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俄日關係兩年來乏善可陳,因糾纏“養螃蟹還是海膽”?

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導俄羅斯《生意人報》近日刊登文章稱, 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將與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晤。 而從安倍兩年前提出“新俄羅斯政策”至今, 俄日關係的進展乏善可陳。

文章稱, 2018年初, 人們對俄日關係發展的樂觀情緒已經明顯低落。 接受《生意人報》採訪的大多數俄日兩國人士都認為, 雙邊關係在2016年短暫的起飛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在彼此不信任的情況下, 很難找到任何接觸點。 關鍵在於如何將普京與安倍在2016年12月達成的“政治決定”轉化到務實層面。

兩年前, 安倍向普京提出“八點合作計畫”,

稱儘快締結和平條約是主要任務。 由於日本對南千島群島(日方稱“北方四島”)存在領土訴求, 俄日70多年來一直未能簽署和平條約。 此後, 雙方的立場都沒有改變。 共同對爭議島嶼進行經濟開發的法律制度也未能制訂。 兩國經濟合作的發展速度也低於預期。

文章稱, 莫斯科期待來自日本的投資, 但據消息人士稱, 日本人只是嘗試以市場價格出售很普通設備。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對日本媒體說, “在安倍晉三執政期間, 日本對俄羅斯的年度直接投資額從2012年的7.57億美元減少到2017年的1800萬美元”。 負責監管遠東地區的副總理尤裡·特魯特涅夫的用詞就不那麼委婉。 他在接受塔斯社採訪時說:“任何務實進展都沒有。

《生意人報》在莫斯科採訪的幾位人士指出, 投資額實際上還是增加了一些:很多日本企業擔心美國制裁, 就通過在歐洲註冊的子公司對俄羅斯進行投資。 不過, 日本“新俄羅斯政策”框架內的最大一筆交易仍然是日本三井集團收購俄羅斯一家製藥公司10%的股份。

在東京的受訪者認為, 出現上述情況是因為在遠東投資頗具“困難和風險”。 其中一位受訪者說, “我們將它們當做政治項目來投資, 於是我們希望得到政治上的讓步。 ”但根據莫斯科的說法, 日本人在投資遠東地區時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政治”利益。

螃蟹與海膽之爭

文章稱, 至於南千島群島, 與東京合作的局勢比遠東地區更加複雜。 在2017年底, 俄羅斯和日本建立了兩個工作組,

分別負責簽證問題和評估在爭議領土落實聯合專案的前景。 日本人堅持要在南千島群島建立一個區域:日本公民在該區域能夠不領俄羅斯簽證自由通行, 也可以在沒有俄羅斯許可證的情況下工作。

莫斯科不接受這種安排。 據消息人士稱, 這首先被視為過分的特權(這將涉及俄羅斯承認日本對這片地區擁有特殊權利), 其次這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俄羅斯本來希望設立南千島群島、薩哈林與北海道之間的人員流動免簽區, 但日本不同意。 日本要求建立一個確定南千島群島經濟活動機制的特殊跨國機構, 這也被俄方拒絕了。

最敏感的問題——建立一個能讓南千島群島既不按俄羅斯法律, 也不按日本法律管理的“共同法律機制”——暫時被推遲。

首先, 決定確定一份經濟專案清單, 隨後為其中每個經濟項目建立一種專門的聯合管理模式。 2017年9月, 雙方確定了包括五個領域的清單, 但據《生意人報》的消息人士稱, 迄今有三類專案最接近落實:風力發電, 溫室種菜和垃圾焚燒。 真正的戰鬥圍繞水產養殖業展開:日方堅持在南千島群島養殖紅鮭、螃蟹等;俄羅斯的建議是只養一種灰色的海膽, 理由是海膽捕撈登記的手續較為簡單。

文章稱, 除了所有這些分歧之外, 俄羅斯和日本近年來經濟關係的發展一直受到安全局勢惡化的阻礙。 2017年12月19日, 日本內閣批准在國內再部署兩套美國的“宙斯盾”反導系統。 俄羅斯認為這是一個不友好舉動,

旨在降低俄核遏制力量。 今年3月3日, 俄副防長亞歷山大·福明表示, 美國正“努力用部署在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的400多枚導彈打造俄羅斯包圍圈”。

文章稱, 實質上, 在與日本的關係問題上, 發揮主導作用的仍然是俄羅斯國防部和安全會議。 這意味著和平條約談判的真正進展更多取決於美俄關係, 而不是俄日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