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蝸全覆蓋及深植入

什麼是耳蝸全覆蓋?

耳蝸全覆蓋就是指耳蝸的整個長度, 即從最頂端到最底端的區域都能夠被植入體的工作電極刺激。 這種覆蓋方式只能通過較深的植入一個長電極來獲得。 試驗資料表明, 耳蝸覆蓋的程度會影響語言辨別率。 如果將最頂端的電極到最底端的電極之間的距離限定在大約21mm, 就可以滿足一般性能的要求, 不管這段限定的覆蓋電極刺激的是耳蝸的最頂端的區域、中部的區域或者是最底端的區域。 如果將最頂端的刺激到最最底端的次極之間的距離提高到耳蝸的生理長度即31mm以上,

輔以先進的語言編碼策略, 聽覺性能會提高10%到30%。 短電極淺植入不能覆蓋耳蝸頂端區域神經元, 同時研究還顯示短電極深植入也會使聽覺性能下降。 通過長電極深植入覆蓋整個耳蝸生理長度, 可以使人工耳蝸使用者在語言性能和聲音品質方面獲得盡可能多的益處。

兒童耳蝸深植入的益處

∷Claude Jolly, Joachim Mueller

在多篇文獻中已經提到了電極深植入在成人耳蝸植入中的益處(Buchner等, 2004;Hochmair等, 2003;Boeheim等, 2002)。 這些益處包括音調領域的擴展, 通過增加耳蝸底部到頂部, 通道之間的間距來減少通道之間的干擾, 以及頂端電極工作時患者在噪音環境下擁有更好的理解力等。 測量這些益處的方法已經被確立下來, 重點在於觀察在噪音和安靜環境下頂端區域對理解力的説明。 在臨床試驗中, 如果關閉頂端電極, 患者的理解力會下降。 對於成人表現出的益處提示兒童和幼兒也可以從耳蝸頂端的刺激中獲得益處。 除此以外, 兒童獲得的益處可能還與外周電刺激引起的神經啟動的中樞傳導有關。

已經證明在聽神經發育(0—4歲)的臨界時間內通過人工耳蝸刺激聽神經能夠最快促進聽神經皮層的功能陳述(Sharma等, 2005), 通過電極深植入, 刺激更多聽神經從而啟動更大範圍的聽覺皮層。 因此耳蝸深植入能夠謂語前聾兒童的大腦皮層發育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

人類耳蝸的超微結構, 神經分佈和組織

∷Rudolf Glueckert, Helge Rask-Andersen, Kristian Pfaller and Anneliese Schrott-Fischer

我們通過電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對比了保存完好的人類和動物的標本的形態學, 詳細研究了耳蝸頂轉的神經分佈、通過Corti氏器的神經通道、神經與沿神經通路排列的支援細胞緊密相連的特點。 人類耳蝸從底轉到頂轉的神經分佈密度各不相同, 在較低的第二轉的中部神經分佈達到最大, 約1400根纖維/mm。 神經元間豐富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釋人類聽力特別是種地頻率相關區域的緩慢的退化。

我們推斷螺旋神經節細胞的集中和密度, 以及神經元之間緊密地相互作用, 可以解釋人類失去底轉到頂轉的外周接受器後發生的成梯度的緩慢的退化。

耳蝸最頂端接受電刺激的可能位置在沿頂轉排列的軸突, 因為在此水準無神經節細胞。 電極刺激耳蝸頂端可以引起更低音調的言語感知和更好的言語理解。 為了使電刺激的頻率與相應位置的耳蝸的固有頻率更好地匹配, 我們需要獲得更多的人類螺旋神經節的頻率資訊, 特別是在螺旋神經節神經元緻密成群的第二轉和頂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