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輕鬆打敗世界頂尖高手 遊戲中的AI到底能有多強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還記得當年FC上面的《中國象棋》。 困難難度的那位老爺爺真的是虐了我們千萬遍。 不得不說, 在那個年代, 遊戲中的AI能夠達到這樣高的水準實在是讓人感到驚歎。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突飛猛進, 許多遊戲AI也變得更加強大。 對於玩家們來說, 遊戲的難度也是越來越高。 也許, 在你輸掉比賽怒噴對手的時候, 對面只是一台毫無感情的冰冷機器。 今天, 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幾條與遊戲相關的AI資訊。 看看遊戲中的AI在近些年來究竟發展到了如何的高度。

1.使用《我的世界》訓練AI

對於很多人來說Minecraft不僅僅是一款遊戲, 而且還可以用於各種用途, 比如微軟就打算把Minecraft用在人工智慧領域。

在2016年7月, 微軟正式推出了ProjectMalmo項目, 其前身為Project AIX, 並且Project Malmo的開源工具也正式免費開放下載, 從而幫助開發者能夠更簡單地對人工智慧領域進行加強和完善。

在博客中微軟表示, 由於Minecraft涉及到各種問題的解決、空間的建立、時間上的推演甚至是合作, 因此非常適合用於訓練人工智慧。 而在讓人工智慧變得更強大的過程中, Project Malmo也提供了多種方式, 並且能夠被用作搜索工具來進行理論驗證。

2.創造《吃豆人》記錄

《吃豆人》一直被視為人工智慧最難攻克的遊戲之一, 但微軟旗下人工智慧團隊Maluuba開發的一款人工智慧程式近日卻打破了人類記錄, 獲得了999990的高分。

Maluuba是微軟今年1月收購的加拿大深度學習創業公司, 專注於強化學習技術。 與受監督學習不同, 強化學習被認為可以説明系統自主做出決策。

在《吃豆人》這款遊戲中, Maluuba同時使用了150個代理, 負責各自不同的任務, 如發現顆粒或者躲避幽靈。 一個最高級代理即時對這些代理進行管理, 並做出最優選擇, 以獲得更高的分數。

選擇《吃豆人》這款遊戲並不是因為它簡單, 相反這款遊戲很難預測。 這意味著, 經過訓練微軟這款人工智慧程式能夠説明解決現實生活中一些難以預測的實際問題。

3.《DOTA2》 AI 打敗世界冠軍

2017年8月11日,在世界規模最大電子競技賽事之一——Dota 2國際邀請賽上,埃隆·馬斯克的非營利人工智慧公司OpenAI的機器人在Dota2 1v1比賽中擊敗了人類頂級職業玩家Dendi。

在兩者的交鋒過程中,OpenAI機器人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將人類頂級玩家打敗,拿下第一局,如此強勢的技術使得Dendi在第二局快結束時主動放棄比賽,甚至棄賽第三局。據專業人士分析,OpenAI的機器人在比賽中表現非凡,不僅會卡兵等一系列專業技能,而且進攻性超強,手法嫺熟,更是令Dendi直呼“這傢伙太嚇人”。

對於機器人獲勝這個結果,OpenAI的老闆——馬斯克可是一點都不吃驚。比賽結束後,他連發三條推特,將AI的發展比作是“比核武器還具威脅性”的問題,更呼籲人類應該控制這個“有害於公眾”的事物。

4.《星際爭霸》AI被完爆

2017年10月31日,職業選手宋炳具在《星際爭霸》直播競賽中擊敗了 4 個不同的 AI 對手,贏得 500 萬韓元獎金!其中一個遊戲人工智慧“CherryPi”是由 Facebook 的 AI 實驗室開發的。其餘三個分別是來自韓國世宗大學的 MJ Bot、來自澳大利亞的 ZZZK、來自挪威的 TSCMOO。

雖然這次比賽不像 AlphaGo 與人類圍棋冠軍之間的世紀之戰那樣引起全球關注,但它仍具有重要意義。因為 AI 界認為,人工智慧要掌握《星際爭霸》異常困難。在圍棋中,由於人工智慧和人類玩家能看到棋盤,所以他們有時間來思考及制定策略。但《星際爭霸》則會設置戰爭迷霧,使玩家無法看到戰場全貌,這就要求人類選手或 AI 都必須具備預測戰場態勢和提前制定策略的能力。也正因此,《星際爭霸》被視為 AI 進階的跳板。

但顯然這一次宋炳具是使 AI 打敗人類的幻想破滅了,作為世界頂級的《星際爭霸》選手,他在比賽中擊敗 4 個 AI 總共用時 27 分種(最長用時十分半,最短四分半)。在比賽結束後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採訪時,宋炳具表示人工智慧與人類的競技方式有所不同,“職業玩家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立即發動進攻,相反,人工智慧為了保存實力,不敢冒任何風險。”不過,在某些方面,人工智慧還是很令宋炳具意外的,“我進攻時,它們在佈防的過程中管理部隊的操作很令人震驚。”

5.《戰地1》AI專案啟動

EA的下屬的技術部門Search for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Division(簡稱SEED),在2018年3月公開的一篇博文中,介紹了自己開發的自學習AI——這個AI可以教自己學打《戰地1》。

在博文中,來自SEED的Magnus Nordin介紹了這個AI。該AI是受到了能夠玩經典老遊戲的穀歌DeepMind AI的啟發,EA希望能夠讓一個AI去學會玩一個更現代化、更複雜的第一人稱3A遊戲,比如《戰地》。

現在的AI通過不斷地自我學習現在已經能玩《戰地1》了。雖然水準上還是不如人類玩家,但是已經可以“精通”《戰地》的基本操作了。還學會了在生命值過低、彈藥不足時改變自己當前的行動。

當然,目前的AI還是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比如雖然能夠立即採取措施,應對眼前的威脅。但是當AI“一個人”行動時,就會變得不知所措,開始原地轉圈圈。

其實在《紅色警戒3》等遊戲中,AI早已擁有了自我學習功能。遊戲中的敵人會認知你的操作並加以學習,為此增加遊戲的難度。目前,人工智慧成為了科技圈中最熱門的一個詞語。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遊戲中的AI將會變得更加真實,對於玩家們來說,每款遊戲的可玩性都會大大增強,遊戲也將變得更有樂趣。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17年8月11日,在世界規模最大電子競技賽事之一——Dota 2國際邀請賽上,埃隆·馬斯克的非營利人工智慧公司OpenAI的機器人在Dota2 1v1比賽中擊敗了人類頂級職業玩家Dendi。

在兩者的交鋒過程中,OpenAI機器人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將人類頂級玩家打敗,拿下第一局,如此強勢的技術使得Dendi在第二局快結束時主動放棄比賽,甚至棄賽第三局。據專業人士分析,OpenAI的機器人在比賽中表現非凡,不僅會卡兵等一系列專業技能,而且進攻性超強,手法嫺熟,更是令Dendi直呼“這傢伙太嚇人”。

對於機器人獲勝這個結果,OpenAI的老闆——馬斯克可是一點都不吃驚。比賽結束後,他連發三條推特,將AI的發展比作是“比核武器還具威脅性”的問題,更呼籲人類應該控制這個“有害於公眾”的事物。

4.《星際爭霸》AI被完爆

2017年10月31日,職業選手宋炳具在《星際爭霸》直播競賽中擊敗了 4 個不同的 AI 對手,贏得 500 萬韓元獎金!其中一個遊戲人工智慧“CherryPi”是由 Facebook 的 AI 實驗室開發的。其餘三個分別是來自韓國世宗大學的 MJ Bot、來自澳大利亞的 ZZZK、來自挪威的 TSCMOO。

雖然這次比賽不像 AlphaGo 與人類圍棋冠軍之間的世紀之戰那樣引起全球關注,但它仍具有重要意義。因為 AI 界認為,人工智慧要掌握《星際爭霸》異常困難。在圍棋中,由於人工智慧和人類玩家能看到棋盤,所以他們有時間來思考及制定策略。但《星際爭霸》則會設置戰爭迷霧,使玩家無法看到戰場全貌,這就要求人類選手或 AI 都必須具備預測戰場態勢和提前制定策略的能力。也正因此,《星際爭霸》被視為 AI 進階的跳板。

但顯然這一次宋炳具是使 AI 打敗人類的幻想破滅了,作為世界頂級的《星際爭霸》選手,他在比賽中擊敗 4 個 AI 總共用時 27 分種(最長用時十分半,最短四分半)。在比賽結束後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採訪時,宋炳具表示人工智慧與人類的競技方式有所不同,“職業玩家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立即發動進攻,相反,人工智慧為了保存實力,不敢冒任何風險。”不過,在某些方面,人工智慧還是很令宋炳具意外的,“我進攻時,它們在佈防的過程中管理部隊的操作很令人震驚。”

5.《戰地1》AI專案啟動

EA的下屬的技術部門Search for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Division(簡稱SEED),在2018年3月公開的一篇博文中,介紹了自己開發的自學習AI——這個AI可以教自己學打《戰地1》。

在博文中,來自SEED的Magnus Nordin介紹了這個AI。該AI是受到了能夠玩經典老遊戲的穀歌DeepMind AI的啟發,EA希望能夠讓一個AI去學會玩一個更現代化、更複雜的第一人稱3A遊戲,比如《戰地》。

現在的AI通過不斷地自我學習現在已經能玩《戰地1》了。雖然水準上還是不如人類玩家,但是已經可以“精通”《戰地》的基本操作了。還學會了在生命值過低、彈藥不足時改變自己當前的行動。

當然,目前的AI還是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比如雖然能夠立即採取措施,應對眼前的威脅。但是當AI“一個人”行動時,就會變得不知所措,開始原地轉圈圈。

其實在《紅色警戒3》等遊戲中,AI早已擁有了自我學習功能。遊戲中的敵人會認知你的操作並加以學習,為此增加遊戲的難度。目前,人工智慧成為了科技圈中最熱門的一個詞語。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遊戲中的AI將會變得更加真實,對於玩家們來說,每款遊戲的可玩性都會大大增強,遊戲也將變得更有樂趣。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