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近平看“鶴”起舞

萬紫千紅花不謝, 冬暖夏涼四序春。 福建省永春縣是著名僑鄉, 白鶴拳之鄉, 地處福建省東南部, 晉江東溪上游, 隸屬福建泉州市, 全年無霜期320天, 平均氣溫20.4℃, 降水量1600-2100毫米, 氣候溫和, 濕潤多雨, 適合種植水果, 特別享有“永春蘆柑甲天下”的美譽。 永春縣五裡街鎮大羽村是個名副其實的農業村, 村前屋後種滿蘆柑。 2002年, 習近平到該村調研時, 聽說該村“人均蘆柑產量5.5噸”, 不禁有些驚訝。 村裡的很多新房子都是靠種蘆柑賺錢建起來的。

卷起褲管種田, 挽起袖子練拳。 在大羽村裡的白鶴拳史館內, 當年村民周金盛赤腳練拳的照片是鎮館之寶,

旁邊還有一雙人字拖鞋赫然在目。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2002年6月15日上午, 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到大羽村調研, 習近平一行站在村小學外面, 仔細詢問村莊的規劃、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村財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收入的主要來源等情況。 突然習近平問起大羽村有什麼特色。 當聽說這裡是永春白鶴拳的發祥地, 村裡大人小孩都會幾招時, 習近平饒有興趣地說:“來啊, 誰會啊?”大羽村延續著的淳樸鄉風和繁盛武風, 村黨支部委員周金盛, 自小學習白鶴拳。 他聽見習近平的問話, 立刻踢掉腳上的拖鞋, 倉促間站了出來, 赤腳上陣, 在習近平面前表演了一套白鶴拳。 有誰想到, 在當時父母官面前做“赤腳大仙”,
又是“人字拖”, 一般領導人會覺得沒場面、沒派頭, 而作為表演者也不敢貿然登大雅之堂。 但是習近平興致勃勃觀看著表演, 表演者十分自然地出拳, 兩者共同營造了同樂的氛圍。

“永春白鶴拳, 無燒也拉侖!”“武”字按古代造字法, 是會意字, “戈”是古代的一種兵器, “止”在甲骨文中實則為人的腳趾的象形, 二字合起來成為止戈為武, 體現武術體育和平精髓。 閩南語俚語“無燒也拉侖”的意思是即使水不是很燙, 也有微熱, 形容永春白鶴拳很厲害, 有深刻文化韻味。 白鶴拳歷史悠久, 是南拳之一, 屬於少林武術分支。 相傳由福建省福寧州(現寧德市霞浦縣)北門外少林拳師方種的獨生女方七娘所創, 七娘後嫁給福建永春縣人曾四,

在福建永春授徒, 故名永春白鶴拳。 依其外形姿勢特性等, 分為飛、鳴、宿、食等, 發展出四個派別。

處處有歷史, 步步有文化。 在看表演之後, 習近平說:“新村建設要因地制宜, 要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能把白鶴拳文化結合起來, 就更好了。 ”習近平時時刻刻沒有忘記對新農村建設、農民奔小康、農村文化建設的關心。 早在《擺脫貧困》一書中就指出:“我們要建設具有閩東特色的精神文明, 就需要立足於閩東的實際, 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建設貫穿於脫貧致富的整個過程。 ”各地情況千差萬別,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緊密結合實際, 不能照抄照搬。 農村不是城市, 不能推倒重來, 大拆大建, 否則容易導致農村傳統文化的失落。

習近平高度重視傳統文化, 注重歷史積澱, 注重歷史文化的保護, 開出發展文化服務經濟的方子。 正如他在《之江新語》一書中強調:“古往今來, 浙江人敏于挖掘文化傳統中的經濟元素和商業契機, 善於向經濟活動中注入更多文化內涵, 以文化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 ”只有一村一品, 挖掘文化, 才有特色, 才有內涵, 才有生命力。

牡丹花好空入目, 棗花雖小結實成。 當年習近平到村子裡調研時, 周金盛赤腳表演一套白鶴拳, 贏得眾人喝彩;如今, 該村遵循習近平的指示精神, 做經濟與文化深度融合發展的文章。 在當地各級政府的支持下, 大羽村借助白鶴拳發祥地的地理特色, 大力弘揚白鶴拳文化, 做大做強白鶴拳文化產業。

他們對白鶴拳文化進行挖掘整理, 每年舉辦白鶴拳文化節, 村裡的房屋也統一修砌一番, 隨處都有白鶴拳的元素, 沿著公路走進該村, 路旁的房屋牆面上, 白鶴拳的招式、標誌、拳譜乃至動漫形象隨處可見, 將整個村子打造成白鶴拳特色鄉村。 不僅如此, 動畫片《永春白鶴拳之五色羽傳奇》, 電影《永春白鶴拳》、《永春白鶴拳之擎天畫卷》正在擴大影響。 昔日以蘆柑為主的小山村, 搖身一變, 成為遠近聞名的永春拳第一村, 人均純收入從當年不足2000元, 到2012年已達11936元。 “以武會友”的氛圍吸引著日本、俄羅斯、英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武學同道前來尋根、交流。 每年迎來中外遊客和武學愛好者10萬多人。 大羽村不僅蘆柑出了名, 架起文化橋樑, 做起中國和平使者, 傳播中國體育之風的名聲也不小哩。

作者:學習大軍

2015年4月14日

傳播中國體育之風的名聲也不小哩。

作者:學習大軍

2015年4月14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