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頂級賽事的開放性,為中國電競打上新的國際標籤

想要瞭解更多的遊戲資訊 一定要關注遊戲陀螺!

從wNv的WEG奪冠, 到人皇Sky稱雄WCG, 再到如今所有主流電競項目上都活躍著中國人的身影, 尤其在DotA2、《穿越火線》等項目上還擁有著以一己之力對抗全球的實力, 十幾年來, 中國電競早已在國際化的電競大環境中證明了自己。

(中國電競人早已在海外賽場證明自己)

然而, 對於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競強國”來說, 電競國際化不僅僅意味著選手、俱樂部要更多地出現在國際賽場, 同時也意味著國內的電競環境也要更多地對外開放——向國外俱樂部及選手、教練、分析師等不同崗位人才敞開懷抱。 在這一點上, 國際化程度較高的歐洲無疑是全球電競產業的榜樣。

不過, 隨著中國電競的日益成熟, 國內賽事及整個電競體系的對外開放似乎也已經逐漸成為常態。

人才引進:邁出中國電競對外開放的第一步

一如過去在經濟領域,

中國為實現自身國際化發展水準而首先考慮引進海外人才時一樣, 中國電競的對外開放, 同樣也是以優秀的國際人才引進作為第一步的。 過去幾年裡, 多個主流項目的國內電競俱樂部都曾有過引進國外人才, 尤其是國外選手的經歷。

其中, 最為人所知的, 當屬《英雄聯盟》國內聯賽LPL對韓國選手的引進。 大約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 LPL戰隊開始嘗試引進“韓援”。 引援, 也一度成為LPL, 甚至是次級聯賽LSPL各戰隊提升實力爭奪聯賽名次的重要手段——從2014年至今, 先後已有數十位韓國《英雄聯盟》選手曾先後登上中國國內聯賽的舞臺。

(EDG戰隊曾統治LPL, 外援功不可沒)

而除了選手之外, 教練則是國內俱樂部在引進外援時的另一種選擇。 在《英雄聯盟》的國內職業賽程上, 至今仍然活躍著金太永(BLG)、李官炯(RNG)等幾位韓國教頭。 而在CSGO項目上, 國內頂尖戰隊Tyloo也在引入印尼外援選手BnTeT之後, 曾由該項目的世界級教練peacemaker執掌教鞭。

當然, 引援, 也不總是為了從整體水準更高的地區引進人才來提升國內戰隊的水準,

像是DotA2項目上, 早年的DK、VG等頂尖俱樂部也都有過引援歷史, 而壟斷了絕大部分國際賽事冠軍的《穿越火線》項目上, 也曾有來自美國的選手fam0us(Jonathan)加盟。 優勢項目的人才引進, 某種程度上則更代表了國內電競賽事體系的對外開放。

(國內CF俱樂部中的首位外籍選手)

戰隊引進:從邀請賽到聯賽, 體系開放深化

一個地區/國家電競體系的對外開放, 自然不能僅僅停留在人才交流的層面上, 畢竟, 當今時代絕大部分電競項目都是以戰隊為單位進行的團體對抗, 而戰隊背後的俱樂部則更是電競職業化和商業化的集中體現。 因此, 引進國外戰隊參加國內賽事, 無疑是中國電競體系逐步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

國內電競賽事的對外開放, 最初是由各大項目在國內舉辦的邀請制賽事來實現的——這些賽事, 有的在亞洲範圍內邀請海外隊伍與國內戰隊進行對壘, 而有的則更是從全球範圍內廣邀好手, 甚至像WCA這樣的綜合型賽事, 還在海外不同地區設立各大洲的預選賽。

(WCA曾於科隆展現場舉辦歐洲區預選賽)

不過,由於邀請制賽事週期較短,真正能夠提供中外選手、俱樂部進行交流的機會實際較為有限,因此,在長週期的聯賽賽制中引入海外戰隊,成為了促進國內電競體系開放的一種有力方式。

在這一方面,《穿越火線》CFPL聯賽率先作出了嘗試——從2017年上半年開戰的S10賽季開始,CFPL正式引入海外戰隊參與爭奪,並且這一傳統也一直延續到了如今正在進行當中的S12賽季。從海外戰隊的表現來看,與S10時期外籍戰隊長期墊底的情形相比,S12賽季的“海外軍團”不僅從數量上擴大至四支,同時實力也有顯著提升,其中表現最為強勢的巴西BD戰隊目前還在常規賽階段位於前8,有望成為聯賽歷史上首支殺入季後賽的海外隊伍——事實上,BD也是CF歷史上首個從中國戰隊手中奪走世界大賽冠軍的海外隊伍。

(終結中國CF世界冠軍壟斷式的BD成為CFPL老面孔)

在長週期的國內聯賽當中引入海外隊伍,讓中外隊伍之間的對抗,從短暫的賽會比賽轉變為長期進行的聯賽,其意義不僅在於促進國內外電競圈之間的交流,提升本土電競的競技水準和辦賽實力,同時也能夠更進一步提升中國職業電競圈的開放性,為未來中國電競全面開放,如同歐美國家一樣徹底融入世界電競產業打下基礎。而有了CFPL這個範例,相信未來其它專案的國內聯賽引入海外戰隊也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未來藍圖:“請進來”的目的是為了“走出去”

無論是對海外優秀人才的引進,還是引入海外戰隊參與國內賽事的爭奪,從根本上看,都可以說是中國電競在國際化上採取的一種“請進來”的策略。然而,“請進來”只是過程和手段,最終的目的,則是為了中國電競能夠更穩健、更自信地“走出去”。

引進海外優秀的選手、教練、分析師,一方面能夠提升國內戰隊的實力,獲得更好的成績,讓中國戰隊在更廣闊的國際大賽舞臺上獲得更多榮譽;另一方面,從電競產業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引入外援,也是在引入先進的理念。當這些理念最終使得中國電競的競技水準獲得整體提升,使得中國電競誕生更多的世界頂級選手、教練、分析師的時候,勢必也會有優秀的中國電競人才有機會加盟國外俱樂部,令中國電競從人才引進國進化為人才輸出國——正如中國CBA聯賽引進外援多年後,也才誕生了姚明這樣以狀元秀身份加入NBA,並最終進入名人堂的頂尖選手。

(有了“請進來”,才能有最終的“走出去”)

而引入國外戰隊參與國內賽事,尤其是國內的大型職業聯賽,其對中國電競整體的促進作用則更為清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戰隊直接參與國內賽事,能夠讓世界各國電競愛好者和電競從業者更直觀地瞭解中國電競當前的實際發展水準。

此外,隨著國外戰隊越來越多的參與,國內賽事也勢必會擁有越來越多的海外觀眾,而海外觀眾的增多,也將使得國內俱樂部、賽事背後的贊助商和行業資本獲得更多的對外展示機會。

正如傳統競技體育領域裡的NBA、歐洲五大聯賽一樣,一個國家/地區的本土電競賽事,若能擁有固定的海外觀眾群體,往往也就意味著該國家/地區的競技水準會更容易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線上——縱觀全球電競賽場,MOBA領域有韓國的LCK聯賽,FPS領域也有歐洲地區歷史悠久的Faceit聯賽,能夠在世界各國擁有穩定的海外觀眾群體,甚至能夠吸引來自海外的品牌贊助商(如國內直播平臺贊助LCK聯賽及俱樂部),儘管這些賽事的大受歡迎是源於其所在國家/地區的對應專案競技水準極高,但擁有海外受眾的地區賽事反過來也會讓本國/地區的競技水準得以更好地維繫。

(韓國戰隊“龍珠”的背後實為中國資本——蘇寧)

總的來說,伴隨著中國電競產業的蓬勃發展,未來的中國電競賽事只會越來越開放。無論是對海外人才的引進,還是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本土聯賽,都在不斷提升中國電競的國際化程度。

畢竟,電子競技發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一洲、一國、一城的自娛自樂,而是一個全球一體的,高度國際化的領域。未來,我們也期待著誕生更多如CFPL這樣,以更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開展賽事運營,將本土聯賽打造成為面向全世界優秀選手和俱樂部的國內賽事,尤其是聯賽賽事——就如同高度國際化的NBA代表著籃球運動的最高水準一樣,屆時,無論是何種專案,全面國際化的中國頂級職業電競聯賽,也勢必能夠代表世界一流的電競水準。

(WCA曾於科隆展現場舉辦歐洲區預選賽)

不過,由於邀請制賽事週期較短,真正能夠提供中外選手、俱樂部進行交流的機會實際較為有限,因此,在長週期的聯賽賽制中引入海外戰隊,成為了促進國內電競體系開放的一種有力方式。

在這一方面,《穿越火線》CFPL聯賽率先作出了嘗試——從2017年上半年開戰的S10賽季開始,CFPL正式引入海外戰隊參與爭奪,並且這一傳統也一直延續到了如今正在進行當中的S12賽季。從海外戰隊的表現來看,與S10時期外籍戰隊長期墊底的情形相比,S12賽季的“海外軍團”不僅從數量上擴大至四支,同時實力也有顯著提升,其中表現最為強勢的巴西BD戰隊目前還在常規賽階段位於前8,有望成為聯賽歷史上首支殺入季後賽的海外隊伍——事實上,BD也是CF歷史上首個從中國戰隊手中奪走世界大賽冠軍的海外隊伍。

(終結中國CF世界冠軍壟斷式的BD成為CFPL老面孔)

在長週期的國內聯賽當中引入海外隊伍,讓中外隊伍之間的對抗,從短暫的賽會比賽轉變為長期進行的聯賽,其意義不僅在於促進國內外電競圈之間的交流,提升本土電競的競技水準和辦賽實力,同時也能夠更進一步提升中國職業電競圈的開放性,為未來中國電競全面開放,如同歐美國家一樣徹底融入世界電競產業打下基礎。而有了CFPL這個範例,相信未來其它專案的國內聯賽引入海外戰隊也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未來藍圖:“請進來”的目的是為了“走出去”

無論是對海外優秀人才的引進,還是引入海外戰隊參與國內賽事的爭奪,從根本上看,都可以說是中國電競在國際化上採取的一種“請進來”的策略。然而,“請進來”只是過程和手段,最終的目的,則是為了中國電競能夠更穩健、更自信地“走出去”。

引進海外優秀的選手、教練、分析師,一方面能夠提升國內戰隊的實力,獲得更好的成績,讓中國戰隊在更廣闊的國際大賽舞臺上獲得更多榮譽;另一方面,從電競產業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引入外援,也是在引入先進的理念。當這些理念最終使得中國電競的競技水準獲得整體提升,使得中國電競誕生更多的世界頂級選手、教練、分析師的時候,勢必也會有優秀的中國電競人才有機會加盟國外俱樂部,令中國電競從人才引進國進化為人才輸出國——正如中國CBA聯賽引進外援多年後,也才誕生了姚明這樣以狀元秀身份加入NBA,並最終進入名人堂的頂尖選手。

(有了“請進來”,才能有最終的“走出去”)

而引入國外戰隊參與國內賽事,尤其是國內的大型職業聯賽,其對中國電競整體的促進作用則更為清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戰隊直接參與國內賽事,能夠讓世界各國電競愛好者和電競從業者更直觀地瞭解中國電競當前的實際發展水準。

此外,隨著國外戰隊越來越多的參與,國內賽事也勢必會擁有越來越多的海外觀眾,而海外觀眾的增多,也將使得國內俱樂部、賽事背後的贊助商和行業資本獲得更多的對外展示機會。

正如傳統競技體育領域裡的NBA、歐洲五大聯賽一樣,一個國家/地區的本土電競賽事,若能擁有固定的海外觀眾群體,往往也就意味著該國家/地區的競技水準會更容易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線上——縱觀全球電競賽場,MOBA領域有韓國的LCK聯賽,FPS領域也有歐洲地區歷史悠久的Faceit聯賽,能夠在世界各國擁有穩定的海外觀眾群體,甚至能夠吸引來自海外的品牌贊助商(如國內直播平臺贊助LCK聯賽及俱樂部),儘管這些賽事的大受歡迎是源於其所在國家/地區的對應專案競技水準極高,但擁有海外受眾的地區賽事反過來也會讓本國/地區的競技水準得以更好地維繫。

(韓國戰隊“龍珠”的背後實為中國資本——蘇寧)

總的來說,伴隨著中國電競產業的蓬勃發展,未來的中國電競賽事只會越來越開放。無論是對海外人才的引進,還是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本土聯賽,都在不斷提升中國電競的國際化程度。

畢竟,電子競技發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一洲、一國、一城的自娛自樂,而是一個全球一體的,高度國際化的領域。未來,我們也期待著誕生更多如CFPL這樣,以更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開展賽事運營,將本土聯賽打造成為面向全世界優秀選手和俱樂部的國內賽事,尤其是聯賽賽事——就如同高度國際化的NBA代表著籃球運動的最高水準一樣,屆時,無論是何種專案,全面國際化的中國頂級職業電競聯賽,也勢必能夠代表世界一流的電競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