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召開

本報訊4月10日, 農業農村部在廣西北海市召開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 會議充分肯定了2017年以及十八大以來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成效, 要求各級漁業部門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按照“三嚴三實”精神, 落實“四個最嚴”要求, 以時不我待、責無旁貸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擼起袖子加油幹, 堅決守住水產品質量安全這個底線。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 2017年, 各級漁業部門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中央“三農”決策部署, 始終把水產品質量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按照農業農村部韓長賦部長“打贏水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硬仗”的要求, 堅持產管並重, 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實現了品質安全水準“穩”、監管執法“嚴”、品質安全檢測“准”、養殖生產“綠”。 2017年, 產地監測合格率99.7%, 比5年前提高1.2個百分點, 連續5年穩定在99%以上;市場監測合格率96.3%, 比5年前提高5.8個百分點, 創歷史最好水準, 鞏固和發展了十八大以來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好形勢。

會議指出, 五年來, 各級漁業主管部門積極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 開拓進取、砥礪奮進, 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持續加強監管體系建設, 全國一盤棋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形成;持續加強檢測體系建設, 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水準和能力不斷提升;持續加強專項整治,

水產品質量安全重點突出問題治理取得成效;持續加強綠色發展, 推進水產品品質安全“產出來”;持續加強規範管理, 養殖河魨有條件放開市場經營工作得到社會認可;持續強化輿情監測, 水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增強。

會議強調, 新時代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對優質安全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 與水產品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和漁業對資源環境過度利用之間的矛盾, 解決這個矛盾是今後一段時期建設漁業現代化強國要重點解決和完成的首要任務。 各級漁業部門要圍繞這個首要任務, 堅持底線思維, 牢固樹立品質安全是品質興漁綠色興漁品牌強漁的底線意識,

即使1%的問題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既要有找准病根把線頭、打七寸的果斷, 更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信心, 確保不發生重大水產品品質安全事件。

會議要求, 扎實做好新時代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採取切實有效措施, 堅決打贏水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硬仗。 一是切實做好養殖場動態資料庫建設, 推動漁業部門監管責任落實。 2020年前各省都要建立養殖場動態管理資料庫, 最遲2021年, 要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隨機抽樣檢測, 為全面有效落實監管責任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切實做好專項整治, 推動水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問題解決。 今年, 將繼續組織開展“三魚兩藥”專項整治行動, 各地根據方案要求加大整治力度,

切實打好這個硬仗中的硬仗, 全年保持對這個水產品質量安全頑疾的高壓態勢。 三是切實做好品質安全執法, 推動養殖者主體責任落實。 今年, 已將水產品質量安全藥殘超標案件查處納入到《“中國漁政亮劍2018”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方案》, 做到發現一起, 查處一起, 曝光一起, 警示一片, 必要時農業農村部將對查辦不到位的地方發督辦通知。 四是切實做好質檢機構管理, 推動檢測工作規範高效運行。 2018年, 農業農村部將公開檢測機構能力驗證結果, 對連續2年不合格的檢測機構取消承擔任務資格, 資料覆核問題嚴重的機構進行通報, 對違反程式規定, 抽樣單不規範填寫, 不按時報送結果的機構要嚴肅處理。
五是切實做好河魨、貝類、捕撈產品和稻漁等重點水產品管控, 推動風險隱患化解和防範。 六是切實做好“產出來”工作, 推動品質興漁綠色興漁。 農業農村部將出臺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 大力推進綠色生態健康養殖。 七是切實做好科技創新工作, 推動漁業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監管。 八是切實做好輿情監測分析, 推動創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來自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有關領導,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漁業體系首席科學家, 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秘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漁業主管廳局、水產品質檢機構代表出席了會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