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探秘內河截汙的“四大金剛”

解剖內河污染問題, 症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福州正建起一套完善的地下內河截汙系統

開欄語

生活在榕城, 每天都能感受到身邊的變化。 一項項民生工程的建設, 不斷提升著這座城市的宜居品質。 對廣大市民而言, 很多民生工程是看不見的, 它們有的深藏地下、有的默默運轉、有的困難重重, 但都與生活息息相關。 今日起, 海都推出“看不見的民生工程”系列報導, 海都記者將用更加深入的體驗和採訪, 讓您瞭解福州城市建設面子之下的裡子。

N海都記者 王林成/文 包華/圖

海都訊 百川之上,

有福之州。 福州城區107條內河, 縱橫其間, 交織起市民身邊的生態環境。

去年以來, 榕城大力治水, 內河環境正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不少河道從河水汙黑, 蛻變為碧波蕩漾。 深究其中, 帶來內河顏值轉變的, 其實是隱藏在地下的“秘方”。

如果說水質是內河的面子, 那麼管網就是內河的裡子。 在專家們眼中, 內河污染問題, 症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 帶著對本輪福州水系綜合治理的好奇心, 海都記者走訪多條內河, 揭秘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內河截汙“防線”。

環保路上的工作井

探訪 一個排污口的改造樣本

“屏東河和瓊東河, 這兩個‘東’能治理好, 福州其他內河治理也就不難了。 ”這是福州治理內河過程中流傳的一種說法。 沿河而行, 不難發現, 這兩條內河有相似之處, 同樣地處鼓樓區, 周邊密佈居民區和各種建築, 其中不少還是老舊社區。

龍峰新村就是一個典型, 生活著數百戶居民, 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社區, 坐落在鼓樓區華屏路上, 緊鄰屏東河上游。 很多在這裡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

甚至都不知道, 他們每天都在給身邊的內河增加負擔——社區部分生活污水, 都是直接排入一旁的河道。

在社區大門旁, 一個臨河的排污口就是“罪魁禍首”。 這幾天, 這個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水的排污口正在改造。 此前, 每天都有大量龍峰新村的生活污水, 通過這個直徑約50釐米的管子流入內河, 最終影響到屏東河和龍峰河的水質。

福州市水務集團現場負責人郭可喜表示, 一個不落地找到這些沿河排污口, 把污水擋在河水之外, 就是提升內河環境的重要一環。

在龍峰新村, 原本的排污口上, 幾名工人正在開挖截流井。 針對各種各樣的排污口, 截流井就像是一個“守門員”, 它可以通過閘門防止污水入河, 並將污水引入沿河的截汙系統,

實現統一收集處理。 這樣一來, 像龍峰新村這樣的排污口問題, 就能得到徹底解決。

解密 截汙“四大金剛”各自防線

當然, 在排污口上新建截流井, 只是整個內河截汙系統中的一環。 現在, 針對城區所有內河, 福州正通過“5+1”整治, 進一步提升內河環境。 具體來說, 就是主攻截流井、截汙管、調蓄池、分散式汙水處理站、串珠式公園等建設, 外加支流治理。

其中, 前四者是整個截汙系統的關鍵要素, 可謂是內河截汙防線的“四大金剛”。 以鼓(樓)台(江)水系綜合治理專案為例, 涉及30條內河, 就要建設215個截流井、93公里截汙管、2個調蓄池、2個分散式汙水處理站, 大部分工程都將在今年4月底完成。

從功能角度看, 截流井相當於“守門員”,

用於攔截住原本的污水排口。 通過自動化閘門的控制, 將污水引入沿河的截汙管。 天降大雨時, 截流井還能打開沿河閘門, 讓管網內的雨水進入河道, 防止發生內澇。

截汙管相當於“後衛線”, 基本沿內河兩岸鋪設, 是內河截汙的最後屏障。 截汙管將截流井攔下的污水, 輸送到汙水處理廠或者其他處理設施裡。

調蓄池相當於“轉運站”, 可暫時儲存截汙管輸送來的污水, 然後中轉抽排入市政污水幹管, 將污水最終送到汙水處理廠。 這樣一來, 可以有效提升整個截汙系統的污水儲存、輸送能力。

分散式汙水處理站相當於“替補隊員”, 在一些市政污水管網無法覆蓋的區域, 可就地處理周邊收集來的污水。 汙水處理達標後, 還可以反哺河道進行補水。

創新頂管埋“截汙管”減少占道、破路

眼下,由於水系綜合治理正快速推進,福州城區的不少道路都在圍擋施工。“尤其是在鼓樓和台江兩個區,內河邊的施工空間很有限,想要埋下截汙管,施工協調難度很大,而且難免佔用道路資源。”福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為儘量減少占道和破路,他們已經採用了新的施工方式,比如,埋設截汙管時採用頂管施工。

所謂頂管施工,就類似於地鐵的盾構機施工,就是每隔一段距離開挖一處工作井,將專業的頂管機械放入地下。頂管機械的原理,與地鐵盾構機基本相同,可以在不開挖路面的情況下,挖出一條小隧道,將截汙管一路鋪設過去。

根據內河的實際情況,頂管施工需要開挖直徑7米左右的工作井,深入地下幾米。由於工作井的施工需要,所以道路上還是需要圍擋,這也是福州城區一些道路目前進行圍擋的主要原因。每個工作井之間,距離長則兩三百米,短則一百米左右,以保證截汙管密封連接的品質。待地下截汙管鋪設完成後,工作井將回填,恢復成路面。

編輯:李帥

還可以反哺河道進行補水。

創新頂管埋“截汙管”減少占道、破路

眼下,由於水系綜合治理正快速推進,福州城區的不少道路都在圍擋施工。“尤其是在鼓樓和台江兩個區,內河邊的施工空間很有限,想要埋下截汙管,施工協調難度很大,而且難免佔用道路資源。”福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為儘量減少占道和破路,他們已經採用了新的施工方式,比如,埋設截汙管時採用頂管施工。

所謂頂管施工,就類似於地鐵的盾構機施工,就是每隔一段距離開挖一處工作井,將專業的頂管機械放入地下。頂管機械的原理,與地鐵盾構機基本相同,可以在不開挖路面的情況下,挖出一條小隧道,將截汙管一路鋪設過去。

根據內河的實際情況,頂管施工需要開挖直徑7米左右的工作井,深入地下幾米。由於工作井的施工需要,所以道路上還是需要圍擋,這也是福州城區一些道路目前進行圍擋的主要原因。每個工作井之間,距離長則兩三百米,短則一百米左右,以保證截汙管密封連接的品質。待地下截汙管鋪設完成後,工作井將回填,恢復成路面。

編輯:李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