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炎陵4人深山采藥被困,1人受傷身亡;搜救隊12小時生死營救,抬著遇難者遺體走出原始森林

株洲炎陵4人深山采藥被困, 1人受傷身亡;搜救隊12小時生死營救

近日, 炎陵縣深山, 搜救人員抬著遇難者遺體, 帶著找到的被困村民下山。

組圖/受訪者提供

被找到的遇險村民。

搜救民警的手上流了血。

近日, 株洲炎陵, 4人相約進入深山採摘藥材, 不料1人受傷昏迷, 3人不知所措。 當時炎陵最低氣溫只有12℃, 隨著夜晚的降臨, 山中的氣溫越來越低。 好在他們報警後, 等來了搜救隊員。 此時, 受傷的村民已不幸身亡。 下山時, 搜救隊員抬著遇難者遺體, 小心保護著, 防止其被山中荊棘劃到, 數十裡路, 他們走了10多個小時。

株洲炎陵縣境內保存著華南地區最大的原始森林, 在這片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中, 附近的村民有時會去採摘一些“寶藏”。

4月10日, 4名當地村民在這片森林採摘石耳(一種藥材)時, 其中1人不慎摔倒受重傷身亡, 其餘3人被困深山。 4月15日, 記者瞭解到, 因為地理位置褊狹危險, 且無路可循, 搜救隊員耗時12小時才將他們救下山。

深山被困。 4人山中遇險, 搜救隊夜晚進山

炎陵縣地處湖南省東南部、羅霄山脈中段, 擁有著華南地區面積最大(10萬畝)的原始森林。

4月10日晚6時42分, 炎陵縣公安局接到報警, 有人在十都鎮黑龍潭對面山中遇險。 經民警初步瞭解:被困4人系炎陵縣策源鄉梁橋村村民, 他們相約到黑龍潭對面山上摘石耳, 其中1人不慎摔倒, 並因傷勢過重陷入昏迷, 無法出山。

接警後, 神農穀派出所聯繫120急救中心、消防大隊及相關部門開展救援。 當晚, 炎陵縣消防大隊中隊指導員張紀帥帶領4名消防人員,

以及神農谷派出所民警李海濤共6人進山搜尋。

然而, 搜救隊僅有的資訊是4人被困黑龍潭對面山上, 並無他們的準確位置。 手機地圖定位在這樣的茫茫森林中, 一毫米的誤差可能就隔著懸崖峭壁。 此外, 原始森林常年人跡罕至, 植被茂密, 地上根本無路可循, 再加上已經入夜, 即使打著手電筒, 能見度也非常有限。

艱難下山。 抬著一村民遺體, 不時遇到峭壁

背著搜救設備, 經過連續3小時的搜索, 搜救人員終於在當晚11時左右找到了被困村民。 然而, 當救援隊抵達事發地點時, 摔傷昏迷的村民已因傷勢過重不幸身亡。

“怎樣帶其他三名被困村民安全下山?”“如何將遇難者遺體順利轉移?”這些都成為擺在搜救隊員眼前的難題。

當天天氣預報顯示, 炎陵最低氣溫只有12℃, 而在原始森林中, 氣溫會降到10℃以下。 此時, 救援隊員已疲憊不堪, 而倖存的3名村民也已精神不振。 即便如此, 救援隊決定立即下山。

返程的路更加艱辛, 為了保證安全, 山下指揮部要求救援隊保持聯繫, 定時彙報隊伍情況。 然而, 深夜在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中抬著一具遺體下山, 再加上能見度低, 危險大幅增加。 “經常走著就遇到了峭壁, 無法通行。 ”張紀帥說, 每彙報一次情況, 指揮部的人就緊張一分。

成功解救。 兜兜轉轉十多小時, 一步步挪下山

相比上山時還算輕裝簡行的速度, 下山時搜救隊員可謂步履維艱, 不但要忍受體能下降的考驗, 還要時時保護好遺體, 防止被山中荊棘劃到。“下山的路可以說是一步步挪下來的。”張紀帥介紹,這一次搜救行動可以說是他職業生涯中極為艱巨的一次。

數十裡路,他們兜兜轉轉十多個小時,終於在陡峻的山中開闢出一條安全且正確的下山路徑。4月11日上午8時許,搜救人員抬著遺體,帶著被困村民安全下了山。

一場長達12小時的深山驚心救援終於告一段落,此時,不少搜救隊員才發現,自己的手上、腿上,早已被荊棘劃得鮮血淋漓。

山中被困怎麼辦?發求救信號

被困山上,首先考慮手機報警。如果手機信號不好或者沒電,可以用這些方式求救:隨身若攜帶口哨,不間斷地吹口哨引起別人的注意;山中一般比較安靜,聲音可以傳得比較遠,如果沒有攜帶口哨的話,大聲呼救也是可以的。但是呼救不宜太過頻繁,防止浪費過多體力。

如果已到晚上,火是最有效的信號手段。找到庇護所

當被困野外、孤立無援,又難以在短時間內走出險境,或者是有人受傷、行動不便,只能原地等待救援時,可以想辦法搭建一個臨時的野外庇護所。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有時能發現現成的或是稍加改造就可以臨時安身的天然庇護所,比如山洞、樹洞、大樹樹根等。

處理好傷口

一旦同伴從高處摔下,不要隨意搬動、拉拽傷者,現場急救應根據傷勢進行止血包紮,固定骨折部位。墜落傷常會有頸椎、脊柱損傷,隨意搬動會加重傷情。應由3人至4人托住傷患頭、肩、臀和下肢,一人指揮,同時行動,將傷患平托到木板上並加以固定,禁用床單等軟物體搬運。

頸椎受傷傷患,還應固定其頭部,並上頸托,無頸托時,應在傷患的頸部兩側各放一隻沙袋或衣物,以防頭部扭轉或屈曲導致頸椎損傷加重。

來源丨瀟湘晨報

編輯丨微言

投稿郵箱:610255300@qq.com

新聞熱線:28681062

防止被山中荊棘劃到。“下山的路可以說是一步步挪下來的。”張紀帥介紹,這一次搜救行動可以說是他職業生涯中極為艱巨的一次。

數十裡路,他們兜兜轉轉十多個小時,終於在陡峻的山中開闢出一條安全且正確的下山路徑。4月11日上午8時許,搜救人員抬著遺體,帶著被困村民安全下了山。

一場長達12小時的深山驚心救援終於告一段落,此時,不少搜救隊員才發現,自己的手上、腿上,早已被荊棘劃得鮮血淋漓。

山中被困怎麼辦?發求救信號

被困山上,首先考慮手機報警。如果手機信號不好或者沒電,可以用這些方式求救:隨身若攜帶口哨,不間斷地吹口哨引起別人的注意;山中一般比較安靜,聲音可以傳得比較遠,如果沒有攜帶口哨的話,大聲呼救也是可以的。但是呼救不宜太過頻繁,防止浪費過多體力。

如果已到晚上,火是最有效的信號手段。找到庇護所

當被困野外、孤立無援,又難以在短時間內走出險境,或者是有人受傷、行動不便,只能原地等待救援時,可以想辦法搭建一個臨時的野外庇護所。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有時能發現現成的或是稍加改造就可以臨時安身的天然庇護所,比如山洞、樹洞、大樹樹根等。

處理好傷口

一旦同伴從高處摔下,不要隨意搬動、拉拽傷者,現場急救應根據傷勢進行止血包紮,固定骨折部位。墜落傷常會有頸椎、脊柱損傷,隨意搬動會加重傷情。應由3人至4人托住傷患頭、肩、臀和下肢,一人指揮,同時行動,將傷患平托到木板上並加以固定,禁用床單等軟物體搬運。

頸椎受傷傷患,還應固定其頭部,並上頸托,無頸托時,應在傷患的頸部兩側各放一隻沙袋或衣物,以防頭部扭轉或屈曲導致頸椎損傷加重。

來源丨瀟湘晨報

編輯丨微言

投稿郵箱:610255300@qq.com

新聞熱線:2868106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