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30門重炮開火猛射 僅僅5分鐘後 就被定位反擊 400名炮兵全被幹掉

炮兵在歷史上有“戰爭之神”的稱號, 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 20世紀50年代以後, 許多國家都改進了炮兵組織體制, 研發出許多新式炮兵武器, 火箭彈、導彈以及其它新型火炮都陸續裝備, 使炮兵的作戰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矛”的不斷進步, 必然促進“盾”的發展, 反炮兵作戰也受到各國炮兵的重視, 實際上, 一些國家早就開始了反炮兵雷達的研製工作, 美國人就憑藉著強大的技術支撐走在前列, 在越戰中美軍的炮兵定位裝備就派上了用場。

其實, 這類雷達的工作原理,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雷達技術, 追蹤敵方火炮發射出的炮彈, 依據炮彈彈道推算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 從而為己方的火力反擊提供精確定點座標。 越戰期間使用的反炮兵雷達技術上還不成熟, 定位比較粗糙, 經常無法找到敵方炮位。 不過, 也有能人可以玩出新水準。

據法國《歷史》雜誌此前刊登的文章, 就提到了1968年溪山戰役中, 美軍進行過的反炮兵作戰。 戰前美國人就對溪山附近的地形進行了詳細勘測, 收集了大量資料, 繪製了一幅完整的地形圖, 甚至還在一些關鍵點位上設定了射擊諸元。 而越軍則集結了龐大的炮兵部隊參戰,

包括76、85、130、152毫米口徑的各式大炮, 以及大量的迫擊炮和火箭彈等, 為前線士兵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戰鬥打響後, 越軍憑藉著重炮掩護和坦克突擊, 確實取得不錯戰果, 可美國人也殺紅了眼, 不惜派出大量運輸機空投補給物資和彈藥,

其中就包括了一台還處於試驗階段的反炮兵雷達。 美國人打算利用這台雷達設備, 測算出越軍的炮兵陣地, 給他們點厲害嘗嘗, 順便也測試一下這個新玩意兒的可靠性。

當時越軍的一個重炮兵團, 利用手裡的30門152毫米重炮對著美軍陣地一陣猛射, 但僅僅過了5分鐘後, 就遭到猛烈的炮火反擊, 最後全軍覆沒。 越軍的作戰記錄顯示, 這支直屬炮團遭到對手的突然襲擊, 陣地上的400多民官兵全部犧牲, 而美方戰史記載中提到, 他們使用反炮兵雷達對越軍炮兵陣地進行了簡單粗略的定位, 然後利用地形圖和諸元參數準確找到了位置。

而越軍早已經被之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 放鬆了警惕, 陣地的防禦工事也很馬虎, 各炮位之間間隔很小, 炮彈在周圍隨意擺放。 擁擠的陣地上還部署了大量高炮以防空襲, 結果卻被對方炮兵幹掉了。 最後戰役以越軍的撤退而告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