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海武術叢書展現武者風采

南海武術叢書《我是武者》《武館圖錄》新書發佈。

周家拳表演。

蔡李佛拳表演。

4月14日, “佛山功夫·品牌南海”2018年“佛山功夫角”之南海專場啟動儀式暨南海武術叢書《我是武者》《武館圖錄》新書發佈儀式、專題紀錄片《南海好功夫》啟拍儀式在南海萬達廣場舉行, 逾200名武者、學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見證。

《我是武者》《武館圖錄》由南海區文化體育局、珠江時報社聯合出品, 薈萃了南海14個拳種門派50位師傅的習武故事, 搜羅了七鎮街72家主要武館的身份資訊, 既對南海武術發展進行了階段性的盤點, 又演繹了武者自強不息、弘揚武術“好門風”之精神, 滿足市民習武探幽之意趣, 非常引人入勝。 活動現場, 不少拿到新書的市民現場翻閱, 透過文字感受南海武者與武館的成長史、發展史。

新書發佈當天還是2018年“佛山功夫角”之南海專場啟動日, 接下來, 全區將舉辦68場“功夫角”活動, 為市民獻上功夫盛宴。 佛山市體育局副調研員劉功平、南海區委辦與蹬腿等。 其練法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垂肘, 兩肘不離肋, 兩手護胸;身形講求浮沉吞吐, 做到“手隨身去, 身隨步轉”。

●詠春拳

詠春拳的長處是便於近身搏擊, 它拳快而防守緊密, 馬步靈活和上落快, 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 注重剛柔並濟, 氣力消耗量小。 詠春拳不練氣、不練勁, 只練穿透力與橋力, 其學習程式主要以拳套、黐手、自由搏擊、木人樁法, 進而刀棍等。

●龍形拳

龍形拳為漢族傳統拳術之一, 源自清朝乾隆年間, 相傳為福建南少林寺五枚師太所傳。

龍形拳的主要套路有三通過橋、龍形鷹爪、龍行摩橋、五馬歸槽、捺五行、花拳小馬等, 主要器械套路有黃龍穿心棍。

●周家拳

周家拳有洪頭蔡尾之稱, 既有洪拳之剛, 亦有蔡家拳步法之靈活, 而小伏虎拳則為基本拳。 周家拳曾學洪拳、蔡家拳、北少林拳, 所以周家拳的手法近似洪拳, 其技擊兩家大致相同;不過在手法, 尤其運勁上, 洪拳比較剛猛、沉重、步法較為簡樸。

●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手法以拳、掌、橋為主, 其特點是快速靈活、柔中帶剛、左右開弓、步法多變, 具有勇猛、機智的風格。 套路繁多, 內容豐富, 手法著重攻防配合, 步法靈活而穩健, 發勁剛中帶柔, 講究發聲與動作的配合, 要求發聲以助威, 發聲以助勢, 動作舒展大方,

拳路氣勢磅礴。

●鷹爪拳

鷹爪拳以翻子拳的技法為基礎, 吸收嶽氏散手和鷹爪功法, 融合發展成以鷹爪手型為顯著特點的北派拳種。 鷹爪拳的指力驚人, 多用於擒拿、點穴等, 其指力練習方法並不神秘, 但需要毅力。 該拳法在技法上講究“沾衣號脈, 分筋錯骨, 點穴閉氣, 閃展騰挪”, 出手拳掌打, 回手鷹爪抓。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蘇綺玲文/珠江時報記者蘇綺玲楊慧通訊員肖微莉鄭秀款圖/珠江時報記者鐘超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