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紐約時報:常春藤名校更青睞具備什麼素質的學生?

今年的常春藤日是3月29日, 所謂的常春藤日就是美國常春藤聯盟放榜的日子。 歷時幾個月, 跨年的申請季也走向了尾聲。

資料顯示, 今年八所常春藤名校的錄取率均創歷史新低。 不僅如此, 除常春藤以外的一線名校錄取率都直線下降, 主要原因就是今年申請美國大學的人數也達到了歷史新高。

不得不說, 今年美國名校的競爭實在太多慘烈。 那麼今年獲得名校橄欖枝的小夥伴都有什麼樣的特質呢?

名校“幸運兒”的領導力

名校錄取率降低, 人們對於名校錄取新生的特質也更加關注。

一直以來, 常春藤盟校以及其他美國頂尖大學的招生“偏愛”中都有領導力這一項, 所以在申請美國一流名校的時候, 突出領導力非常重要。

但很多時候, 申請人過分執著于體現領導力, 甚至無中生有精心包裝當做美國名校的敲門磚, 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近日《紐約時報》發文稱, 申請大學這是一個階段性的事情, 申請人重視學校對領導力的要求, 重點發展領導力無可厚非。

但要注意, 美國大學要求申請者具備的領導力這項素質並不等同于中國某些高中重視的“奧數”技能, 領導力並沒有具體的展現途徑,

如果刻意甚至無中生有的去展現領導力, 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領導力只是申請美國名校的素質之一

實際上, 領導力素質只是美國名校重視的申請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

以哈佛大學為例, 學校招收的學生中既有那些可以在同齡人中稱之為榜樣,

人生經驗豐富可圈可點的天才, 也有通過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 踐行世界公民責任感, 激勵他人的學生。

比如今年獲得哈佛全獎的成都學生, 成績並不算突出, 但他關心公益, 加入世界各國的慈善活動, 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 對世界滿懷責任感和深情。

再比如幾年前哈佛錄取的北京四中的一位同學, 高中階段, 她對中國塵肺病人狀況進行了深入瞭解, 並通過自己的努力, 採用多種手段號召全社會關注這個弱勢群體。

由以上兩個例子, 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名校的招生理念實際上踐行著他們的辦學理念, 即“世界公民”的理念。

具備領導力在申請美國大學時固然如虎添翼,但它並不是定義學生的唯一標準,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個性、經歷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也真是因為這樣開放多元的招生理念,名校才謂之名校,長春不老。

除此以外,領導力的定義並不是當領導人的意思,而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和影響周圍的人參與其中,為社會做貢獻。

名校畢業生未來有很大的幾率成為社會的精英,在最初篩時需要他們具有社會責任感。

具備領導力在申請美國大學時固然如虎添翼,但它並不是定義學生的唯一標準,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個性、經歷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也真是因為這樣開放多元的招生理念,名校才謂之名校,長春不老。

除此以外,領導力的定義並不是當領導人的意思,而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和影響周圍的人參與其中,為社會做貢獻。

名校畢業生未來有很大的幾率成為社會的精英,在最初篩時需要他們具有社會責任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