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江南大學!近期又斬獲如此多大獎!(三)

一、我校學子在全國高校“穿越時空的對話”徵文活動中喜獲佳績

12月28日, 全國高校“穿越時空的對話——信仰的力量” 當代青年向雨花英烈回信徵文活動評選結果揭曉, 我校生物工程學院商玉婷同學的作品《微雨落花春常駐, 勁松蒼柏映風流》摘得一等獎, 紡織服裝學院羅怡然同學榮獲三等獎, 機械工程學院宋瑞、商學院吳棟棟、食品學院姚建萍三位同學榮獲優秀獎。

2017年10月28日, 話劇《雨花臺》走進江南大學, 為錫城高校師生呈現雨花英烈的壯烈事蹟。 我校大學生紛紛通過回信的方式傳遞青年人對雨花英烈精神的感悟和思考,

先後共計投稿306篇, 經學校初步遴選, 推薦80篇徵文參加全國評選。

本次活動, 主辦方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近千名大學生的投稿。 經過江蘇省教育廳、南京市委宣傳部、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南京市話劇團等單位專家評委的評選, 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2個、二等獎18個、三等獎20個、優秀獎50個。

二、物聯網學子喜獲第五屆CCF大資料與計算智慧大賽二等獎

12月24日, 第五屆中國電腦學會(CCF)“大資料與智慧大賽”在江蘇常熟結束。 物聯網工程學院陳立裡、謝雲、馬浩良、劉輝和張松龍五位同學在彭力教授和肖志勇副教授的指導下, 從全國30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 榮獲第五屆CCF大資料與計算智慧大賽“複雜海情和氣象條件下的海上船隻識別”賽題二等獎。

2017第五屆CCF大資料與計算智慧大賽(BDCI)是由中國電腦學會(CCF)主辦, 中國電腦學會大資料專家委員會(CCF-TFBD)、中國電腦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中國電腦學會中文資訊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電腦學會資料庫專業委員會、YOCSEF、DataFountain及中關村大資料產業聯盟共同承辦的大資料及人工智慧領域演算法挑戰及應用創新大型賽事。 本屆大賽歷時90天, 發佈了來自領軍企業和創新企業的12道高品質大資料與計算智慧賽題, 涉及精准行銷、語義識別、圖像識別、氣候預測、輿情監測、金融風控、城市管理等多個熱門方向。 共吸引國內外及港澳臺參賽隊伍6675支, 參賽隊伍來自495家企業、450所高校, 參賽人數達14991人, 比2016年增長40%, 還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0餘個國家的近百名海外參賽者。

我校參賽團隊最終榮獲“企業單項二等獎”。

三、設計學院學子摘得“2017校園創新傳播工廠(ICCG)大賽”金獎

12月17日, 第三屆上汽通用汽車校園創新傳播工廠ICCG的頒獎禮在上海舉行, 經過多輪的專業評審,

我校設計學院交通工具工作室的王灝霖同學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 設計作品摘得汽車造型設計方向金獎, 工作室另一位同學杜宛益, 斬獲了校園最佳人氣獎。 設計學院交通工具工作室的張立昊老師受邀為獲獎學生頒獎。

今年, 正值上汽通用20周年之際, 上汽通用汽車攜手ICCG校園創新傳播工廠, 以“經典加一點”為主題, 圍繞精典汽車設計與廣告創意兩個方面舉辦創意設計大賽。 本屆活動覆蓋全國8所重點高校, 歷時近6個月,先後走進江南大學、湖南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與同學們交流設計創意, 收到了來自全國110所高校的近千件作品, 九十多家校園媒體一百多家主流網路對賽事進行報導。

四、我校青年教師獲第三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青年進步獎”

12月12日, 第三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在中國工程院頒獎, 11位元在生物質能源和化學化工領域取得優秀成績的科技工作者分別獲“傑出貢獻獎”和“青年進步獎”。 其中, 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陳修來與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過程所、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等7位研究人員共獲授“青年進步獎”。

“閔恩澤能源化工獎”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先生發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與中國工程院於2013年4月聯合設立的,旨在獎勵在能源、化工領域從事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人員。“閔恩澤能源化工獎”設“傑出貢獻獎”和“青年進步獎”兩類獎項,每兩年評選1次。獲獎者經提名委員會提名,設在中國工程院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理事會審批等程式產生。

五、我校6名教授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

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印發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我校6名教授成功入選,其中教學名師1人:堵國成;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人:王周平、毛健、匡華、劉立明、許正宏。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簡稱國家“萬人計畫”,由中組部、人社部等11個部委聯合推出,面向全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傑出人才、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給予特殊支援,旨在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堅強支撐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據悉,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入選人員包括兩個層次五類人才共計1635人,其中,教學名師195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20人。此次國家“萬人計畫”我校入選人數為歷年最高,位居全國高校第28名。目前,我校共有國家“萬人計畫”各類入選者14人。

七、我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招標專案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佈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招標立項名單,由我校商學院謝玉梅教授作為首席專家投標的《打贏脫貧攻堅戰跟蹤評估研究》(專案編號:18VSJ098)獲准立項。專案擬從打贏脫貧攻堅戰本質特徵出發,在深入研究習近平扶貧思想基礎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評估提供理論框架,並歸納和總結我國扶貧路徑和我國經驗,為我國扶貧國際推廣和合作做出貢獻。

八、我校三項科研成果喜獲2017年國家科技獎勵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党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王滬寧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

我校三項科技成果獲得嘉獎,其中第一完成單位兩項,第二完成單位一項。分別是:毛健教授主持的“黃酒綠色釀造關鍵技術與智慧化裝備的創制及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胥傳來教授主持的“200種重要危害因數單克隆抗體的製備及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另外,徐學明教授參與的“大型智慧化飼料加工裝備的創制及產業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近年來,我校每年均有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成績的獲得得益於長期以來學校注重科技創新環境的營造,並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積累了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標誌性成果。

九、我校MBA代表隊榮獲第十屆“尖烽時刻”商業模擬大賽中國區總決賽二等獎

3月23—25日,由“尖烽時刻”中國區組委會主辦,浙江工商大學承辦的第十屆“尖烽時刻”全國商業模擬大賽總決賽在杭州舉行。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等諸多國內高校的共23支本科生隊伍和18支MBA /研究生隊伍,層層角逐、晉級決賽,角逐赴歐洲參加全球總決賽的入場券。我校2017秋MBA學員李貺、胡華堂、劉源、孫嘉旭組成的“江南大學旭揚隊”經過奮力拼搏,榮獲MBA組二等獎,唐傑老師榮獲優秀指導老師稱號,同時,我校與中國人民大學等六所院校榮獲“尖烽時刻”十周年合作貢獻獎。

我校MBA辦學十年來,商學院及MBA教育中心十分重視學員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商業類比大賽、創業大賽等各類全國性賽事。在MBA人才培養過程中,學院注重通過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移動課堂、整合性實踐等教學方式改革,強化師生互動,使MBA教育更趨於實踐實戰,不斷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本土經驗、具有優秀職業道德和合理知識技能結構、富有創新精神、善於溝通合作的高素質工商管理人才。

十、我校物聯網學院在“第三屆中國高校電腦大賽-團體程式設計天體賽”喜獲佳績

在3月31日結束的第三屆中國高校電腦大賽-團體程式設計天體賽中,代表江南大學物聯網學院參賽的“江南大學三隊”獲得了“華山論劍”組全國三等獎,江蘇省二等獎的佳績。

本次競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電腦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電腦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電腦教育研究會聯合主辦,以線下解題線上即時判題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高校電腦大賽-團體程式設計天體賽是物聯網學院一直支援和積極準備的學科競賽。學院對於此次賽事高度重視,自開學以來,學院在物聯網創新實驗基地為參加競賽的成員安排了訓練場地,還設置了專項的參賽經費,讓參賽隊員們無後顧之憂。物聯網學院的同學們對於此類程式設計競賽熱情高漲,其中ACM俱樂部成員始終是此類程式設計競賽的主力團隊。通過科學、持續的培訓和訓練,參賽隊員的競賽能力和代碼水準與日俱增。此次大賽能取得優異成績不僅是對物聯網學院近年來對程式設計競賽的重點培育政策的肯定,同時也是學院教學培育水準不斷提高的表現。經過此次競賽後,物聯網學院將保持並加大對此類學科競賽的支持力度,為更多學生創造參與競賽的機會,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

本期編輯:潘晶

Copyright © 2014-2018江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閔恩澤能源化工獎”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先生發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與中國工程院於2013年4月聯合設立的,旨在獎勵在能源、化工領域從事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人員。“閔恩澤能源化工獎”設“傑出貢獻獎”和“青年進步獎”兩類獎項,每兩年評選1次。獲獎者經提名委員會提名,設在中國工程院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理事會審批等程式產生。

五、我校6名教授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

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於印發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我校6名教授成功入選,其中教學名師1人:堵國成;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人:王周平、毛健、匡華、劉立明、許正宏。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簡稱國家“萬人計畫”,由中組部、人社部等11個部委聯合推出,面向全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傑出人才、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給予特殊支援,旨在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堅強支撐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據悉,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入選人員包括兩個層次五類人才共計1635人,其中,教學名師195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20人。此次國家“萬人計畫”我校入選人數為歷年最高,位居全國高校第28名。目前,我校共有國家“萬人計畫”各類入選者14人。

七、我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招標專案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佈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招標立項名單,由我校商學院謝玉梅教授作為首席專家投標的《打贏脫貧攻堅戰跟蹤評估研究》(專案編號:18VSJ098)獲准立項。專案擬從打贏脫貧攻堅戰本質特徵出發,在深入研究習近平扶貧思想基礎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評估提供理論框架,並歸納和總結我國扶貧路徑和我國經驗,為我國扶貧國際推廣和合作做出貢獻。

八、我校三項科研成果喜獲2017年國家科技獎勵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党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王滬寧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

我校三項科技成果獲得嘉獎,其中第一完成單位兩項,第二完成單位一項。分別是:毛健教授主持的“黃酒綠色釀造關鍵技術與智慧化裝備的創制及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胥傳來教授主持的“200種重要危害因數單克隆抗體的製備及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另外,徐學明教授參與的“大型智慧化飼料加工裝備的創制及產業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近年來,我校每年均有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成績的獲得得益於長期以來學校注重科技創新環境的營造,並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積累了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標誌性成果。

九、我校MBA代表隊榮獲第十屆“尖烽時刻”商業模擬大賽中國區總決賽二等獎

3月23—25日,由“尖烽時刻”中國區組委會主辦,浙江工商大學承辦的第十屆“尖烽時刻”全國商業模擬大賽總決賽在杭州舉行。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等諸多國內高校的共23支本科生隊伍和18支MBA /研究生隊伍,層層角逐、晉級決賽,角逐赴歐洲參加全球總決賽的入場券。我校2017秋MBA學員李貺、胡華堂、劉源、孫嘉旭組成的“江南大學旭揚隊”經過奮力拼搏,榮獲MBA組二等獎,唐傑老師榮獲優秀指導老師稱號,同時,我校與中國人民大學等六所院校榮獲“尖烽時刻”十周年合作貢獻獎。

我校MBA辦學十年來,商學院及MBA教育中心十分重視學員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商業類比大賽、創業大賽等各類全國性賽事。在MBA人才培養過程中,學院注重通過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移動課堂、整合性實踐等教學方式改革,強化師生互動,使MBA教育更趨於實踐實戰,不斷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本土經驗、具有優秀職業道德和合理知識技能結構、富有創新精神、善於溝通合作的高素質工商管理人才。

十、我校物聯網學院在“第三屆中國高校電腦大賽-團體程式設計天體賽”喜獲佳績

在3月31日結束的第三屆中國高校電腦大賽-團體程式設計天體賽中,代表江南大學物聯網學院參賽的“江南大學三隊”獲得了“華山論劍”組全國三等獎,江蘇省二等獎的佳績。

本次競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電腦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電腦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電腦教育研究會聯合主辦,以線下解題線上即時判題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高校電腦大賽-團體程式設計天體賽是物聯網學院一直支援和積極準備的學科競賽。學院對於此次賽事高度重視,自開學以來,學院在物聯網創新實驗基地為參加競賽的成員安排了訓練場地,還設置了專項的參賽經費,讓參賽隊員們無後顧之憂。物聯網學院的同學們對於此類程式設計競賽熱情高漲,其中ACM俱樂部成員始終是此類程式設計競賽的主力團隊。通過科學、持續的培訓和訓練,參賽隊員的競賽能力和代碼水準與日俱增。此次大賽能取得優異成績不僅是對物聯網學院近年來對程式設計競賽的重點培育政策的肯定,同時也是學院教學培育水準不斷提高的表現。經過此次競賽後,物聯網學院將保持並加大對此類學科競賽的支持力度,為更多學生創造參與競賽的機會,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

本期編輯:潘晶

Copyright © 2014-2018江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