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安昌,你憑何冠絕紹興所有的古鎮?

作者丨金洪遠

紹興去過多次, 但這次赴紹興屬下的安昌卻是第一次。

這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典型江南水鄉古鎮, 而依河而建,

全長1747米的老街雖然歷經戰亂, 多次焚毀, 又於明清時期重建, 至今保存完好, 值得一遊!

徑直跨過石拱流水小橋, 映入眼簾的安昌老街給我第一個印象是古風猶存。

來源丨我是東北人

其時雨後, 空氣裡散發著淡淡的花香, 青石板上, 逶迤悠長的老街大屋簷相互銜接, 猶如擋風遮雨的長廊, 沿河老街斑駁的廊棚下, 安昌人家擺起櫃檯, 賣著自製的臘腸、魚幹、布鞋、筍乾菜、黴乳腐和扯白糖等。

雖說是在商言商, 店主卻不招徠顧客, 懶散地和周圍的鄰居閒聊著, 有的則在籐椅上捧著一本書閑讀, 全然沒有司空見慣所謂古鎮的擁擠和喧嘩, 包括此起彼伏的叫賣吆喝聲, 大有一派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

來源丨包心菜dhlking

聽著老街時不時飄過親切而熟悉的鄉音,不禁心生懷想,難道古時的紹興人就是這樣做生意的?

如果老街沒有小河相伴,那古色古香的老街肯定會遜色不少。好就好在毗鄰的河水雖不能稱為清澈見底,但因夾岸的楊柳在春風中搖曳,加之河面上不時駛過的一艘艘烏篷船,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濃濃的韻味而靈動起來。

來源丨上官文姬

不少走累的遊客,喜歡坐在沿河的長凳上面,給自己點上一盤臘腸、一盤乾菜燒肉,再來上一壺紹興的老酒,目視這緩緩流淌的小河水,發發呆,享受一番安昌人的慢生活。

可招待我們就餐的老闆介紹說,安昌最有特色的要數傳統的水上婚禮。

男方的彩禮要在前一天下午用木船送到女方家中。第二天一早,新娘子穿一身喜氣的紅棉襖,還要戴上鳳冠,當然,紅蓋頭是不可少的。迎親的船隊一到,新娘就在家人的護送下登上喜船,坐進船上的紅轎子裡,一路鞭炮、鑼鼓家什在河面上響起,那才叫味道濃哩。

來源丨恭賀平安

記得當年我們陪母親回老家,母親指著碧波蕩漾的鑒湖描繪過兒時她難忘的迎親的盛況,時過境遷,一晃近三十年就嘩啦啦地過去了。

只是想,不知這民俗的迎親水上婚禮是否在年輕人中代代傳承;只是想,老闆口中日益綠中夾黃的水質是否依舊恢復到當年魚兒、蝦兒嬉戲可見的情景……

就如橋是江南水鄉的標配一樣,紹興的安昌老街是少不了形狀各異的橋。穿行于房前屋後,徘徊於長廊之畔,古樸典雅的石橋千姿百態一一呈現在遊客的眼前。

來源丨0575老孫

雖說是石橋,但雕工絕不馬虎,橋欄上有仙桃浮雕圖案,游龍浮雕圖案、花卉雕圖案。特別是春雨綿綿的杏花三月,各色石橋掩映在柳絲輕舞間,端的是韻味無窮。

來源丨0575孫

沿河老街僅有三裡多長,就有十七座跨河的石橋,怪不得詩人吟出“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詩句。想想也是感慨,風雨上千年,迎送無數客,古韻猶存的安昌石橋,我敢說,一定是它的水鄉特色以及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積澱。

安昌的石橋有的淩空跨越,形同彩虹;有的洞含橋影,詩意盎然;有的小橋長不過數米,相信大漢一個健步就能輕鬆飛跨。

來源丨just文小文

閒時的我,喜歡倚靠在橋欄,捧著一杯綠茶,嫋嫋香氣裡,看看老街青磚、黛瓦,店家門前飄著杏黃色的酒旗,沿河路邊斑駁的廊棚下,安昌人家一臉淡定地賣著自製的土產品,石青板上的行人一臉的從容與閒適,感受家鄉人傳統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在這裡得以延續。

還是我的老鄉幗瑛總結得到位:安昌老街,看似淡泊冷清,卻是悠然閒適,古風猶存,體驗的是紹興人一種溫暖的真實平常!

來源丨包心菜dhlking

聽著老街時不時飄過親切而熟悉的鄉音,不禁心生懷想,難道古時的紹興人就是這樣做生意的?

如果老街沒有小河相伴,那古色古香的老街肯定會遜色不少。好就好在毗鄰的河水雖不能稱為清澈見底,但因夾岸的楊柳在春風中搖曳,加之河面上不時駛過的一艘艘烏篷船,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濃濃的韻味而靈動起來。

來源丨上官文姬

不少走累的遊客,喜歡坐在沿河的長凳上面,給自己點上一盤臘腸、一盤乾菜燒肉,再來上一壺紹興的老酒,目視這緩緩流淌的小河水,發發呆,享受一番安昌人的慢生活。

可招待我們就餐的老闆介紹說,安昌最有特色的要數傳統的水上婚禮。

男方的彩禮要在前一天下午用木船送到女方家中。第二天一早,新娘子穿一身喜氣的紅棉襖,還要戴上鳳冠,當然,紅蓋頭是不可少的。迎親的船隊一到,新娘就在家人的護送下登上喜船,坐進船上的紅轎子裡,一路鞭炮、鑼鼓家什在河面上響起,那才叫味道濃哩。

來源丨恭賀平安

記得當年我們陪母親回老家,母親指著碧波蕩漾的鑒湖描繪過兒時她難忘的迎親的盛況,時過境遷,一晃近三十年就嘩啦啦地過去了。

只是想,不知這民俗的迎親水上婚禮是否在年輕人中代代傳承;只是想,老闆口中日益綠中夾黃的水質是否依舊恢復到當年魚兒、蝦兒嬉戲可見的情景……

就如橋是江南水鄉的標配一樣,紹興的安昌老街是少不了形狀各異的橋。穿行于房前屋後,徘徊於長廊之畔,古樸典雅的石橋千姿百態一一呈現在遊客的眼前。

來源丨0575老孫

雖說是石橋,但雕工絕不馬虎,橋欄上有仙桃浮雕圖案,游龍浮雕圖案、花卉雕圖案。特別是春雨綿綿的杏花三月,各色石橋掩映在柳絲輕舞間,端的是韻味無窮。

來源丨0575孫

沿河老街僅有三裡多長,就有十七座跨河的石橋,怪不得詩人吟出“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詩句。想想也是感慨,風雨上千年,迎送無數客,古韻猶存的安昌石橋,我敢說,一定是它的水鄉特色以及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積澱。

安昌的石橋有的淩空跨越,形同彩虹;有的洞含橋影,詩意盎然;有的小橋長不過數米,相信大漢一個健步就能輕鬆飛跨。

來源丨just文小文

閒時的我,喜歡倚靠在橋欄,捧著一杯綠茶,嫋嫋香氣裡,看看老街青磚、黛瓦,店家門前飄著杏黃色的酒旗,沿河路邊斑駁的廊棚下,安昌人家一臉淡定地賣著自製的土產品,石青板上的行人一臉的從容與閒適,感受家鄉人傳統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在這裡得以延續。

還是我的老鄉幗瑛總結得到位:安昌老街,看似淡泊冷清,卻是悠然閒適,古風猶存,體驗的是紹興人一種溫暖的真實平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