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昔日荒僻“三到頭”,今日大漠紅棗鄉

李向新劉雲

由於光照時間長、早晚溫差大等諸多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新疆是我國目前紅棗生產的最佳區域之一。 近年來,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四團紅棗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已經成為該團場的支柱性產業, 並帶動職工致富和團場建設舊貌換新顏。

十四團始建於1958年, 前身是農一師勝利十二場。 由於地處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北緣、一師最東、距離師機關最遠, 用水、用電、公路都處於塔南灌區最末端, 因此被人們戲稱為“三到頭”團場。

經過幾代兵團人六十年如一日、艱苦卓絕的拼搏努力, 這片人跡罕至、黃沙漫天的戈壁沙漠已經建設成為黨政軍企合一,

總人口1.23萬, 耕地14.85萬畝的現代化維穩戍邊新鎮。

產生這樣的變化, 紅棗功不可沒。 早在1983年, 十四團率先從河南等地引種紅棗, 引種面積200畝。 到2014年, 紅棗產值已達9.65億元, 人均產值8.06萬元, 帶動了南疆紅棗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2012年以來, 新疆紅棗產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與此同時, 在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盲目擴張、產量過剩、品質下降、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問題, 致使新疆紅棗產業一度岌岌可危。

近年來十四團黨委居安思危, 積極探索突破紅棗產業發展瓶頸、破解困局的途徑和“密碼”。 依託內地紅棗產區的經驗和國家的優惠政策, 以及北緯40度紅棗黃金種植帶種植環境的核心優勢,

十四團建設了紅棗標準化種植管理示範園, 提出標準園種植的“五個百分百”, 取得良好成效。 在新疆紅棗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的情況下, 十四團的紅棗連續多年以品質優、價格高而勝出。

由於紅棗種植和銷售以初級的原產品銷售為主, 產業總值雖達到了10億元級別, 但可待挖掘與開發的空間仍很大。 為提升價值空間, 十四團以紅棗全產業鏈為抓手, 2016年從河南、廣東、新疆石河子等地引入紅棗果肉、果汁、紅棗酒精和棗酒等深加工項目。

此外, 十四團還推廣能人牽頭建立“民辦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引進紅棗加工設備製造專案。 團場打基礎、提供發展平臺激發了職工自主創業的意識和潛能, 本團職工柴立世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紅棗初加工及手工釀酒項目。

2017年, 十四團已有加工企業(含合作社)17家, 年加工能力約5萬噸, 加工產值近4億元。 另有3家紅棗加工企業, 1家科研機構, 2家生產企業欲入駐團場。 “塔河濱沙棗鄉”、“北緯40°黃金生產帶紅棗小產區”等產業品牌初步形成。 近三年, “昆崗羌棗”產值已達10.2億元, 紅棗占第一產業比值95%。 同時, 建立了電商、微商平臺, 發展勢頭良好。

目前, 十四團黨委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 按照兵團向南發展要求, 制定更高目標:摒棄千篇一律特色小鎮建設模式, 因地制宜, 凸顯沙漠紅棗特色, 以現代農業為基礎, 走農旅一體化特色產業之路, 帶動產城融合發展, 將紅棗特色小鎮打造成為新疆紅棗產業鏈示範基地。

為此, 他們又先于兄弟團場一步, 著手建設開放式紅棗專業生產車間, 構建集技術研發、品種選育、苗木繁育、保鮮貯藏、精深加工、文化旅遊於一體的紅棗產業體系。

2017年, 十四團投資100萬元支援職工建設高標準示範園, 棗園疏密提幹擴冠5364畝, 果畜一體化標準園3000畝;投資7000萬元引進30萬頭生豬養殖擴繁項目, 投資4500萬元落實30戶家庭養殖場專案。

為了實現把風景變成產業, 把美麗轉化為生產力, 2016年, 十四團投資190萬元修建了新疆首座紅棗文化博物館。 未來將以紅棗小產區為基礎, 紅棗文化博物館為視窗, 建立以“昆崗羌棗”為主打品牌的紅棗有機化、品牌化產業體系。

紅棗文化博物館集中展示了中華紅棗文化發展史及兵團紅棗的種植歷史,

標誌著十四團乃至第一師紅棗文化宣傳、藏品保存展示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 2016年起, 團場整合旅遊、農業產業和品牌資源, 依託睡胡楊谷6.8萬畝的胡楊標本庫、櫻花文化旅遊節、番茄採摘節等資源和節慶品牌發展文化旅遊業。 首屆沙漠櫻花文化旅遊節吸引遊客超過10萬人次, 推動了團場文化旅遊業發展。

按照“看得見沙漠、望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留得住人心”的要求, 十四團科學規劃美麗連隊建設佈局, 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精品旅遊項目建設, 發展有機設施農業、沙漠南美白對蝦等特色農業。 此外, 十四團充分發揮甘肅渭源籍職工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優勢和渭河源深厚文化底蘊, 提出“共飲西北家鄉水、同做光榮兵團人”, 提升了“沙漠櫻花旅遊文化節”吸引力,推進了西北軍墾文化大融合,營造了濃厚的節慶文化氛圍和留人引人聚人的良好環境。

目前,十四團又在籌畫申報世界沙漠植物園項目,以更好地補齊現有旅遊資源的短板。

提升了“沙漠櫻花旅遊文化節”吸引力,推進了西北軍墾文化大融合,營造了濃厚的節慶文化氛圍和留人引人聚人的良好環境。

目前,十四團又在籌畫申報世界沙漠植物園項目,以更好地補齊現有旅遊資源的短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