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都是用戶慣的,憑什麼要Facebook道歉?

也許紮克伯格怎麼都想不到, 自己一手創立的社交帝國——Facebook, 會在一個月內成為眾矢之的, 而且罕見的讓公眾、媒體、政府三方達成統一戰線, 使自己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公眾和媒體的發難, 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 受此影響, Facebook一天市值蒸發340億美元, 但富有意味的是, 輪到政府發難時, Facebook股價在其出席聽證會第一天就上漲了4.5%, 也讓小紮挽回了一點顏面。

其實細數Facebook的“罪行”, 說到底就是被劍橋分析公司濫用資料, 該公司在宣傳前年美國總統大選以及英國脫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甚至有操控公眾思想的嫌疑, 而這些都出在Facebook的資料洩露上。

可是反過來說, 自打用戶註冊Facebook起, 同意他的使用者協議後, 某種意義上就種下了這次危機的種子, Facebook收集資料也好, 利用隱私也罷, 說到底難道不就是用戶慣的麼?

相信這次事件過後, 無論是公眾還是以Facebook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

都對資料隱私有了重新的認識, 而互聯網的格局也許也會因此而改變。

我們分享這些動態的初衷, 說到底就是為了和朋友分享以及結交新的朋友。 但是對於Facebook而言, 這些個人資料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 所處的社會環境地位也各有差異,

這意味著, 每當你分享一次自己的動態, 在Facebook眼裡, 就完善了一次你的用戶畫像。 例如A喜歡旅遊, B喜歡吃奶油蛋糕, C喜歡宅在家等等。

正是這些用戶畫像, Facebook可以精確的將廣告、新聞推送到用戶面前, 例如給A推送旅遊廣告, 給B推送新推出的蛋糕新品等等。

正如佛羅里達州民主黨參議員Nelson在聽證會上所言, 自己因為在Facebook上和朋友提到喜歡吃的巧克力口味, 結果第二天就在Facebook上看到了各種巧克力廣告。

這也是Facebook的核心業務所在, 因為廣告投放足夠精確, 每個月有超過500萬家企業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 剛剛過去的2017年, Facebook總收入為406.53億美元, 廣告收入為399.42億美元。 廣告收入占比高達98%以上。

其實如果僅僅是廣告, 通過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 提高企業廣告投放效率, 這明擺著是一等一的好事, 但事實真的是好事麼?從劍橋分析的事件來看, 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回顧Facebook的這次事件, 劍橋分析開發了專門針對選民的測試應用“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的Facebook應用, 該應用約有30萬人下載。 如果僅僅是心理測試, 其實並沒有多大干係, 但是通過對Facebook用戶的應用授權, 這個應用可以收集包括居住城市、使用者資料資訊、點贊內容, 甚至還包括使用者的朋友發佈的消息。

由此累加, 劍橋分析共收集了5000萬使用者的資料。 根據媒體報導, 劍橋分析正是利用這些資料, 根據不同的使用者畫像被推送符合其性格的競選廣告。

簡而言之,所謂的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除了可以用在廣告上,還可以用在政治活動中。甚至於進一步假設,擁有這些用戶畫像的Facebook,如果不受監管,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向使用者投放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內容,從而潛移默化的改變用戶的某些觀點。

所以在筆者看來,劍橋分析在這件事情上屬於打開潘朵拉魔盒的人,而所謂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這件事情背後所暗藏的隱患,就像被扯掉遮羞布一樣,除了提高企業投放廣告效率的這點好處,更多的是一些無法想像的後果。

雖然事情發生在國外,但是在國內的我們,也有類似的情況一直在上演。

例如每當你在某購物平臺網購,在你一次次的流覽和搜索關鍵字的同時,平臺正在背後收集你的購物習慣,所以你是否注意到,每當之前你搜過某件商品,隔一段時間,你就會收到同類商品的各種推薦。再比如你流覽新聞的時候,當你點開某個類目的新聞的時候,之後的內容推薦都是該類目的新聞。

以上種種,不就是和Facebook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建立使用者畫像,並向你推送精准的內容的行為是一樣麼?

這種利用用戶畫像精確投放的行為我們已經“享受多年”,並且似乎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行為而曝出過什麼不好的事情,所以在Facebook事情爆發後,國內某互聯網大佬才會說“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

但事實真的如此麼?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包括建立用戶畫像這件事情,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不少APP一旦裝上,我們就成了透明人,絲毫沒有隱私可言。因為部分APP會“越權”獲取使用者資訊,並由此衍生出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產業鏈。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佈的《中國網名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僅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線民因為垃圾資訊、詐騙資訊、個人資訊洩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達915億元。

簡而言之,用戶畫像可以讓公眾更便捷的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生活方式,同樣的,資料的洩露也會讓互聯網詐騙、電信詐騙等一系列違法行為進行的更精准。所以,雖然Facebook在這件事情上剛剛被曝出,但我們已經被這種技術享受了多年,說到底,還不是我們慣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Facebook之流在獲得用戶畫像的同時不作惡,那的確沒什麼關係,單就在上周,Facebook員工傳出一份高管安德魯·博茲沃斯在2016年寫下的內部備忘錄。

其中說到:“有人會被暴露在網路暴力之下,可能因此自殺。恐怖分子可能利用我們的社交網路發動襲擊,傷害更多人。醜陋的真相就是,為了把更多的人連接起來,我們什麼都能幹……我們為擴張所做的事都是正義的。”

此言論看似正義,但進一步解讀就是:Facebook知道使用者資料洩露所帶來的隱患,但是為了擴張這些都沒什麼關係。

所以,Facebook有沒有錯,答案昭然若揭,不過也有來自矽谷的工程師為Facebook鳴冤——Facebook只是通過技術來獲取盈利,技術是無罪的。嗯,技術是無罪的,但上次喊“技術無罪”的人,剛剛在年初刑滿出獄。

【文】投稿來自:Spock

【關於投稿】如果你也喜歡和小夥伴們分享你的見解,歡迎投稿至zhihei@inheater.com 嘿嘿還會送上小禮物感謝哦!

玩轉智慧潮科技,關注智黑就夠了。

我們有【好物/好玩/乾貨/評測】,想要網羅全球最有趣的科技給最有趣的你看~

簡而言之,所謂的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除了可以用在廣告上,還可以用在政治活動中。甚至於進一步假設,擁有這些用戶畫像的Facebook,如果不受監管,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向使用者投放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內容,從而潛移默化的改變用戶的某些觀點。

所以在筆者看來,劍橋分析在這件事情上屬於打開潘朵拉魔盒的人,而所謂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這件事情背後所暗藏的隱患,就像被扯掉遮羞布一樣,除了提高企業投放廣告效率的這點好處,更多的是一些無法想像的後果。

雖然事情發生在國外,但是在國內的我們,也有類似的情況一直在上演。

例如每當你在某購物平臺網購,在你一次次的流覽和搜索關鍵字的同時,平臺正在背後收集你的購物習慣,所以你是否注意到,每當之前你搜過某件商品,隔一段時間,你就會收到同類商品的各種推薦。再比如你流覽新聞的時候,當你點開某個類目的新聞的時候,之後的內容推薦都是該類目的新聞。

以上種種,不就是和Facebook分析使用者行為資料,建立使用者畫像,並向你推送精准的內容的行為是一樣麼?

這種利用用戶畫像精確投放的行為我們已經“享受多年”,並且似乎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行為而曝出過什麼不好的事情,所以在Facebook事情爆發後,國內某互聯網大佬才會說“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

但事實真的如此麼?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包括建立用戶畫像這件事情,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不少APP一旦裝上,我們就成了透明人,絲毫沒有隱私可言。因為部分APP會“越權”獲取使用者資訊,並由此衍生出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產業鏈。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佈的《中國網名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僅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線民因為垃圾資訊、詐騙資訊、個人資訊洩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達915億元。

簡而言之,用戶畫像可以讓公眾更便捷的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生活方式,同樣的,資料的洩露也會讓互聯網詐騙、電信詐騙等一系列違法行為進行的更精准。所以,雖然Facebook在這件事情上剛剛被曝出,但我們已經被這種技術享受了多年,說到底,還不是我們慣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Facebook之流在獲得用戶畫像的同時不作惡,那的確沒什麼關係,單就在上周,Facebook員工傳出一份高管安德魯·博茲沃斯在2016年寫下的內部備忘錄。

其中說到:“有人會被暴露在網路暴力之下,可能因此自殺。恐怖分子可能利用我們的社交網路發動襲擊,傷害更多人。醜陋的真相就是,為了把更多的人連接起來,我們什麼都能幹……我們為擴張所做的事都是正義的。”

此言論看似正義,但進一步解讀就是:Facebook知道使用者資料洩露所帶來的隱患,但是為了擴張這些都沒什麼關係。

所以,Facebook有沒有錯,答案昭然若揭,不過也有來自矽谷的工程師為Facebook鳴冤——Facebook只是通過技術來獲取盈利,技術是無罪的。嗯,技術是無罪的,但上次喊“技術無罪”的人,剛剛在年初刑滿出獄。

【文】投稿來自:Spock

【關於投稿】如果你也喜歡和小夥伴們分享你的見解,歡迎投稿至zhihei@inheater.com 嘿嘿還會送上小禮物感謝哦!

玩轉智慧潮科技,關注智黑就夠了。

我們有【好物/好玩/乾貨/評測】,想要網羅全球最有趣的科技給最有趣的你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