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發《關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專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 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黨工委和管委會, 市委各部委, 市直機關各單位, 市管各企業和大中專院校, 各人民團體:

《關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專案》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 現印發給你們, 請結合實際, 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中共商丘市委辦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4月11日

關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專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推動我市產業向高品質發展, 結合實際, 制定本專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著力在觀念、結構、體制、創新方面攻堅, 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融合化轉型。 積極實施開放帶動戰略, 主動承接境內外產業轉移, 著力打造開放發展新格局。 堅持品質第一, 效益優先, 著力完善政策推動產業融合, 著力提升優勢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著力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為實現我市產業向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 基本實現“四化”目標, 形成省內領先、具備國內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二、三產業年均增速4%、8%、10%以上, 三次產業結構為15:41:44,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8%左右。

發展先進製造業。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著力推進結構改革“一去三改”重點任務, 提高供給體系品質,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 打造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以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為重點, 加快高端裝備製造, 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 到2020年, 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融合化的新型產業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發展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 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加工水準高、行業領先的大型龍頭企業;引導優勢企業集聚, 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補的農業產業化集群;做大農產品原料基地, 建設一批與龍頭企業有效對接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基地;培育一批產品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影響範圍廣的知名品牌。

面、肉、乳、果蔬等食品安全保障水準穩步提升, 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 帶動農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 滿足城鄉居民綠色食品消費需求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到2020年, 全市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進展, 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左右。

發展現代服務業。 高品質發展現代服務業, 培育樞紐經濟偏好型產業, 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服務業發展水準。 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 完善電商平臺、物流平臺、大資料等運營體系, 建成綜合保稅區、國際貿易與結算中心等服務平臺,

商丘古城修復性保護與展示工程完工並運營。 拓展特色文化旅遊、生態精品線走廊和發展全域旅遊等視窗產業。 到2020年, 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4%。

發展網路經濟。 在做好金融機構引進工作、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快向縣域延伸機構網點的基礎上, 大力發展網路經濟, 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以金融業發展助力產業轉型, 以網路經濟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優先發展先進製造業

以提高製造業發展品質和效益為目標, 積極構建鏈條完整、協作配套、集聚集約、綠色高效、環境友好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 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繼續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

著力在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基礎上實現有品質、有效益的增長。 引導企業以技術為支撐, 在關鍵技術上下功夫, 保持創新創業活力, 發揮產業集群優勢, 完善產業鏈條,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著力實施“三品”戰略, 在“增品種”上下功夫、在“強品質”上求實效、在“創品牌”上做文章, 著力培育一批國內著名品牌, 推動企業產品向高端化、品牌化發展。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管委會, 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質監局、市環保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2.著力推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以產業集聚區為依託, 實施轉型攻堅行動, 持續做強食品、紡織服裝制鞋、裝備製造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 打造市域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品牌。堅持集群集聚發展,突出鏈式承接和集群引進,引導龍頭項目和產業鏈關聯項目向產業集聚區集聚,積極培育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實施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推動三大優勢產業集群向產業鏈高端發展。貫徹“豫酒振興”戰略,加快推進酒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力爭2020年,食品製造、裝備製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超1200億元,紡織服裝制鞋產業超1000億元。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3.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堅持戰略需求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以新材料、電子資訊、新能源汽車、環保設備、健康保健等產業為重點,大力引進項目、技術、資本、人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新動能。新材料產業要堅持差異化、精深化、高端化發展,推進金剛石製品由中低端磨料磨具向高端產品發展,加快推動碳纖維材料深加工研發和應用,實現碳纖維品種系列化和工藝多元化。電子資訊產業要突出高端帶動和集群發展,提升產業配套能力,重點發展智慧通信終端、高性能積體電路等,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的電子資訊產業基地。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圍繞優化環境、提升品質、創立品牌、增強效益等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

4.著力優化傳統產業升級。大力開發和推廣節能、節材和環保技術設備,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推廣高效綠色生產工藝,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綜合運用環境管制、政府補貼等政策工具,嚴格規範和管理,激勵和約束化工、建材傳統行業企業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加大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全面提高傳統行業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和安全水準,推進工業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加快推進神火雙零鋁箔、恒天永安智慧高端化纖等專案建設,圍繞市場需求,重點擴大中高端產品規模,提高精深加工水準,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從原材料基地向終端產品製造基地轉型升級。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政府國資委、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環保局

5.著力推動企業智慧化改造升級。牢牢把握智慧製造主攻方向,大力實施智慧製造工程,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裝備,培育智慧製造生態體系,推動製造業從“商丘製造”向“商丘智造”轉型升級。支持引導企業加快智慧化改造,積極開展“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專項行動。市級設立智慧製造產業發展基金,引進融資租賃等新型融資模式,積極吸引智慧化改造知名企業落戶商丘,加強與知名院校和智慧化改造企業對接合作,為企業量身訂制個性化改造方案。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制鞋、食品、電子資訊等行業為重點,每年篩選100家左右企業進行機器換人工程。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二)加快發展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

以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果蔬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產品供給品質和效率,實現由種養業大市向種養業強市轉變。堅持以優勢產業基礎為發展導向,實施分類指導、統籌推進,建立政府推動、龍頭帶動、創新驅動相結合的聯動機制,合力推動食品行業向高端綠色智慧融合轉型升級,增強綜合競爭力,形成和鞏固以面、肉、乳、果蔬製品為主導產業的食品加工優勢地位。

6.著力調優種植業結構。加快調整優化種植業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區域結構,推廣先進適用良種和技術,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農業效率。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創建優質小麥花生綠色高產高效示範縣,創建認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託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廣新技術,開展規模化種植,提高生產機械化水準。到2020年,努力建成100萬畝以上單品種成方連片種植、標準化和產業化水準高的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範基地,示範推廣高油酸花生面積10萬畝,水果面積穩定在90萬畝,產品品質和檔次進一步提高。大力示範推廣生態迴圈模式,秸稈綜合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以上。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畜牧局、市林業局、市扶貧辦、市農業機械服務中心

7.著力發展優質畜禽和水產品養殖。堅持高品質發展要求,加快推進全市畜牧產業轉型升級。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糞汙無害化”要求,發展一批規模化生豬、家禽養殖企業和“公司+農戶”代養大戶,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提升畜禽產業發展水準。推進綠色優質畜禽養殖基地區域化佈局,重點抓好夏邑縣、睢陽區、柘城縣、睢縣4個生豬調出大縣(區)生豬生產,扶持年出欄3000—10000頭養殖場區。加快甯陵牧原、睢陽區正邦高老莊、民權正大、睢縣花花牛等畜牧重點專案建設。以河南惠民禽業、虞城樂為牧業、阿健農牧、商丘愛格禽業和柘城宇康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為依託,在睢縣、虞城縣、柘城縣和睢陽區大力發展蛋雞、蛋鴨、肉鴨生產。積極推廣“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擔保公司+經合組織+養殖場戶”模式,不斷擴大我市畜禽養殖規模,提高畜禽產品市場競爭力。推進水產品產業化經營,建設黃河故道生態長廊特色養殖示範帶、水庫沿線生態資源保護區和城湖周邊生態休閒漁業圈。

牽頭單位:市畜牧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

8.著力推進種養業迴圈一體化。推進種養結合迴圈農業示範工程,支援有條件的縣(區)積極開展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試點建設。加快推進種養結合、農牧結合、養殖場建設與農田建設有機結合,按照生態承載容量,合理佈局畜牧養殖場,推廣農牧結合型生態養殖模式,實現畜、糧、菜、果協同發展。推動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支援規模化養殖場、養殖社區建設糞便收集、貯運、處理、利用設施,利用畜禽糞便發展大型供氣沼氣工程、生物天然氣工程,推動將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機肥。加快構建“種植業—秸稈—畜禽養殖—糞便—沼肥還田”“養殖業—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種植業”等高效、生態、迴圈種養模式,促進種養結合、資源迴圈利用。

牽頭單位:市畜牧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農業局、市糧食局、市環保局

9.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依託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區域資源優勢,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資金、技術、管理優勢向優勢區域集聚,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就近供應、就地生產,帶動區域主導產業壯大,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支援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中低產田改造、農田水利、高標準糧田、土地整治、糧棉油示範基地、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出口農產品示範基地等專案建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參與“一村一品”建設,與鄉(鎮)、村合作發展品質優良、附加值高的優勢特色產業,重點打造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村一品”專業示範鄉(鎮)、村。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糧食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

10.著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一是做優面製品。加快專用麵粉發展,著力開發麵製品精深加工產品,增加專用粉、功能性澱粉糖等食品以及保健、醫藥等方面的有效供給。豐富主食加工產品,推進面、玉米、雜糧雜豆主食製品工業化生產、社會化供應,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供給。二是做強肉製品。調整肉類結構,按照適當降低豬肉比重、增加牛羊肉比重、穩定禽肉比重的思路,優化肉類結構,到2020年,肉類總產量達到45萬噸。三是做大乳製品。調整乳製品結構,以科迪乳品產業化集群為依託,擴大巴氏奶、低溫優酪乳等低溫乳製品生產供應。積極實施優質乳工程,推廣低溫生產工藝,實施綠色化清潔生產,實現節能降耗、降本保鮮。四是做特果蔬製品。依託各縣(區)蔬菜種植基地,發展淨菜、蔬菜汁、發酵蔬菜飲料、乳酸發酵菜汁飲料等深加工。建立黃河故道優質蘋果和城市近郊鮮果生產基地,重點發展寧陵酥梨、虞城紅富士蘋果等大型水果基地。以虞城縣雙洋食品、睢陽區飲之健等龍頭企業為核心,壯大果蔬產業化集群,發展水果罐頭、果漿、果醬、果飲料,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品質。發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建立夏邑、民權兩大食用菌生產基地,依託金之榮食品、天邦農業等龍頭企業形成食用菌種植加工產業化集群,開發食用菌醬菜類、菌湯類、休閒食品類等菌類系列深加工產品,提高增值效益。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畜牧局、市林業局、市糧食局、市商務局、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11.實施品牌培育行動。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制定完善農產品等級、品質追溯和包裝標識等標準,形成既與國際標準接軌又適合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的農業標準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嚴格執行地方標準制定管理辦法,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為載體,以標準化菜(果)園、畜禽標準化養殖社區、水產標準化養殖基地為重點,集中連片開展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和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創建活動。加強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支援“三品一標”產品參加全國性或區域性展會,鼓勵各縣(區)、行業協會和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展銷會、博覽會、互聯網等多管道開展品牌推介,推進我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帶動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到2020年,實現“三品一標”產品數量年均遞增6%以上,創建“三品一標”農產品350個,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8個、農業企業品牌50個、特色農產品品牌50個。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畜牧局、市糧食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

(三)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堅持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全域旅遊、金融保障等,加大新動能培育力度,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資料流程彙聚。

12.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依託我市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按照“一中心、多節點、全覆蓋”的空間發展思路,建設改造一批大型電商物流產業園和倉配一體化分撥中心。支持以商丘保稅物流中心為依託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支持商丘豫東綜合物流產業園建設,強化區域中轉、集散分撥、輻射周邊功能。建設中部國際(商丘)電子商務產業園,打造豫魯蘇皖接合部區域性電子商務物流樞紐。加強與京東、阿裡巴巴等成熟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合作,吸引其在我市建設倉儲和分撥中心,帶動我市電商企業整體運營水準提升。重點依託服裝制鞋、食品等產業基礎,發展特色鮮明的服裝、鞋、特色食品電子商務,擴大我市相關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醫藥流通企業聚集優勢,打造醫藥電商平臺,依託必康百川集團建設智慧物流分檢中心、醫藥電商物流配送、醫藥衍生大健康產業等,用互聯網思維構建全新的醫藥電商平臺。利用肥料產業優勢,鼓勵企業和經銷商發展肥料電子商務,擴大化肥銷售輻射範圍。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產品、農資批發市場對接電商平臺,發展以銷定產模式,鼓勵電商企業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及綜合服務網路,促進農村消費升級和農村生活水準提高。以滿足商丘及周邊近億人口對進口奶粉、食品等主要商品的需求為切入點,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拓展全球經貿合作。力爭到2020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50億元。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農業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13.壯大現代物流業。依託國家示範物流園區豫東綜合物流產業園在物流、商貿等產業領域的良好基礎,進一步推進鐵路口岸、綜合保稅區、鐵路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骨幹物流企業。主打進口商品和滿足區域消費升級的內需型商品,以兩類商品的區域分撥和城市配送為重點突破口,著力搭建智慧物流平臺,整合聚集區域物流資源,打造物流組織中心,培育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物流樞紐經濟區。高起點建設中原佳海國際商貿城,完善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白雲世貿商城、億豐國際商貿城等專業市場功能,重點加快配套物流配送、金融結算、資訊服務等配套服務功能的完善,提升商貿市場的檔次和規模,擴大商貿市場影響力和輻射範圍。以豫東綜合物流產業園為核心區打造物流發展高地,使園區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快速增長的新高地和帶動商丘及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到2020年,全市現代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40億元。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運輸局

14.做好金融保障。圍繞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以市政府、地方城投公司為主體,整合各金融機構、投資企業等相關資源,搭建樞紐經濟建設投融資平臺,為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企業融資提供服務。力爭廣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渤海銀行、恒豐銀行、國開行、中原資產、中原股票交易中心等金融機構早日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搆。推動海通棉業、高老莊食品等企業赴海外上市。著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積極維護金融債權,妥善處置非法集資和互聯網金融風險。到2020年,力爭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達到40家。

牽頭單位:市政府金融辦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商丘銀監分局

15.抓好全域旅遊。抓好旅遊改革創新,積極推進景區提檔升級,加大對商丘古城實施整體保護性修復力度,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打造以古城文化體驗為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配套完善旅遊購物、休閒娛樂、酒店等設施,形成文化旅遊核心區。充分挖掘黃河故道文化歷史,利用流域生態優勢,加快黃河故道開發,沿黃河故道開發建設一批精品旅遊專案,打造吸引遊客的重要生態走廊。加大對國內知名文化旅遊企業的引進力度,鼓勵其在商丘拓展業務,重點在商丘古城、主城區分別形成文化旅遊品牌街區,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市旅遊收入達到100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超2000萬人次。

牽頭單位:市旅遊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文廣新局、市文物局、市水利局、市工商局

(四)發展網路經濟

積極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加快網路經濟大市建設。

16.加快網路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降低交易成本,帶動企業利潤和投資利潤率上升。加大網路設備和研究開發投資,形成網路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良性互動。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科技局

17.實行多元化發展模式。探索政府與行業組織推廣、企業自願組合與自主發展和傳統商業與新興商業聯合、網上行銷與網下支付組合等多種發展形式,鼓勵發展商務資訊服務、網路行銷、非支付型電子商務和支付型電子商務等不同層次的電子商務方式,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電子商務應用技術。

18.改善網路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制定與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發展相關的政策措施,嚴格執法與執法監督。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逐步建立企業、各類機構、家庭和個人信用記錄,形成社會化信用體系,為網路交易市場的建立奠定基礎。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工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加強統籌協調,市轉型發展攻堅領導小組負責研究部署產業轉型升級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安排。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方向,成立重點產業工作專班,明確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實施“一個產業、一個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產業轉型升級督導考核機制,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把產業轉型升級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好落實。

(二)強化運行監測協調

進一步完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新增長點的監測體系,密切關注經濟運行變化趨勢,認真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加強對經濟形勢的研判,著力提升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水準,指導好產業發展。重點關注用電量、稅收等先行指標的變化情況,深入查找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及時制定對策措施,切實增強運行調節的前瞻性和精准度,努力實現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三)細化產業升級項目推進機制

建立市、縣兩級產業升級重大專案庫,編制重大產業升級發展專案年度計畫。每年篩選確定一批投資規模大、競爭能力強、轉型帶動作用明顯的重點專案,集聚財稅、金融、土地、環境等資源,集中支持轉型發展。對重點升級產業領域攻堅開展督導活動,確保投資進度和工程進度按照時間節點,達成目標任務。推動實施一批對全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積極促進作用的重點製造業項目,加快實施一批跨越發展、掌握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繼續謀劃儲備項目,圍繞龍頭企業引進帶動能力強和具有補鏈、延鏈、強鏈作用的集群項目。

(四)推行技術創新機制

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建立建設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研發中心,加強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科技型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研發,落實自主創新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龍頭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消化吸收關鍵技術和核心工藝,開展集成創新。發揮技術創新在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技術創新機制。

(五)健全人才引進和培訓機制

強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合作,幫助企業開展人才培訓,引進高端人才。完善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的人才機制,引導企業和職業院校結合,加強校企合作的“雙主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企業與專業名校的深度合作,推動產業升級與技能培訓對接。制定企業家培育計畫,培養一批注重產業升級的優秀企業家隊伍。重點加強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圍繞重點升級產業建立市級首席技師工作室。鼓勵大中型工業企業搭建“大工匠”工作室、“職工創客”工作室等雙創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機制

鼓勵圍繞主導產業、針對延鏈補鏈、突出引大引強進行招商,著眼培育產業集聚群,提高專業招商水準。重點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及省內外大型骨幹企業,對成功引進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施獎勵。充分發揮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省級先進製造業基金、互聯網+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科技創新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產業集群培育提升,支持各縣(區)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加快由規模擴張向量質並重轉變,進一步提高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加快投融資機構建設,通過投資補貼、貼息和建立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制度等辦法,支援企業成立風險投融機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滿足企業融資需求。鼓勵發展新金融業態,積極引進融資租賃公司、租賃產業基金等融資服務機構,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加大新型融資服務產品對轉型發展的支援力度。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準。

打造市域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品牌。堅持集群集聚發展,突出鏈式承接和集群引進,引導龍頭項目和產業鏈關聯項目向產業集聚區集聚,積極培育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實施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推動三大優勢產業集群向產業鏈高端發展。貫徹“豫酒振興”戰略,加快推進酒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力爭2020年,食品製造、裝備製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超1200億元,紡織服裝制鞋產業超1000億元。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3.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堅持戰略需求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以新材料、電子資訊、新能源汽車、環保設備、健康保健等產業為重點,大力引進項目、技術、資本、人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新動能。新材料產業要堅持差異化、精深化、高端化發展,推進金剛石製品由中低端磨料磨具向高端產品發展,加快推動碳纖維材料深加工研發和應用,實現碳纖維品種系列化和工藝多元化。電子資訊產業要突出高端帶動和集群發展,提升產業配套能力,重點發展智慧通信終端、高性能積體電路等,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的電子資訊產業基地。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圍繞優化環境、提升品質、創立品牌、增強效益等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

4.著力優化傳統產業升級。大力開發和推廣節能、節材和環保技術設備,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推廣高效綠色生產工藝,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綜合運用環境管制、政府補貼等政策工具,嚴格規範和管理,激勵和約束化工、建材傳統行業企業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加大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全面提高傳統行業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和安全水準,推進工業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加快推進神火雙零鋁箔、恒天永安智慧高端化纖等專案建設,圍繞市場需求,重點擴大中高端產品規模,提高精深加工水準,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從原材料基地向終端產品製造基地轉型升級。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政府國資委、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環保局

5.著力推動企業智慧化改造升級。牢牢把握智慧製造主攻方向,大力實施智慧製造工程,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裝備,培育智慧製造生態體系,推動製造業從“商丘製造”向“商丘智造”轉型升級。支持引導企業加快智慧化改造,積極開展“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專項行動。市級設立智慧製造產業發展基金,引進融資租賃等新型融資模式,積極吸引智慧化改造知名企業落戶商丘,加強與知名院校和智慧化改造企業對接合作,為企業量身訂制個性化改造方案。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制鞋、食品、電子資訊等行業為重點,每年篩選100家左右企業進行機器換人工程。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二)加快發展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

以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果蔬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產品供給品質和效率,實現由種養業大市向種養業強市轉變。堅持以優勢產業基礎為發展導向,實施分類指導、統籌推進,建立政府推動、龍頭帶動、創新驅動相結合的聯動機制,合力推動食品行業向高端綠色智慧融合轉型升級,增強綜合競爭力,形成和鞏固以面、肉、乳、果蔬製品為主導產業的食品加工優勢地位。

6.著力調優種植業結構。加快調整優化種植業產品結構、生產結構和區域結構,推廣先進適用良種和技術,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農業效率。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創建優質小麥花生綠色高產高效示範縣,創建認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託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廣新技術,開展規模化種植,提高生產機械化水準。到2020年,努力建成100萬畝以上單品種成方連片種植、標準化和產業化水準高的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範基地,示範推廣高油酸花生面積10萬畝,水果面積穩定在90萬畝,產品品質和檔次進一步提高。大力示範推廣生態迴圈模式,秸稈綜合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以上。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畜牧局、市林業局、市扶貧辦、市農業機械服務中心

7.著力發展優質畜禽和水產品養殖。堅持高品質發展要求,加快推進全市畜牧產業轉型升級。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糞汙無害化”要求,發展一批規模化生豬、家禽養殖企業和“公司+農戶”代養大戶,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提升畜禽產業發展水準。推進綠色優質畜禽養殖基地區域化佈局,重點抓好夏邑縣、睢陽區、柘城縣、睢縣4個生豬調出大縣(區)生豬生產,扶持年出欄3000—10000頭養殖場區。加快甯陵牧原、睢陽區正邦高老莊、民權正大、睢縣花花牛等畜牧重點專案建設。以河南惠民禽業、虞城樂為牧業、阿健農牧、商丘愛格禽業和柘城宇康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為依託,在睢縣、虞城縣、柘城縣和睢陽區大力發展蛋雞、蛋鴨、肉鴨生產。積極推廣“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擔保公司+經合組織+養殖場戶”模式,不斷擴大我市畜禽養殖規模,提高畜禽產品市場競爭力。推進水產品產業化經營,建設黃河故道生態長廊特色養殖示範帶、水庫沿線生態資源保護區和城湖周邊生態休閒漁業圈。

牽頭單位:市畜牧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

8.著力推進種養業迴圈一體化。推進種養結合迴圈農業示範工程,支援有條件的縣(區)積極開展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試點建設。加快推進種養結合、農牧結合、養殖場建設與農田建設有機結合,按照生態承載容量,合理佈局畜牧養殖場,推廣農牧結合型生態養殖模式,實現畜、糧、菜、果協同發展。推動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支援規模化養殖場、養殖社區建設糞便收集、貯運、處理、利用設施,利用畜禽糞便發展大型供氣沼氣工程、生物天然氣工程,推動將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機肥。加快構建“種植業—秸稈—畜禽養殖—糞便—沼肥還田”“養殖業—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種植業”等高效、生態、迴圈種養模式,促進種養結合、資源迴圈利用。

牽頭單位:市畜牧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農業局、市糧食局、市環保局

9.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依託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區域資源優勢,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資金、技術、管理優勢向優勢區域集聚,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就近供應、就地生產,帶動區域主導產業壯大,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支援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中低產田改造、農田水利、高標準糧田、土地整治、糧棉油示範基地、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出口農產品示範基地等專案建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參與“一村一品”建設,與鄉(鎮)、村合作發展品質優良、附加值高的優勢特色產業,重點打造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村一品”專業示範鄉(鎮)、村。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糧食局、市林業局、市畜牧局

10.著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一是做優面製品。加快專用麵粉發展,著力開發麵製品精深加工產品,增加專用粉、功能性澱粉糖等食品以及保健、醫藥等方面的有效供給。豐富主食加工產品,推進面、玉米、雜糧雜豆主食製品工業化生產、社會化供應,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供給。二是做強肉製品。調整肉類結構,按照適當降低豬肉比重、增加牛羊肉比重、穩定禽肉比重的思路,優化肉類結構,到2020年,肉類總產量達到45萬噸。三是做大乳製品。調整乳製品結構,以科迪乳品產業化集群為依託,擴大巴氏奶、低溫優酪乳等低溫乳製品生產供應。積極實施優質乳工程,推廣低溫生產工藝,實施綠色化清潔生產,實現節能降耗、降本保鮮。四是做特果蔬製品。依託各縣(區)蔬菜種植基地,發展淨菜、蔬菜汁、發酵蔬菜飲料、乳酸發酵菜汁飲料等深加工。建立黃河故道優質蘋果和城市近郊鮮果生產基地,重點發展寧陵酥梨、虞城紅富士蘋果等大型水果基地。以虞城縣雙洋食品、睢陽區飲之健等龍頭企業為核心,壯大果蔬產業化集群,發展水果罐頭、果漿、果醬、果飲料,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品質。發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建立夏邑、民權兩大食用菌生產基地,依託金之榮食品、天邦農業等龍頭企業形成食用菌種植加工產業化集群,開發食用菌醬菜類、菌湯類、休閒食品類等菌類系列深加工產品,提高增值效益。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畜牧局、市林業局、市糧食局、市商務局、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11.實施品牌培育行動。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制定完善農產品等級、品質追溯和包裝標識等標準,形成既與國際標準接軌又適合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的農業標準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嚴格執行地方標準制定管理辦法,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為載體,以標準化菜(果)園、畜禽標準化養殖社區、水產標準化養殖基地為重點,集中連片開展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和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創建活動。加強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支援“三品一標”產品參加全國性或區域性展會,鼓勵各縣(區)、行業協會和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展銷會、博覽會、互聯網等多管道開展品牌推介,推進我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帶動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到2020年,實現“三品一標”產品數量年均遞增6%以上,創建“三品一標”農產品350個,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8個、農業企業品牌50個、特色農產品品牌50個。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畜牧局、市糧食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

(三)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堅持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全域旅遊、金融保障等,加大新動能培育力度,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資料流程彙聚。

12.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依託我市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按照“一中心、多節點、全覆蓋”的空間發展思路,建設改造一批大型電商物流產業園和倉配一體化分撥中心。支持以商丘保稅物流中心為依託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支持商丘豫東綜合物流產業園建設,強化區域中轉、集散分撥、輻射周邊功能。建設中部國際(商丘)電子商務產業園,打造豫魯蘇皖接合部區域性電子商務物流樞紐。加強與京東、阿裡巴巴等成熟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合作,吸引其在我市建設倉儲和分撥中心,帶動我市電商企業整體運營水準提升。重點依託服裝制鞋、食品等產業基礎,發展特色鮮明的服裝、鞋、特色食品電子商務,擴大我市相關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醫藥流通企業聚集優勢,打造醫藥電商平臺,依託必康百川集團建設智慧物流分檢中心、醫藥電商物流配送、醫藥衍生大健康產業等,用互聯網思維構建全新的醫藥電商平臺。利用肥料產業優勢,鼓勵企業和經銷商發展肥料電子商務,擴大化肥銷售輻射範圍。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產品、農資批發市場對接電商平臺,發展以銷定產模式,鼓勵電商企業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及綜合服務網路,促進農村消費升級和農村生活水準提高。以滿足商丘及周邊近億人口對進口奶粉、食品等主要商品的需求為切入點,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拓展全球經貿合作。力爭到2020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50億元。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農業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13.壯大現代物流業。依託國家示範物流園區豫東綜合物流產業園在物流、商貿等產業領域的良好基礎,進一步推進鐵路口岸、綜合保稅區、鐵路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骨幹物流企業。主打進口商品和滿足區域消費升級的內需型商品,以兩類商品的區域分撥和城市配送為重點突破口,著力搭建智慧物流平臺,整合聚集區域物流資源,打造物流組織中心,培育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物流樞紐經濟區。高起點建設中原佳海國際商貿城,完善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白雲世貿商城、億豐國際商貿城等專業市場功能,重點加快配套物流配送、金融結算、資訊服務等配套服務功能的完善,提升商貿市場的檔次和規模,擴大商貿市場影響力和輻射範圍。以豫東綜合物流產業園為核心區打造物流發展高地,使園區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快速增長的新高地和帶動商丘及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到2020年,全市現代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40億元。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運輸局

14.做好金融保障。圍繞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以市政府、地方城投公司為主體,整合各金融機構、投資企業等相關資源,搭建樞紐經濟建設投融資平臺,為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企業融資提供服務。力爭廣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渤海銀行、恒豐銀行、國開行、中原資產、中原股票交易中心等金融機構早日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搆。推動海通棉業、高老莊食品等企業赴海外上市。著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積極維護金融債權,妥善處置非法集資和互聯網金融風險。到2020年,力爭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達到40家。

牽頭單位:市政府金融辦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商丘銀監分局

15.抓好全域旅遊。抓好旅遊改革創新,積極推進景區提檔升級,加大對商丘古城實施整體保護性修復力度,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打造以古城文化體驗為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配套完善旅遊購物、休閒娛樂、酒店等設施,形成文化旅遊核心區。充分挖掘黃河故道文化歷史,利用流域生態優勢,加快黃河故道開發,沿黃河故道開發建設一批精品旅遊專案,打造吸引遊客的重要生態走廊。加大對國內知名文化旅遊企業的引進力度,鼓勵其在商丘拓展業務,重點在商丘古城、主城區分別形成文化旅遊品牌街區,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市旅遊收入達到100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超2000萬人次。

牽頭單位:市旅遊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文廣新局、市文物局、市水利局、市工商局

(四)發展網路經濟

積極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加快網路經濟大市建設。

16.加快網路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降低交易成本,帶動企業利潤和投資利潤率上升。加大網路設備和研究開發投資,形成網路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良性互動。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資訊化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科技局

17.實行多元化發展模式。探索政府與行業組織推廣、企業自願組合與自主發展和傳統商業與新興商業聯合、網上行銷與網下支付組合等多種發展形式,鼓勵發展商務資訊服務、網路行銷、非支付型電子商務和支付型電子商務等不同層次的電子商務方式,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電子商務應用技術。

18.改善網路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制定與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發展相關的政策措施,嚴格執法與執法監督。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逐步建立企業、各類機構、家庭和個人信用記錄,形成社會化信用體系,為網路交易市場的建立奠定基礎。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工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加強統籌協調,市轉型發展攻堅領導小組負責研究部署產業轉型升級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安排。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方向,成立重點產業工作專班,明確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實施“一個產業、一個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產業轉型升級督導考核機制,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把產業轉型升級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好落實。

(二)強化運行監測協調

進一步完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新增長點的監測體系,密切關注經濟運行變化趨勢,認真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加強對經濟形勢的研判,著力提升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水準,指導好產業發展。重點關注用電量、稅收等先行指標的變化情況,深入查找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及時制定對策措施,切實增強運行調節的前瞻性和精准度,努力實現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三)細化產業升級項目推進機制

建立市、縣兩級產業升級重大專案庫,編制重大產業升級發展專案年度計畫。每年篩選確定一批投資規模大、競爭能力強、轉型帶動作用明顯的重點專案,集聚財稅、金融、土地、環境等資源,集中支持轉型發展。對重點升級產業領域攻堅開展督導活動,確保投資進度和工程進度按照時間節點,達成目標任務。推動實施一批對全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積極促進作用的重點製造業項目,加快實施一批跨越發展、掌握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繼續謀劃儲備項目,圍繞龍頭企業引進帶動能力強和具有補鏈、延鏈、強鏈作用的集群項目。

(四)推行技術創新機制

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建立建設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研發中心,加強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科技型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研發,落實自主創新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龍頭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消化吸收關鍵技術和核心工藝,開展集成創新。發揮技術創新在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技術創新機制。

(五)健全人才引進和培訓機制

強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合作,幫助企業開展人才培訓,引進高端人才。完善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的人才機制,引導企業和職業院校結合,加強校企合作的“雙主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企業與專業名校的深度合作,推動產業升級與技能培訓對接。制定企業家培育計畫,培養一批注重產業升級的優秀企業家隊伍。重點加強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圍繞重點升級產業建立市級首席技師工作室。鼓勵大中型工業企業搭建“大工匠”工作室、“職工創客”工作室等雙創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機制

鼓勵圍繞主導產業、針對延鏈補鏈、突出引大引強進行招商,著眼培育產業集聚群,提高專業招商水準。重點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及省內外大型骨幹企業,對成功引進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施獎勵。充分發揮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省級先進製造業基金、互聯網+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科技創新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產業集群培育提升,支持各縣(區)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加快由規模擴張向量質並重轉變,進一步提高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加快投融資機構建設,通過投資補貼、貼息和建立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制度等辦法,支援企業成立風險投融機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滿足企業融資需求。鼓勵發展新金融業態,積極引進融資租賃公司、租賃產業基金等融資服務機構,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加大新型融資服務產品對轉型發展的支援力度。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