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跑”出新速度

4月17日, 舒蘭市公佈了第二批1325項“只跑一次”事項清單, 截至目前, 該市已公佈了涵蓋市直部門、垂管單位、鄉鎮、街道、村委會、社區等多個層面的2435項“只跑一次”事項清單, 27個部門的審批辦及工作人員全部進入政務大廳辦公, 真正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

“沒想到今天能一次就辦完拿到營業執照, 而且一分錢沒花, 咱們的政務服務效率真是越來越高了!”4月18日上午, 在舒蘭市政務服務大廳, 辦理玉米合作社營業執照的張玉成對政務服務稱讚不停。

工作人員介紹像張玉成這樣的業務上午已經辦結十幾個了, 與之前相比效率提高了幾倍。

“辦理營業執照的視窗在我的右手邊!”舒蘭市政務大廳三樓的引導員將一位辦事者引導至指定視窗。

在舒蘭市政務大廳內每個樓層內的入口處都有一個導服台和一名引導員, 負責幫助前來辦事人員快速準確地找到辦事視窗;在導服台的旁邊還有一個醒目的辦事指南玻璃窗, 群眾和企業可以清楚地瞭解辦理事項的各項流程;新引進的自助叫號機已投入使用, 眾多的的辦事群眾正按號等待。 整個服務流程清晰、快速, 辦事很便捷。

來到另一個視窗, 舒蘭市恒基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的李雪正在辦理企業的地址和股東變更業務, 她已經諮詢過工作人員, 所帶材料齊全, 今天就可辦結。 據她介紹, 像這樣的業務之前需要跑個兩三趟, 最少需要三天才能辦完。 這次辦理業務她是在外地先打的電話諮詢, 隨後工作人員將所需的材料清單發到了她的郵箱裡,

她按照材料清單將所需材料準備好後來到政務大廳辦理, 工作人員告訴她兩個小時內她就會拿到新證。 這次, 不僅一次就辦完業務, 而且在辦理時間也大幅提升, 讓她感歎不已。

在舒蘭市政務大廳的路對面就是政務大廳社保分廳,

大廳內的15個辦事視窗, 人員服裝統一, 服務熱情積極。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該廳內的社保自助服務終端。 舒蘭市正陽社區的楊鳳成正在自助終端機前面辦理業務。 “以前必須到視窗諮詢, 現在方便了, 只要記住自己的身份證號就可以自給自足了, 非常好。 ”他一邊說一邊豎起大拇指。

據工作人員介紹,自助服務終端是“只跑一次”改革工作開展後新購進的,辦事群眾可以輕鬆查詢到個人參保資訊,不但在大廳內有,在部分社區內也配備了。下一步,將進一步升級設備,逐步實現網上繳費,最大限度方便群眾。

“按照市里‘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我們加大了掌上社保手機APP的宣傳,使用率明顯提升。以前退休人員不論多大年齡,不論在哪裡,不論身體狀況如何,每年都必須到大廳通過指紋認證方式確認生存情況,再進行養老金發放。現在,手機APP中的人臉識別系統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異地或行為不便的退休人員,可以利用手機下載APP後自助認證,在外地就可以拿到養老金,無需再到大廳,真正實現了‘零上門’。”舒蘭市社保局工作人員趙詩文說。

從舒蘭市政務大廳向東北方向行走2千多米,就到了舒蘭市北城街道育才社區服務中心,進入屋內,大學生主任助理馬語陽正在幫助辦事群眾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她介紹說:“以前辦理此項業務需辦證人員攜帶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到社區填寫申請表,然後到上級主管部門街道計生站辦理相關證件。現在,辦理人員攜帶以上3項證件,只需到視窗登錄吉林省本級人口與決策資訊系統,一次性辦理此證件,當天出證,當場發證。”

“只跑一次”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該社區服務人員通過設立“延時錯時”辦事預約電話進行來電解答。通過網格員與居民建立的微信群、QQ群、社區便民群,及時在群裡宣傳發佈各項事件辦理的相關須知,並進行詳細講解,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如今,走在舒蘭市的人民大路上,各種關於“只跑一次”改革的宣傳標語和宣傳欄應接不暇,廣場大螢幕滾動播放宣傳視頻。在政務大廳內活躍著一支微笑服務、優質服務的團隊,他們實行多部門聯動、全流程服務,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無縫對接式的服務。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方式深受大家認可。

組建“跑改辦”、開展基礎工作培訓、梳理群眾和企業辦事清單、編制辦事指南、法律團隊審核把關……年初以來,舒蘭市作為吉林市確定的“只跑一次”改革試點先行市,啟動早、行動快、抓的細、落的實,以梳理群眾和企業辦事清單為切入點,以編制服務流程和指南為著力點,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助推器,強力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助力“只跑一次”改革任務的落實。舒蘭市“只跑一次”改革工作初見成效,真正為老百姓帶來了福利。

吉網 吉刻APP 記者馬天作 通訊員任賀

據工作人員介紹,自助服務終端是“只跑一次”改革工作開展後新購進的,辦事群眾可以輕鬆查詢到個人參保資訊,不但在大廳內有,在部分社區內也配備了。下一步,將進一步升級設備,逐步實現網上繳費,最大限度方便群眾。

“按照市里‘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我們加大了掌上社保手機APP的宣傳,使用率明顯提升。以前退休人員不論多大年齡,不論在哪裡,不論身體狀況如何,每年都必須到大廳通過指紋認證方式確認生存情況,再進行養老金發放。現在,手機APP中的人臉識別系統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異地或行為不便的退休人員,可以利用手機下載APP後自助認證,在外地就可以拿到養老金,無需再到大廳,真正實現了‘零上門’。”舒蘭市社保局工作人員趙詩文說。

從舒蘭市政務大廳向東北方向行走2千多米,就到了舒蘭市北城街道育才社區服務中心,進入屋內,大學生主任助理馬語陽正在幫助辦事群眾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她介紹說:“以前辦理此項業務需辦證人員攜帶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到社區填寫申請表,然後到上級主管部門街道計生站辦理相關證件。現在,辦理人員攜帶以上3項證件,只需到視窗登錄吉林省本級人口與決策資訊系統,一次性辦理此證件,當天出證,當場發證。”

“只跑一次”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該社區服務人員通過設立“延時錯時”辦事預約電話進行來電解答。通過網格員與居民建立的微信群、QQ群、社區便民群,及時在群裡宣傳發佈各項事件辦理的相關須知,並進行詳細講解,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如今,走在舒蘭市的人民大路上,各種關於“只跑一次”改革的宣傳標語和宣傳欄應接不暇,廣場大螢幕滾動播放宣傳視頻。在政務大廳內活躍著一支微笑服務、優質服務的團隊,他們實行多部門聯動、全流程服務,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無縫對接式的服務。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方式深受大家認可。

組建“跑改辦”、開展基礎工作培訓、梳理群眾和企業辦事清單、編制辦事指南、法律團隊審核把關……年初以來,舒蘭市作為吉林市確定的“只跑一次”改革試點先行市,啟動早、行動快、抓的細、落的實,以梳理群眾和企業辦事清單為切入點,以編制服務流程和指南為著力點,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助推器,強力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助力“只跑一次”改革任務的落實。舒蘭市“只跑一次”改革工作初見成效,真正為老百姓帶來了福利。

吉網 吉刻APP 記者馬天作 通訊員任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