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直接捐贈的不到20%!昆明社區衣物回收箱的衣服去哪了?

每逢換季, 都會有人為舊衣物犯愁, 近年來, 在昆明的很多社區裡, 出現了不少舊衣物回收箱, 有市民認為, 舊衣服終於有了好去處, 不過也有不少人擔心, 收回的舊衣服還會流回市場……

舊衣物回收箱這個號稱公益與環保相結合的事物, 剛出現時, 得到了不少讚賞。 但隨著回收箱越來越多, 人們的質疑與擔憂也隨之而來, 這麼多舊衣物回收箱來自何處?其回收的舊衣物又去往何方?

走訪發現, 大部分居民對社區舊衣回收箱表示認可。 可是, 當問到衣服的最終去向, 就沒有人能答得上來了。

“事實上, 二手衣物是需經過分類處理的, 只有不到20%的二手衣物可以通過直接捐贈完成再利用。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 目前最大的問題, 其實是行業不夠透明, 並且不少舊衣回收單位都涉及公益, 容易給人以打著公益旗號行商業之實的懷疑。

質疑:關鍵資訊不全 衣服去向成秘

目前昆明各社區基本都有舊衣回收箱, 有綠色的, 有綠白相間的, 無一例外都有“公益”“愛心”“環保”等有關字樣。

在一些社區, 有綠色的回收箱, 但觀察發現, 回收箱沒標明歸屬單位。

如果是政府部門設置的公益回收箱必定會有單位名稱, 也會用座機作監督電話, 如果是公益團體組織, 也應當標明組織的名稱。

然而, 回收箱並沒有這些關鍵資訊, 讓人無法查證是否是合法的回收, 並確保這些舊衣物得到妥善處理, 而不是被一些不法分子翻新出售謀利。

社區裡會有人定期來取走衣服, 具體怎麼回事, 還真不知道, “衣物到底捐贈了沒?這個我也很好奇。 ”

在回收箱最下面寫有“愛心志願者協會”字樣, 但是並沒有寫清楚具體是哪裡的愛心志願者協會, 留電話的位置也沒有電話號碼, 反而是在回收口處留有一個號碼, 讓人不由得懷疑其公益捐助的真實性。

昆明青基會:捐出去的舊衣物占20%

在一些社區裡, 有紅色的舊衣回收箱, 1米多高的箱體上面有“1+1(家衣)等於愛”的字樣。

這些紅色的愛心衣物捐助箱是共青團昆明市委、昆明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昆明市多個社區設置的, 對舊衣服回收, 經過處理再利用, 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問題又充分利用了資源。

關於衣物的去向, 一些較新或保暖效果好的衣物, 經過清潔、消毒, 捐贈給貧困地區;另一部分不適宜捐贈的衣物則送到環保公司變廢為寶成為汽車腳墊、大棚保溫棉等, 為建立資源節約和資源友好型社會做貢獻。

舊衣回收箱通常2天清運一次,衣服比較多的時候可以讓社區物管打電話通知清運。一般8成新以上的衣服需要經過分揀、消毒處理後打包,根據季節對需要幫助的人群進行實地捐贈。這樣的衣物占回收量的20%,剩下的衣物需按照材質、顏色再次分揀加工處理。

創愛工作室:送到山區的衣物占10%

經典雙城、萬彩城市花園等社區裡放置的印有“創愛工作室”字樣的舊衣回收箱,則是由紅河州元陽縣泰位元愛心工程服務中心投放,該中心是元陽縣民政局批准成立的一家以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為目的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目前該中心的回收箱進入到了昆明市的110個社區。

2014年12月起中心在昆明主城區社區投放愛心桶回收居民舊衣服,2016年12月換成現在的回收箱,目前以一天一車(麵包車)的量回收舊衣服。

“6成新以上的我們按年齡和男女分揀出來,消完毒送到尋甸、富源、元陽等地的一些貧困山區和小學。”工作人員介紹,能夠送到山區的衣服僅占其回收衣物總量的10%,捐贈不了的90%衣物由官渡區小板橋的一家回收站回收處理,淺色的製成棉絮,深色的製成大棚保溫棉。

回收舊衣服一系列工作所需成本問題,包含回收箱放置、衣物運輸、分揀、消毒、捐贈花費和工作人員工資在內的所有費用從中心承包元陽縣公共工程項目賺取的利潤中扣除。

管理:尚未出臺相應政策

在社區投放舊衣回收箱的有五六家機構,投放時一般只要社區物管同意即可。據瞭解,目前無論是衛生、質檢、工商還是民政部門,都沒有專門針對舊衣服出臺相應的管理政策。

有市民認為,有關部門未對舊衣服回收進行監管,相關企業也未公開其去向,擔心有些衣物會二次流回市場上,成為一些人的賺錢手段。此外,如果回收機構將回收的東西通過分揀歸類,把不是很舊的衣服進行捐贈,按規定消毒也是一個需要監管的環節。

咋辨別“回收箱”真偽?

如何辨別這些舊衣回收箱所謂“愛心公益”的真假呢?

●找社區物業、社區、街道進行核實,看這些“回收箱”是否已向他們報備。

●看箱子外觀,正規的“回收箱”上都會清晰地印刻投放單位和監督單位的名字及電話,或者還有二維碼,市民掃碼可查到該機構的相關資料。

●可根據電話找到投放單位,正規公益組織都會將每次公司活動完整登記造冊,甚至還有接收單位、學校的簽字單據等。

你往回收箱裡投過舊衣物嗎?

舊衣回收箱通常2天清運一次,衣服比較多的時候可以讓社區物管打電話通知清運。一般8成新以上的衣服需要經過分揀、消毒處理後打包,根據季節對需要幫助的人群進行實地捐贈。這樣的衣物占回收量的20%,剩下的衣物需按照材質、顏色再次分揀加工處理。

創愛工作室:送到山區的衣物占10%

經典雙城、萬彩城市花園等社區裡放置的印有“創愛工作室”字樣的舊衣回收箱,則是由紅河州元陽縣泰位元愛心工程服務中心投放,該中心是元陽縣民政局批准成立的一家以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為目的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目前該中心的回收箱進入到了昆明市的110個社區。

2014年12月起中心在昆明主城區社區投放愛心桶回收居民舊衣服,2016年12月換成現在的回收箱,目前以一天一車(麵包車)的量回收舊衣服。

“6成新以上的我們按年齡和男女分揀出來,消完毒送到尋甸、富源、元陽等地的一些貧困山區和小學。”工作人員介紹,能夠送到山區的衣服僅占其回收衣物總量的10%,捐贈不了的90%衣物由官渡區小板橋的一家回收站回收處理,淺色的製成棉絮,深色的製成大棚保溫棉。

回收舊衣服一系列工作所需成本問題,包含回收箱放置、衣物運輸、分揀、消毒、捐贈花費和工作人員工資在內的所有費用從中心承包元陽縣公共工程項目賺取的利潤中扣除。

管理:尚未出臺相應政策

在社區投放舊衣回收箱的有五六家機構,投放時一般只要社區物管同意即可。據瞭解,目前無論是衛生、質檢、工商還是民政部門,都沒有專門針對舊衣服出臺相應的管理政策。

有市民認為,有關部門未對舊衣服回收進行監管,相關企業也未公開其去向,擔心有些衣物會二次流回市場上,成為一些人的賺錢手段。此外,如果回收機構將回收的東西通過分揀歸類,把不是很舊的衣服進行捐贈,按規定消毒也是一個需要監管的環節。

咋辨別“回收箱”真偽?

如何辨別這些舊衣回收箱所謂“愛心公益”的真假呢?

●找社區物業、社區、街道進行核實,看這些“回收箱”是否已向他們報備。

●看箱子外觀,正規的“回收箱”上都會清晰地印刻投放單位和監督單位的名字及電話,或者還有二維碼,市民掃碼可查到該機構的相關資料。

●可根據電話找到投放單位,正規公益組織都會將每次公司活動完整登記造冊,甚至還有接收單位、學校的簽字單據等。

你往回收箱裡投過舊衣物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