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漂泊遠方的“油”子——歡迎石油大學回家!

石大東營校區恢復辦學:

貴局剛剛公佈了2018年工作要點, 其中有一條“市教育局將配合做好山東農業大學國際現代農業科教基地建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校區恢復辦學工作。 推進高端教育園區規劃建設”。 石油大學的離開無疑是東營最大的損失, 是東營心中永遠的痛, 一個城市沒有大學就缺失了活力。 目前山東省就是東營沒有一所正規本科大學。 看到教育局在推進石油大學東營校區恢復辦學工作, 真的很激動, 不知道現在進展如何了, 希望貴局和市里能夠全力爭取石大東營校區恢復辦學,

哪怕是給石大建新校區我相信東營市民也會支持的。

市教育局辦理回復:

首先, 感謝您對東營教育事業的關心與支持。 市教育局2018年工作要點中提到“配合做好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校區恢復辦學工作”, 這是全市上下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市教育局配合有關部門努力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同時, 這也是落實市政府關於加強與中國石油大學的合作、共同推進東營校區建設發展的部署要求, 更好地利用好東營校區的重要舉措。 通過加強與中國石油大學的溝通合作, 力爭在東營校區設立有關院系和專業。 這也是一項長期工作,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工作。

從回復資訊中可以看到

是石油大學(華東)在東營校區恢復辦學, 而不是勝利學院或其他學校

再就是

東營已經和石油大學校方進行了溝通

並達成了初步協定

不是東營單相思

要不然市政府不可能把還沒影的事情多次公開在官方網站上

再一次說一聲:

歡迎石油大學回家!

石油大學搬遷史

搬遷, 曾是石油大學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69年, 北京石油學院整體搬遷到勝利油田所在地, 並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這被認為是石油大學試圖回遷北京的開始。

1988年, 華東石油學院更名為石油大學。 北京研究生部由海澱區搬遷到北京的昌平縣, 並更名為石油大學(北京)。

由此, 石油大學開始了北京、東營兩地的辦學模式, 東營的石油大學對外以石油大學(華東)出現。

上世紀90年代, 石油大學開始醞釀外遷, 在大城市尋找“視窗”校區。 石油大學在北京除了昌平校區之外, 還有一個石油管理幹部學院;在廣州則有一個石油對外培訓中心, 時稱石油大學(廣州)。

石油大學在北京和廣州的這種嘗試, 都因校區面積太小, 發展空間有限, 而以失敗告終。

北京昌平和東營的兩所石油大學最終發展成為兩個獨立的辦學實體和法人單位。 雖然對外還都是以中國石油大學的名稱出現, 但“兩所學校有各自的校長, 級別都是一樣的, 獨立招生和辦學, 實則是兩個學校了。 。

2000年, 北京、廣州受挫之後, 石油大學開始另尋它地。

此時, 青島市正在積極爭取高校的入駐。 地處黃島的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實施 “雙十高”工程, 以引進科研院所和大學為目標。 雙方一拍即合。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定, 青島方面先期給石油大學提供了850多畝地建設校園。 2004年, 一期工程建設完畢。

據一位首批從東營搬遷到黃島, 已畢業的石油大學學生回憶, 他是在2004年讀大三時搬遷到黃島校區的, 當時黃島校區還沒建設完成, 黃島也比較荒涼, 濱海的灕江西路還是一片泥濘。

這位學生說, 到達黃島的時候, 他們還是“黑戶”——當時教育部還未批准石油大學在青島建設校區。 這一點跟從泰安市搬遷到黃島的山東科技大學一樣, 這所大學的整體搬遷在2007年才獲得教育部的認可,

結束“黑戶”身份。

2004年8月9日, 教育部下文同意石油大學在青島設立校區。

2005年開始,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研究生、地球資源與資訊學院、石油工程學院等五個主幹學科學院的本科生基本上全部移師青島校區。 根據校方資料顯示, 青島校區面積已達1300多畝, 在校學生人數達1.2萬人。

之後, 東營校區只剩下部分院系、後勤等機構, 其職能基本上變成了科研中試、產業開發的實習實踐基地。 先期學院搬遷之後留下的教學樓已讓石油大學和勝利油田合辦的獨立學院——勝利學院所用。

2011年,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51個專業招收的4900名本科新生, 並全部就讀青島校區, 宣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完全搬遷到青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