人民關切,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切實解決遺留問題,將這項與廣大群眾密切相關的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取信於民。

改革是最大的民生,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民生,是讓廣大人民更有獲得感、更有幸福感、更有歸屬感。因此,殯葬改革不能簡單化,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增加群眾的負擔,要著眼於革除陋習,營造文明和諧的殯葬環境。要通過一項項切切實實的改革舉措,將殯葬工作這一民生工程落細落實,在塑好景德鎮“青山之形”的基礎上,鑄好“民生之魂”。

在推進殯葬改革的過程中,我市並沒有採取行政手段強制干預,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為群眾正常喪葬需求謀求便利。並通過鼓勵、激勵群眾選擇更有利於社會的殯葬方式,讓群眾看到改變喪葬陋習的好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的核心是人,關鍵是12個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要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在殯葬改革的過程中,站穩群眾立場,帶著真情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當作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來抓,就一定能迅速有效地推進這項改革,為我市鑄好“民生之魂”開創新局面。

在不增加群眾負擔的前提下,多措並舉,解決好“存量”和“增量”的問題,營造文明和諧的殯葬環境。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立足為民辦實事,從以人為本、以民為重、把實事辦好的理念出發,從民之所呼入手,迅速回應人民關切,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切實解決遺留問題,將這項與廣大群眾密切相關的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取信於民。

改革是最大的民生,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民生,是讓廣大人民更有獲得感、更有幸福感、更有歸屬感。因此,殯葬改革不能簡單化,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增加群眾的負擔,要著眼於革除陋習,營造文明和諧的殯葬環境。要通過一項項切切實實的改革舉措,將殯葬工作這一民生工程落細落實,在塑好景德鎮“青山之形”的基礎上,鑄好“民生之魂”。

在推進殯葬改革的過程中,我市並沒有採取行政手段強制干預,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為群眾正常喪葬需求謀求便利。並通過鼓勵、激勵群眾選擇更有利於社會的殯葬方式,讓群眾看到改變喪葬陋習的好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的核心是人,關鍵是12個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要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在殯葬改革的過程中,站穩群眾立場,帶著真情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當作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來抓,就一定能迅速有效地推進這項改革,為我市鑄好“民生之魂”開創新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