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李小龍曾靠詠春僥倖贏得業餘拳擊冠軍,面對拳王阿裡毫無勝算

提起一代武學宗師李小龍的實戰, 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李小龍最厲害的功夫是在腿上, 有“李三腳”之稱, 當然, 寸拳也很厲害。

有拳迷喜歡拿李小龍和拳王阿裡來做比較, 還分出了拳台之上按照拳擊規則, 還有八角籠按照MMA規則, 最終結果是平分秋色。 當然, 這是最可能的結果。 如果按照在拳台之上純拳擊規則的話, 李小龍毫無勝算, 有可能被一回合秒殺。 不信的話, 這裡有實際的證據。

一開始李小龍最先學的武術是太極, 準確的說是吳式太極拳, 他的啟蒙老師也是他的父親李海泉, 但是李小龍嫌棄太極拳節奏太慢, 非常厭倦, 所以李小龍半途而廢。 後來李小龍又學過洪拳和蔡李佛拳, 但是發現在實戰當中都不是很實用, 所以李小龍想學習詠春拳來進行防身。 由於李海泉和葉問大師是好朋友, 加上李小龍那時候已經是成名的小童星, 而且天賦異稟, 兩眼炯炯有神, 極其聰明, 後來就讓李小龍拜了葉問為師。

其實詠春拳屬於南派拳種, 開山鼻祖已經很難考究了, 清朝的五枚師太(打死方世玉的老尼姑)、至善禪師、鄭三娘子等人都是創立詠春拳的大師。 詠春拳的版本也很多, 葉問所連的詠春這是其中之一, 葉問的祖師是梁贊, 後來葉問將其發揚光大。 葉問將詠春拳改良後, 後人稱為葉系詠春, 葉問自己稱為佛山詠春。 李小龍所學的詠春拳也就是葉系詠春。 葉系詠春其實很簡單, 只有三個套路:小念頭、尋橋和標指。 器械只有八斬刀和六點半棍,

另外加上一套木人樁法, 僅此而已。 招式簡便、步伐幅度極小, 甚少用腿, 能用最小最簡單的動作達到驚人力量, 詠春拳最符合李小龍實戰的要求。

李小龍學習詠春非常刻苦, 每天都有6個小時的時間來練詠春, 這比其他師兄弟每週甚至每月練功的時間還要長。

功夫不負有心人, 李小龍的武功大有長進, 迅速超越了師兄弟, 葉問很滿意。 1958年, 李小龍18歲的時候, 在英皇喬治五世學校, 李小龍和三屆拳擊冠軍加里-埃爾姆斯爭奪拳擊總冠軍, 雖然比賽是三回合, 但李小龍全面落敗, 多次被對手逼到拳台角落狂轟濫炸, 險些就被判為TKO了, 李小龍還消極摟抱被吹犯規哨。 就在最後時刻, 李小龍抓住了對手的失誤, 用詠春拳當中的連環日子沖拳暴打對手, 組合拳將其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最終TKO獲勝, 這也是李小龍僥倖拿下拳擊冠軍的真實案例。

可以說李小龍的拳擊冠軍真的多虧了詠春拳法,否則必敗無疑。至於拳王阿裡,重量級的真正王者,李小龍不過是羽量級體重,兩人不可同日耳語,如果按照拳擊規則,拳王阿裡秒殺李小龍的可能性極大。但是這個案例也表明,詠春拳的實戰性,確實非同小可。至於詠春余昌華和丁浩為何輸掉比賽,不是詠春不行,而是練功不到家。武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習武之人才有強弱之別。

可以說李小龍的拳擊冠軍真的多虧了詠春拳法,否則必敗無疑。至於拳王阿裡,重量級的真正王者,李小龍不過是羽量級體重,兩人不可同日耳語,如果按照拳擊規則,拳王阿裡秒殺李小龍的可能性極大。但是這個案例也表明,詠春拳的實戰性,確實非同小可。至於詠春余昌華和丁浩為何輸掉比賽,不是詠春不行,而是練功不到家。武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習武之人才有強弱之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