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永嘉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打造“旅遊經濟名縣”

.. 近日 , 《新農村商報》整版刊登溫州市楠溪江風景旅遊管委會主任 戴春光文章《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打造“旅遊經濟名縣”》。 一篇文章, 讓你瞭解楠溪江旅遊近年發展, 知曉楠溪江旅遊下步行動。

一起欣賞下:

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打造“旅遊經濟名縣”

2018年, 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一號檔精神,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 浙江省溫州市楠溪江風景旅遊管委會, 將根據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和縣委提出的實施“一帶兩城五組團”發展佈局要求, 把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做深做實農旅融合發展文章, 致力打造“中國旅遊經濟名縣”, 以優美的生態、人文環境吸引遊客, 使之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閒假度目的地, 切實讓農民享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紅利。

現場調研

優厚的資源稟賦

獨特的永嘉魅力

永嘉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

總面積2674平方公里, 總人口97萬, 下轄21個鄉鎮(街道)、912個行政村, 擁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烏牛早茶之鄉”“中國教玩具之都”“中國泵閥之鄉”等國字型大小名片。

永嘉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永嘉縣建于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 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古代書法大家王羲之和山水詩鼻祖謝靈運都曾任永嘉太守, 時出本土的永嘉學派、永嘉四靈、永嘉禪宗、永嘉畫派、永嘉醫派、永嘉雜劇等, 曾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巨大影響;歷史群賢創造的古村落群及蘊含其中的耕讀、宗族、風水、建築、長壽文化, 印記著民族文明進化, 彰顯一方獨特的民俗風情。 革命戰爭時期, 永嘉是紅十三軍的誕生地和浙南遊擊隊的重要根據地;和平年代,

永嘉開創了全國農村包產到戶之先河;改革開放的今朝, 永嘉創建了聞名中外的東方紐扣市場, 是“溫州模式”的重要典範。

石桅岩景區

永嘉山水是詩, 風光如畫。 縣境內悠悠300裡楠溪江及其671平方公里的流域, 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為一體,

包括大楠溪、大若岩、石桅岩、四海山、太平岩、岩坦溪、源頭、珍溪等八大風景區475個景點, 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中國景觀村落, 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而聞名遐邇, 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唯一以山水田園風光見長的景區。

楠溪江豐富的水系、自然風景資源和江畔數百個古村落、古民居為代表的人文景觀, 為農旅融合發展、推進全域旅遊提供了廣闊前景。

石板岩景區

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目標

做深做強農旅融合文章

“堅持高位謀劃, 構築全域旅遊新佈局;堅持項目引領, 打造全域旅遊精品;堅持農旅融合發展, 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 這是永嘉縣委、縣政府發展全域旅遊、打造“中國旅遊經濟名縣”的基本思路。 在踐行中, 永嘉縣按照省委有關“萬村景區化”的決策部署, 堅持從本縣實際出發, 大力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 使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實現了全縣旅遊經濟高速增長。

麗水街景區

2017年全縣接待遊客984.49萬人次,同比增長30.29%;實現旅遊總收入109.29億元,同比增長3.92%;楠溪江景區門票收入5663.79萬元,同比增長16.59%。與此同時,實施“旅遊富民工程”初見成效,拉動山區創業就業30多萬人,實現農戶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在溫州全市率先躋身“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楠溪江通過國家5A級景區景觀品質省級評審,獲評為“全國最佳鄉村旅遊度假目的地”和“2017中國首屆十大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

陶公洞景區

全面強化政策支撐,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保障。去年,永嘉縣在梳理、整合、完善原有旅遊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永嘉縣民宿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政策,引導扶持鄉村民宿、品牌酒店、旅遊購物等業態發展,推動旅遊服務提檔升級。近三年來,縣財政每年安排旅遊專項資金3000萬元、行銷宣傳資金2000萬元,為發展全域旅遊提供相應的財力支撐。

致力打造鄉村樣板,夯實全域旅遊發展基礎。三年來永嘉累計安排各類農村建設專案320個,其中僅古村落利用保護、精品村和精品線創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資金投入高達12.7億元。去年,在抓好全縣景村環境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美麗鄉村升級力度。一年裡共建成美麗鄉村精品線3條、精品村46個,成功打造了100個特色村頭、100個休閒村頭、100個美麗田頭和3000個精緻門頭,創建了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鄉鎮”和5個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其中岩頭鎮被評為“長三角最美鄉村”,埭頭村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稱號。

梅園景區

立足培育特色旅遊,營築鄉村旅遊高地。近年來,永嘉縣堅持以扶持民宿發展為切入口,加速特色旅遊培育。縣政府專門編制全縣民宿專項規劃,成立民宿行業協會,設立民宿專項補助資金並推出旅遊民宿專項信貸,以此盤活閒置民居。為此,全縣發放民宿貸款3901萬元,兌現民宿補助資金300多萬元,新建成文化創意型、休閒度假型、生態體驗型等各類民宿212家,新增床位3181個,培育了墟裡、悅庭楠舍、楠溪若舍、江楓漁火等一批精品民宿。培育了林坑、嶺上人家等8個農家樂特色村、26個農家樂示範點,建成了2家森林人家。目前,全縣擁有省級知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點10個、休閒觀光農業區41個,其中岩頭鎮和雲嶺鄉列入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培育名單、林坑、蒼坡、龍下村創成首批省3A級景區村莊,甌窯小鎮文化創意中心被評為國家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

古村蒼坡

主攻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打造全域旅遊精品。截至目前,全縣共引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220個,其中涉農觀光專案達74個,已建成總投資35億元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27個。2017年入庫涉旅項目91個,完成投資80.58億元。目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的硬體建設全面展開,楠溪江灘地音樂公園一期、石桅岩環山游步道一二標段、蒼坡環線改造、石桅岩和蒼坡景區標識工程、旅遊廁所和智慧旅遊建設等項目均已建成;石桅岩遊客服務中心、蒼坡環線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投資20億元的嶼北古村落文化旅遊區、15億元的南陳溫泉小鎮等一批社會投資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岩頭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等項目,正按計劃進入啟動階段。同時,建立了總規模3億元的楠溪江文化旅遊產業基金,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瑞錦國際大酒店已進入試營業。與此同時,積極引進合作專案,創新行銷模式,通過與北京首旅、浙旅集團、北部灣旅、上海複星等國家品牌企業開展合作,打造產業優勢,實現旅遊提質和品牌擴張。

十二峰景區

創新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為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永嘉縣推出村旅融合發展新機制,開展村集體經濟創收試點,創建旅村利益分配新模式。通過讓村民入股合作、村集體統一流轉資源開發旅遊專案,使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成股東,實現集體經濟就地增收、村民坐地分紅,有效調動全民參與鄉村旅遊旅遊業建設。目前全縣共有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從業人員9.9萬人,其中農民從業達8.9萬人,農民就業率達到87%,凡涉旅行政村的總收入均已超過10萬元,經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共有540個。岩頭鎮下日川村依託獅子岩景點,全村發展農家樂20家、民宿11家,超過三分之一村民從事涉旅活動,村集體年旅遊經濟收入近200萬元。

咬定目標不放鬆

一張藍圖幹到底

2018年中央一號檔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永嘉縣旅遊系統將搶抓機遇,咬定“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和全域旅遊創建”目標,深入開展“做有文化、有本領、有情懷的旅遊人,創環境美、建築美、人情美的風景區”的“三有三美”主題實踐活動,發力實施“12345”計畫(見下文思路),力爭全縣年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0億元,努力創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打造成為國內旅遊經濟名縣。

小港碼頭公園

按照市委建設“溫州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和縣委實施“一帶兩城五組團”發展的決策部署,因縣制宜,落實“12345”計畫,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

咬定打造旅遊經濟名縣構建目標。切實加快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發展優勢轉化,真正讓生態美變為產業興、百姓富,到2021年旅遊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2%,實現永嘉從“旅遊資源大縣”到“旅遊經濟名縣”的轉變。

加快5A景區和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努力打造石桅岩、蒼坡、水上漂流等11.6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區,形成拳頭產品,重點完成石桅岩環山游步道、霞嶺根停車場、兆潭遊客中心等5大工程建設,整治41省道通景區公路及其周邊環境,爭取通過專家驗收;實施“百村景區化”計畫,創建100個以上省A級景區村莊、2個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加速南陳溫泉小鎮、岩頭歷史文化街區、嶼北古村落文化旅遊區等專案建設,構建內涵豐富、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全域旅遊體系。

實施IP、基礎、智慧戰略。按照產品品牌發展戰略要求,打造楠溪江獨特旅遊IP,培育一批唯我獨有的核心吸引物,聚集精品優勢,實現品牌擴張;全面推進旅遊廁所、生態停車場和景交系統建設,新建20座旅遊廁所,提升旅遊廁所覆蓋度,增加停車位數量,構建“路邊即景,移步異景”的旅遊交通網;加強與北部灣旅等知名旅遊+IT企業合作,推進楠溪江景區資訊化建設,構建智慧型景區,及時為遊客提供資訊、網路服務。

民宿 君蘭江上

做好“美好節慶”“美麗田園”“美味餐飲”“美妙住宿”等四篇文章。堅持以鄉村旅遊為主題,打響“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山水詩搖籃”品牌,爭取每個旅遊鄉鎮辦好一場體驗性的特色節慶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節慶”;基於“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再造農旅新景點,豐富農旅產品,達到“日日有風景,月月有花香”;發掘楠溪江飲食文化,保護好“嶺上人家烤全羊”等絕響品牌,培育推廣“永嘉長壽宴”等特色美食;培育孵化一批如墟裡、錦裡雲舍、江楓漁火等國內知名的本土民宿品牌,加大知名民宿品牌合作專案建設力度,開發大型旅遊度假區,將楠溪江打造成優質民宿和精品度假酒店的集聚區。

民宿 墟裡二號

綱舉目張,落實“五抓”。抓資源保護,推動《楠溪江保護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制訂,依法保護資源環境;抓合作項目落地,做好大楠溪、大若岩等景區詳規編制,加快與浙旅、北部灣旅、首旅等大集團合作項目的落地,務求今年底見形見效;抓專案工程建設,舉全力推進陶弘景文化旅遊區、古村落保護、5A景區創建、美麗鄉村精品線等一批重點專案建設,實現“一年一變、三年大變。抓行銷精准宣傳,出臺招徠政策,培育主客源地,切實提升景區遊客量;抓旅遊工作隊伍建設,實施全員素質提升計畫,不拘一格招賢引才,加強教育培訓,鍛造一支有文化、有本領、有情懷的且能管理、會行銷、善導遊的旅遊專業工作隊伍。戴春光主任(左七)在岩頭鎮現場調研石桅岩風景區 ,岩頭鎮麗水街風景點。

麗水街景區

2017年全縣接待遊客984.49萬人次,同比增長30.29%;實現旅遊總收入109.29億元,同比增長3.92%;楠溪江景區門票收入5663.79萬元,同比增長16.59%。與此同時,實施“旅遊富民工程”初見成效,拉動山區創業就業30多萬人,實現農戶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在溫州全市率先躋身“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楠溪江通過國家5A級景區景觀品質省級評審,獲評為“全國最佳鄉村旅遊度假目的地”和“2017中國首屆十大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

陶公洞景區

全面強化政策支撐,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保障。去年,永嘉縣在梳理、整合、完善原有旅遊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永嘉縣民宿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政策,引導扶持鄉村民宿、品牌酒店、旅遊購物等業態發展,推動旅遊服務提檔升級。近三年來,縣財政每年安排旅遊專項資金3000萬元、行銷宣傳資金2000萬元,為發展全域旅遊提供相應的財力支撐。

致力打造鄉村樣板,夯實全域旅遊發展基礎。三年來永嘉累計安排各類農村建設專案320個,其中僅古村落利用保護、精品村和精品線創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資金投入高達12.7億元。去年,在抓好全縣景村環境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美麗鄉村升級力度。一年裡共建成美麗鄉村精品線3條、精品村46個,成功打造了100個特色村頭、100個休閒村頭、100個美麗田頭和3000個精緻門頭,創建了2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鄉鎮”和5個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其中岩頭鎮被評為“長三角最美鄉村”,埭頭村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稱號。

梅園景區

立足培育特色旅遊,營築鄉村旅遊高地。近年來,永嘉縣堅持以扶持民宿發展為切入口,加速特色旅遊培育。縣政府專門編制全縣民宿專項規劃,成立民宿行業協會,設立民宿專項補助資金並推出旅遊民宿專項信貸,以此盤活閒置民居。為此,全縣發放民宿貸款3901萬元,兌現民宿補助資金300多萬元,新建成文化創意型、休閒度假型、生態體驗型等各類民宿212家,新增床位3181個,培育了墟裡、悅庭楠舍、楠溪若舍、江楓漁火等一批精品民宿。培育了林坑、嶺上人家等8個農家樂特色村、26個農家樂示範點,建成了2家森林人家。目前,全縣擁有省級知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點10個、休閒觀光農業區41個,其中岩頭鎮和雲嶺鄉列入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培育名單、林坑、蒼坡、龍下村創成首批省3A級景區村莊,甌窯小鎮文化創意中心被評為國家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

古村蒼坡

主攻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打造全域旅遊精品。截至目前,全縣共引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220個,其中涉農觀光專案達74個,已建成總投資35億元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27個。2017年入庫涉旅項目91個,完成投資80.58億元。目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的硬體建設全面展開,楠溪江灘地音樂公園一期、石桅岩環山游步道一二標段、蒼坡環線改造、石桅岩和蒼坡景區標識工程、旅遊廁所和智慧旅遊建設等項目均已建成;石桅岩遊客服務中心、蒼坡環線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投資20億元的嶼北古村落文化旅遊區、15億元的南陳溫泉小鎮等一批社會投資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岩頭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等項目,正按計劃進入啟動階段。同時,建立了總規模3億元的楠溪江文化旅遊產業基金,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瑞錦國際大酒店已進入試營業。與此同時,積極引進合作專案,創新行銷模式,通過與北京首旅、浙旅集團、北部灣旅、上海複星等國家品牌企業開展合作,打造產業優勢,實現旅遊提質和品牌擴張。

十二峰景區

創新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為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永嘉縣推出村旅融合發展新機制,開展村集體經濟創收試點,創建旅村利益分配新模式。通過讓村民入股合作、村集體統一流轉資源開發旅遊專案,使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成股東,實現集體經濟就地增收、村民坐地分紅,有效調動全民參與鄉村旅遊旅遊業建設。目前全縣共有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從業人員9.9萬人,其中農民從業達8.9萬人,農民就業率達到87%,凡涉旅行政村的總收入均已超過10萬元,經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共有540個。岩頭鎮下日川村依託獅子岩景點,全村發展農家樂20家、民宿11家,超過三分之一村民從事涉旅活動,村集體年旅遊經濟收入近200萬元。

咬定目標不放鬆

一張藍圖幹到底

2018年中央一號檔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永嘉縣旅遊系統將搶抓機遇,咬定“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和全域旅遊創建”目標,深入開展“做有文化、有本領、有情懷的旅遊人,創環境美、建築美、人情美的風景區”的“三有三美”主題實踐活動,發力實施“12345”計畫(見下文思路),力爭全縣年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0億元,努力創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打造成為國內旅遊經濟名縣。

小港碼頭公園

按照市委建設“溫州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和縣委實施“一帶兩城五組團”發展的決策部署,因縣制宜,落實“12345”計畫,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

咬定打造旅遊經濟名縣構建目標。切實加快旅遊資源優勢向經濟發展優勢轉化,真正讓生態美變為產業興、百姓富,到2021年旅遊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2%,實現永嘉從“旅遊資源大縣”到“旅遊經濟名縣”的轉變。

加快5A景區和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努力打造石桅岩、蒼坡、水上漂流等11.6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區,形成拳頭產品,重點完成石桅岩環山游步道、霞嶺根停車場、兆潭遊客中心等5大工程建設,整治41省道通景區公路及其周邊環境,爭取通過專家驗收;實施“百村景區化”計畫,創建100個以上省A級景區村莊、2個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加速南陳溫泉小鎮、岩頭歷史文化街區、嶼北古村落文化旅遊區等專案建設,構建內涵豐富、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全域旅遊體系。

實施IP、基礎、智慧戰略。按照產品品牌發展戰略要求,打造楠溪江獨特旅遊IP,培育一批唯我獨有的核心吸引物,聚集精品優勢,實現品牌擴張;全面推進旅遊廁所、生態停車場和景交系統建設,新建20座旅遊廁所,提升旅遊廁所覆蓋度,增加停車位數量,構建“路邊即景,移步異景”的旅遊交通網;加強與北部灣旅等知名旅遊+IT企業合作,推進楠溪江景區資訊化建設,構建智慧型景區,及時為遊客提供資訊、網路服務。

民宿 君蘭江上

做好“美好節慶”“美麗田園”“美味餐飲”“美妙住宿”等四篇文章。堅持以鄉村旅遊為主題,打響“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山水詩搖籃”品牌,爭取每個旅遊鄉鎮辦好一場體驗性的特色節慶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節慶”;基於“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再造農旅新景點,豐富農旅產品,達到“日日有風景,月月有花香”;發掘楠溪江飲食文化,保護好“嶺上人家烤全羊”等絕響品牌,培育推廣“永嘉長壽宴”等特色美食;培育孵化一批如墟裡、錦裡雲舍、江楓漁火等國內知名的本土民宿品牌,加大知名民宿品牌合作專案建設力度,開發大型旅遊度假區,將楠溪江打造成優質民宿和精品度假酒店的集聚區。

民宿 墟裡二號

綱舉目張,落實“五抓”。抓資源保護,推動《楠溪江保護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制訂,依法保護資源環境;抓合作項目落地,做好大楠溪、大若岩等景區詳規編制,加快與浙旅、北部灣旅、首旅等大集團合作項目的落地,務求今年底見形見效;抓專案工程建設,舉全力推進陶弘景文化旅遊區、古村落保護、5A景區創建、美麗鄉村精品線等一批重點專案建設,實現“一年一變、三年大變。抓行銷精准宣傳,出臺招徠政策,培育主客源地,切實提升景區遊客量;抓旅遊工作隊伍建設,實施全員素質提升計畫,不拘一格招賢引才,加強教育培訓,鍛造一支有文化、有本領、有情懷的且能管理、會行銷、善導遊的旅遊專業工作隊伍。戴春光主任(左七)在岩頭鎮現場調研石桅岩風景區 ,岩頭鎮麗水街風景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