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京西城有位“洋大媽”!說說那群紅牆根下的守護人

金色琉璃、蒼松翠柏掩映下的中南海紅牆, 一側連接著中央黨政機關, 一側連接著當地幹部群眾, 成為北京市西城區特有的地理標識。

“距離紅牆這麼近, 就要做紅牆的堅定守護人。 ”地處中央政治中心、首都功能核心區, 生活和工作在西城區的人們都有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要維護好這一抹特別的“紅”。 活躍在街頭巷尾的基層治理隊伍, 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陽春三月, 芳菲溢香, 讓我們走近這個群體, 一起聆聽他們忠誠擔當的動人故事……

複轉軍人, 時任西城區城管第一執法隊隊長張倫生現場介紹街道政治工作。 張藝藐攝

複轉軍人:攻堅克難擎先鋒之旗

春雨灑落, 天氣微冷。 位於北京市動物園區域的萬容商場一層卻依然一片熱鬧。 4月3日, 西城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建築大學在這裡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未來這裡將入駐一批金融、科技等類別的創新企業。

從關門歇業到曙光再現, 萬容商場“騰籠換鳥”成為“動批”地區成功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生動寫照。 對這背後的酸甜苦辣, 時任西城區城管第一執法隊隊長的張倫生有著切身體會。

“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 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

”2015年2月10日,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發展大棋局, 又落關鍵一子。 而作為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 有30多年歷史的“動批”最多每天迎來10萬人客流, 成為疏解非首都功能名副其實的“硬骨頭”。

“堅決貫徹黨中央部署, 再難也要把它啃下來!”到西城區之前, 張倫生在陸軍第38集團軍服役, 軍旅經歷鍛造了特殊的堅毅品格。 為摸清工作底數, 張倫生帶領隊員連續幾天在“動批”地區調查、摸排, 幾個壯小夥因腳板磨出血泡出現畏難情緒, 他始終不鬆懈、堅持在前, 摸清了商家、攤位、人口等資訊。 此後, 還陸續參與疏解商場12家, 攤位1.3萬余個, 從業人員4萬余人。

不變本色, 紅心向黨。 在西城,

像張倫生這樣的複轉軍人還不只一人:去年從預備役某師轉業的王立平, 受命成為展覽路街道北營房北街首位街巷長, 他憑藉“用腳步丈量街巷”的韌勁, 不到一年把300多米的小街整治得面目一新, 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王鐵人”;2015年轉業到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的安世榮, 工作中嚴於律己、雷厲風行, 關鍵時刻靠得住、扛得起, 被居民贊為“基層治理的螺絲釘”;老兵蘭文成, 在大柵欄地區幹片警12年, 守護著老街、老店、老鄰居的安寧, 人送昵稱“救火隊長”……

街道工委班子11人中6人是複轉軍人, 112名街巷長45%有軍營經歷……掰著手指頭梳理著這組數字, 展覽路街道工委副書記程勇頗為得意。 他說, 複轉軍人正在基層治理的舞臺上, 把在部隊的戰鬥力轉化為發展的生產力,

以驕人的業績擦亮軍人名片。

2018年1月15日是府右街派出所的22歲生日, 更是每一名府右街人的生日, 大家集體慶生。 範秋生 攝

紅牆衛士:平凡崗位鑄平安之盾

中南海西側, 紅牆外一街之隔, 有一處24小時不停歇的忙碌小院。 這個很多人眼裡的“全天候院落”, 便是“中國第一所”——西城公安分局府右街派出所所在地。

特殊的區位,意味著特殊的使命與責任。這個所擔負著維護中南海周邊治安秩序、處置突發事件和警衛中央領導安全等重要任務。承載著黨和人民的期待與重托,這裡的民警被人們稱為“紅牆衛士”。

“這裡的工作簡單,大多時候是站崗、巡查、維護治安,但責任重大。”該所外勤中隊中隊長聶建春的崗位,就位於北京府右街與復興路交叉口東北角。常年在紅牆根下執勤的他,深知“紅牆衛士”這四個字的分量。

那是2015年冬天的一個夜晚,一名攜帶管制刀具的精神病人突然跑到府右街,並企圖穿越警戒線。正在執勤的聶建春見狀迅即上前,示警、前撲、下刀、制服……一連串嫺熟的動作,30秒內便控制了局面。聊起這段經歷,聶建春頗為感慨。他說,作為一名紅牆衛士,除了要把“忠誠”二字刻心間,還要練就過硬本領,才能肩負起這份使命,守護好這方土地。

今年元旦,西城公安分局黨委將聶建春所在的崗位命名為“紅牆衛士先鋒崗”,在此基礎上又設立了街面巡控先鋒崗、社區警務先鋒崗、為民服務先鋒崗等10多處示範警崗。

民警聶建春,僅是西城區紅牆衛士群體的傑出代表。在紅牆精神孕育下,一批紅牆衛士茁壯成長:武警某部戰士盛豪傑、火箭軍某部上士武鑫鋆、某預備役團李洋……僅去年,西城區雙擁辦就從駐軍和武警部隊中評選出55名紅牆衛士,一個個活力四射的身影守護著這裡的萬家燈火。

玉蘭花開,情注紅牆。如今,一個個先鋒崗,一名名衛士,如春日玉蘭般次第開花,在西城上空散射著芬芳……

“西城洋大媽”高天瑞指路表達清晰,還是胡同的”活地圖“。新模式,在平安北京建設中屢建奇功,已然成為首都治理中一個響噹噹的品牌……

記者:解放軍報記者 侯 磊 中國軍網記者 張藝藐

本文轉自 解放軍報用戶端

便是“中國第一所”——西城公安分局府右街派出所所在地。

特殊的區位,意味著特殊的使命與責任。這個所擔負著維護中南海周邊治安秩序、處置突發事件和警衛中央領導安全等重要任務。承載著黨和人民的期待與重托,這裡的民警被人們稱為“紅牆衛士”。

“這裡的工作簡單,大多時候是站崗、巡查、維護治安,但責任重大。”該所外勤中隊中隊長聶建春的崗位,就位於北京府右街與復興路交叉口東北角。常年在紅牆根下執勤的他,深知“紅牆衛士”這四個字的分量。

那是2015年冬天的一個夜晚,一名攜帶管制刀具的精神病人突然跑到府右街,並企圖穿越警戒線。正在執勤的聶建春見狀迅即上前,示警、前撲、下刀、制服……一連串嫺熟的動作,30秒內便控制了局面。聊起這段經歷,聶建春頗為感慨。他說,作為一名紅牆衛士,除了要把“忠誠”二字刻心間,還要練就過硬本領,才能肩負起這份使命,守護好這方土地。

今年元旦,西城公安分局黨委將聶建春所在的崗位命名為“紅牆衛士先鋒崗”,在此基礎上又設立了街面巡控先鋒崗、社區警務先鋒崗、為民服務先鋒崗等10多處示範警崗。

民警聶建春,僅是西城區紅牆衛士群體的傑出代表。在紅牆精神孕育下,一批紅牆衛士茁壯成長:武警某部戰士盛豪傑、火箭軍某部上士武鑫鋆、某預備役團李洋……僅去年,西城區雙擁辦就從駐軍和武警部隊中評選出55名紅牆衛士,一個個活力四射的身影守護著這裡的萬家燈火。

玉蘭花開,情注紅牆。如今,一個個先鋒崗,一名名衛士,如春日玉蘭般次第開花,在西城上空散射著芬芳……

“西城洋大媽”高天瑞指路表達清晰,還是胡同的”活地圖“。新模式,在平安北京建設中屢建奇功,已然成為首都治理中一個響噹噹的品牌……

記者:解放軍報記者 侯 磊 中國軍網記者 張藝藐

本文轉自 解放軍報用戶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