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4位年薪百萬人士聊了聊,聊完後我很安心

文/思小妞

最近, 總是被一些數字嚇到開始懷疑人生。

先是《胡潤報告》裡說“一線城市要2.9億元才能達到財務自由的門檻”。

無論在中國還美國, 年薪百萬的群體都只有1%的比例, 如果他們尚且算“剛脫貧”, 那國內的“乞丐”未免多了點。 對於99%的人來說, 我們沒有體驗過年薪百萬的生活, 想不出成為1%的群體是種什麼滋味, 會有哪些擔心。

所以, 這段時間, 採訪了4位年收入過百萬的人, 和他們聊了聊自己的收入、支出、擔心以及理想生活所需要的金額。

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不同、生活狀態也不同。

· 01 ·

城市:上海, 男性

年齡:38歲

家庭成員:太太及2個孩子

住房:有, 需還房貸

收入分配:每個月還款2萬, 收入稅前100萬左右, 稅後68萬左右

支出前3項:房貸2萬每月, 孩子教育每月1.5萬和旅遊每年10萬左右

最大的擔心:行業不景氣, 公司裁員失業

感受:年薪100萬屬於中等以上收入, 可以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還算過著小康的生活

網上有人說的“在北京年薪百萬才剛剛脫貧”的這類言論, 他認為:

“100萬才脫貧”實屬無稽之談, 是脫離實際情況的, 至少可以過一些有品質的生活。

如果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 希望可以至少稅後180萬。

· 02 ·

城市:福州, 男性

年齡:36歲

家庭成員:父母、太太及3個孩子

住房:有, 需還房貸

收入分配:每個月還款3萬, 收入稅前100萬左右, 稅後70萬左右

支出前三項:房貸3萬每月, 孩子教育每月1萬和旅遊每年3萬左右

最大的擔心:公司主要經營外貿業務, 目前最擔心公司業務不穩定

感受:年薪100萬屬於中等以上收入, 可以讓家人的生活品質尚可, 在福州還算小康水準。

以目前中國的經濟和消費水準, “100萬才脫貧”這種說法挺扯談的, 基本可以達到一定的生活品質。

如果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 希望可以至少稅後200萬(恢復到公司最好的時候)。

· 03 ·

城市:臺灣新北市, 男性

年齡:48歲

家庭成員:太太和1個孩子

住房:有, 需還房貸

收入分配:每個月還款4萬, 收入稅前400萬左右, 稅後300萬左右

支出前三項:房貸4萬每月,

孩子在國外的教育費每年150萬, 玩車每年30萬

最大的擔心:蔡英文政府無能, 搞得現在什麼都不敢投資

感受:以臺灣現在的經濟, 年薪100萬以上, 日子都挺滿意的。 對於“在北京年薪百萬才剛剛脫貧”的這類言論, 其實北京的消費比臺北來得高, 不過要看你怎麼消費了, 你坐飛機要坐頭等艙, 吃飯要上高檔餐廳, 那當然就不夠用, 假如不要很有錢的生活, 從標準來看, 100萬人民幣在北京應該很好過了。

· 04 ·

城市:北京, 男性

年齡:45歲

家庭成員:太太和2個孩子

住房:二套房, 月還貸2萬元, 尚餘15年貸款期, 稅前150萬、稅後100萬

收入分配前三項:房貸、孩子教育(課外班、夏令營等)、旅遊

最大的擔心:失業

感受:就是一較好的中產階級, 日常不用愁入不敷出,

比普通工薪階層在子女教育、生活品質上高一點;但因為不在體制內(國營企事業單位), 所有支出(教育、醫療等)完全靠自己的收入;因為不是鐵飯碗, 沒有就業保障;同時, 長輩還需要贍養(花費不多), 尤其是為孩子還得儲備教育資金;收入都來源於工資, 所以平時花錢也不敢太灑脫。

“在北京年薪百萬才剛剛脫貧”這種說法真的應該區別地看:在北京大部分人最大的資產是房產, 因此, 因各種原因買房早、買得多的人, 即便年薪不高, 可支配收入、家庭資產也很可觀。 反之, 如果光有工資收入、沒買房或買得很晚(貴), 可支配收入低了很多。 “剛脫貧”還是誇張了。 無論如何, 百萬年薪在北京過一個體面的生活一點不難。

對物質的要求很低, 唯一需要的是一個郊區的大點的房子。理想的生活年薪300萬足夠了。當然人各有志,或者說欲望無止境。

通過這次採訪,得出了3個結論:

第一, 年薪百萬者們的日常支出都很相似,最燒錢的是房貸和孩子的教育,每年花在旅遊上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第二, 這1%的群體,他們對失業的風險和行業不景氣的擔心,並不比99%的人少,甚至可能會更焦慮。雖說日常吃穿不愁,但想要維持目前較好的生活現狀還是要努力拼搏才能做到。

第三, 大家一致認為,年薪百萬無論在哪座城市都能過比較體面的生活。

看完他們的採訪,至少讓人覺得生活沒有那麼不堪了。既然年薪百萬不算“剛脫貧”,那更多年薪十萬、三十萬的人就不能算乞丐了吧。

其實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焦慮,而這種焦慮未必是其他階層能懂的。當年薪百萬們為換更貴的學區房、為郊區的別墅犯愁時,年薪10萬的群體連五環外的一套“老破小”的首付都還沒湊夠時,不可避免會心生怨憤,繼而給對方貼上“裝逼”、“炫耀”的標籤。

這讓人想起了幾年前看到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寫的一篇文章《論一個清華學渣的自我修養》,評論裡很多人都在罵“都能上清華、讀博士了,還說自己是學渣,虛偽!”,可作者的那種感覺除非你身在清華其中,否則很難理解“就是那種,覺得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效果的感覺,而別人飄在天上的感覺”。

這真不是虛偽,反而更像是代溝。

這就像在北上廣的你,現在花10元去麥當勞吃早飯覺得很正常,花30元喝杯星巴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把這個標準搬回老家,在父母那輩人眼裡簡直就是不可理喻。“和咱們家的雀巢即溶有區別麼?”

當然,最慘的是你不是年薪百萬的群體,卻又比普通人(肯定不是年薪20、30萬這種)稍微好了那麼一點點,這時當你對現狀發出不滿,更容易讓人解讀為炫耀和矯情。前兩天在某社區上看到一個標準的北京中產吐槽自己的生活:

但在讀者眼裡自會作另一番解讀:

三居學區房住著、私家轎車開著、孩子將來要出國、老公的單位一看就是“鐵飯碗”那種,你還有什麼不滿的?也許這樣的生活,我們普通人使把勁兒踮起腳尖是能夠得著的,所以我們不接受別人隨意貶損自己未來的“理想生活”。

標準、要求、追求、志向、欲望這些東西放在不同人身上,可以解讀出無數答案來,它們很難被量化或者有一個統一數字。就像採訪的這4位年薪百萬的人,他們每個人對達到理想生活所需要的收入完全不同,有人180萬就夠了,有人覺得300萬才行。

所以,揣測數字背後的用意並賦予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貶低的、負面的)沒有任何意義。

唯一有意義的是,努力實現自己定下的那個真實的小目標。

END.

思小妞 座標美國 ”輕職場“概念創始人 , 微信公眾號:思小妞的犄角旮旯/sixiaoniu523

唯一需要的是一個郊區的大點的房子。理想的生活年薪300萬足夠了。當然人各有志,或者說欲望無止境。

通過這次採訪,得出了3個結論:

第一, 年薪百萬者們的日常支出都很相似,最燒錢的是房貸和孩子的教育,每年花在旅遊上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第二, 這1%的群體,他們對失業的風險和行業不景氣的擔心,並不比99%的人少,甚至可能會更焦慮。雖說日常吃穿不愁,但想要維持目前較好的生活現狀還是要努力拼搏才能做到。

第三, 大家一致認為,年薪百萬無論在哪座城市都能過比較體面的生活。

看完他們的採訪,至少讓人覺得生活沒有那麼不堪了。既然年薪百萬不算“剛脫貧”,那更多年薪十萬、三十萬的人就不能算乞丐了吧。

其實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焦慮,而這種焦慮未必是其他階層能懂的。當年薪百萬們為換更貴的學區房、為郊區的別墅犯愁時,年薪10萬的群體連五環外的一套“老破小”的首付都還沒湊夠時,不可避免會心生怨憤,繼而給對方貼上“裝逼”、“炫耀”的標籤。

這讓人想起了幾年前看到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寫的一篇文章《論一個清華學渣的自我修養》,評論裡很多人都在罵“都能上清華、讀博士了,還說自己是學渣,虛偽!”,可作者的那種感覺除非你身在清華其中,否則很難理解“就是那種,覺得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效果的感覺,而別人飄在天上的感覺”。

這真不是虛偽,反而更像是代溝。

這就像在北上廣的你,現在花10元去麥當勞吃早飯覺得很正常,花30元喝杯星巴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把這個標準搬回老家,在父母那輩人眼裡簡直就是不可理喻。“和咱們家的雀巢即溶有區別麼?”

當然,最慘的是你不是年薪百萬的群體,卻又比普通人(肯定不是年薪20、30萬這種)稍微好了那麼一點點,這時當你對現狀發出不滿,更容易讓人解讀為炫耀和矯情。前兩天在某社區上看到一個標準的北京中產吐槽自己的生活:

但在讀者眼裡自會作另一番解讀:

三居學區房住著、私家轎車開著、孩子將來要出國、老公的單位一看就是“鐵飯碗”那種,你還有什麼不滿的?也許這樣的生活,我們普通人使把勁兒踮起腳尖是能夠得著的,所以我們不接受別人隨意貶損自己未來的“理想生活”。

標準、要求、追求、志向、欲望這些東西放在不同人身上,可以解讀出無數答案來,它們很難被量化或者有一個統一數字。就像採訪的這4位年薪百萬的人,他們每個人對達到理想生活所需要的收入完全不同,有人180萬就夠了,有人覺得300萬才行。

所以,揣測數字背後的用意並賦予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貶低的、負面的)沒有任何意義。

唯一有意義的是,努力實現自己定下的那個真實的小目標。

END.

思小妞 座標美國 ”輕職場“概念創始人 , 微信公眾號:思小妞的犄角旮旯/sixiaoniu52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