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鴻茅藥酒的金剛不壞之身是如何煉成的

肇始於 “跨省追捕”, 被鋪天蓋地廣告捧上“神壇”的鴻茅藥酒, 已然陷入輿論的漩渦中。 與“跨省追捕”的合法性被廣泛質疑相比, 關於鴻茅藥酒的“前世今生”顯然更有圍觀的價值。

沸沸揚揚中, 或追問, 或調侃, 仍不免因陷入情緒而有失客觀和理性, 於此, 來自權威方面的聲音, 便有了格外的價值。 4月16日, 國家藥監局對“鴻茅藥酒”首度發聲: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並責成企業對近五年來各地監管部門處罰其虛假廣告的原因及問題對社會作出解釋。

鴻茅是適宜非處方藥還是處方藥,

交由權威論證, 這樣的克制理性, 值得點贊, 更值得點贊的, 是要求鴻茅向社會解釋近五年被處罰的原因和問題。 從表面上看, 這是在要求鴻茅來一次集體“示醜”, 而實際上, 這是在撕開鴻茅的神壇面紗, 讓焦慮的輿論打量到真實的鴻茅到底是什麼樣的, 哪怕只有一部分。

其實, 在“跨省追捕”案件曝光後, 關於鴻茅的歷史已經進入公眾視野, 有好事媒體甚至以十年為節點, 統計了鴻茅的廣告違法情況。 根據不完全統計, 在這十年裡, 鴻茅藥酒廣告曾被通報違法達2630次, 被暫停銷售數十次。 違法的原因, 不外乎誇大宣傳、發佈或篡改未經審批的內容等。 以近五年的情況來看, 違法的情形又以“誇大宣傳”為主。

不妨做一番猜測,

鴻茅藥酒會對近五年虛假廣告的情況, 向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解釋呢?逐利下的衝動?發展戰略的需要?抑或是其他?無論是言辭多麼懇切, 或是痛定思痛, 鴻茅藥酒的社會解釋, 恐怕並不會有什麼出奇的地方, 也難以揭示問題的根源。

必須廓清的是, 社會輿論對鴻茅藥酒事件的熱切關注, 並不在於鴻茅藥酒有過哪些違法違規行為, 而是作為一家企業, 何以在違法、通報中, 一路逆勢生長, 甚至養成了“金剛不壞”之身, 如果不是這次意外的“跨省追捕”, 誰能料想鴻茅藥酒還會在神壇屹立多久?

更進一步來說, 與鴻茅藥酒長年發佈虛假廣告相比, 更值得追問的是, 為何即便違法廣告在各地被查處, 鴻茅藥酒的廣告批文卻從未間斷?有資料顯示,

2011年至今, 鴻茅藥酒一共獲得1192個廣告批文, 是獲得廣告批文最多的藥品。 這些廣告批文是如何被審核批准的?還需要追問的是, 鴻茅藥酒的虛假廣告幾乎被全國各地的藥監局通報, 為何輕易地通過了內蒙古藥監局的“合法、合規性評審和論證”, 內蒙古藥監局發佈“2014年以來, 自治區局從未接到有關鴻茅藥酒違法廣告情況的通告、通報, 更無採取暫停銷售措施的函件。 違法廣告監測資料也未涉及鴻茅藥酒”的結論, 底氣從哪裡來?更需要追問的是, 這樣一家劣跡可謂不少的企業, 又是如何成為內蒙古的明星企業?

追問背後所直指的, 不僅僅是廣告審批機制的漏洞, 還有公權力濫用公信力為企業背書的問題,

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政績觀的偏狹。

文/高亞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