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思南創新模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近年來, 思南縣通過資源整合, 積極推行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 將村集體公共資源和財政資金折股量化, 折股量化資金歸村集體所有, 農民從中獲取資產性收益。

依託思南縣2017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 以思南茶業公園為發展平臺, 探索構建“示範園區+基地建設+旅遊+農村‘三變’”的發展模式, 試點探索財政資金有償使用新模式和支農惠民新機制。 張家寨鎮冉家壩村50萬元, 用於村集體茶園建設與發展;大城坨村和映山紅村各50萬元, 分別入股到淨鑫合作社和晨曦合作社發展茶產業;鄧家寨村30萬元,

入股到欣浩公司發展茶產業;張家寨鎮雙安村和鄧家寨村各50萬元發展溫氏生豬代養項目;100萬元用於10戶群眾發展茶旅農家樂。

為了讓農戶錢包“鼓”起來, 思南縣通過科學量化的方式, 對村級集體經濟收益進行分紅結算。 在折股量化上, 由村兩委每年一次將折股量化資金劃給本村所有農業人口, 根據當年年末農業人口統計數, 再將年終分紅折股量化到農戶。 在紅利結算上, 使用折股量化資金的企業每年度須按不低於資金總額5%的比例向村兩委交付紅利結算。 在紅利分配上, 由村集體和農戶按1∶4比例進行分配, 用於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和增加農戶收入。 紅利分配後30個工作日內, 村兩委須將紅利分配清冊分別報鄉政府和縣農牧科技局存檔備案。

紅利分配方案制定時, 原則上要兼顧所有農戶, 為切實幫助貧困戶脫貧, 經村兩委會議研究和村民大會通過後, 村兩委可根據本村當年度實際情況提高貧困人口分配額度。

為了讓收益機制“暢”起來, 思南縣建立資金投入機制, 折股量化資金在鄉鎮人民政府和縣農牧科技局的指導下, 由村兩委集中入股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等經營主體, 由村兩委、企業、地方政府、縣農牧科技局四方協商一致後簽訂入股協定。 協議期滿後如需繼續合作, 四方可另行協商並重新簽訂協定;協議期滿後如不繼續合作, 企業須於協議期滿前將入股本金歸還給村集體。 建立共同協商機制, 由縣農牧科技局牽頭,

鄉鎮政府、專案村村兩委、企業共同協商資金使用方式, 研究解決推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建立監督檢查機制, 由鄉鎮政府、縣農牧科技局及監察部門共同組成檢查組適時開展督促檢查, 定期不定期對資金進行監督管理, 確保資金的安全運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