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內最牛屠夫,一年殺豬1400多萬頭,收入500多億

對於農村人來說, 殺豬都是非常喜慶的事情。 逢年過節殺頭豬, 是無數農村人滿滿的期待, 但是真正要把殺豬當成一種事業, 就不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了。 雙匯的創始人萬隆就做到了這一點。 創業是把殺豬刀!中國最牛屠夫:一年殺豬1400萬頭, 收入500多億。

根據近日雙匯發佈的2017年報顯示, 其去年屠宰生豬約1427萬頭, 同比2016年上升15.54%, 同時在2017年的一個財年裡, 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4.47億元, 淨利潤43.19億元。 目前, 雙匯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 在中國市場上佔有龍頭地位。

大家都知道, 老一輩的企業家動輒都是七老八十歲的人了, 雙匯的創始人也是如此, 萬隆出生於上個世紀的40年代。 在上世紀80年代, 雙匯的前身漯河肉聯廠是漯河的心頭最痛的地方。 在河南十家肉聯廠中, 漯河肉聯廠排名倒數第一, 一年下來, 幾乎有半年都是在停工狀態, 即使是在旺季,

每天也才殺兩三百頭豬, 固定資產400多萬, 每年都處於虧損的狀態。 創業是把殺豬刀!中國最牛屠夫:一年殺豬1400萬頭, 收入500多億

到了1984年的時候, 萬隆擔任漯河肉聯廠廠長,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 就是想著怎樣才能讓工廠開始幹活, 身為廠長的他什麼事情都包攬了,

手握著一把殺豬刀, 殺豬、宰牛、宰雞、宰羊、宰兔、宰乳豬什麼都幹, 嘗試了有多種經營模式, 終於讓廠子活起來了, 職工能發工資, 逐步擺脫了虧損的境況。

在國內的消費水準普遍偏低的時候, 萬隆嘗試著投資國際先進的分割肉車間技術, 獲得出口資格,

從日本、德國、瑞士、丹麥、奧地利買來世界一流的自動化設備。 從手握殺豬刀的職業解放了出來, 進行肉類的深加工, 通過產業化、品牌化、集團化的經營, 壯大了實力。 將漯河肉聯廠改叫“雙匯”, 從這以後就開始正式有了自己的品牌。

萬隆先生被授予“漯河市特等功臣”、“中國肉類行業十大功勳企業家”、“美中經貿發展領軍人物”、美國《時代》週刊全球“食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