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UMCloud合併數人雲 UCloud收穫IaaS+PaaS融合加力

UCloud、UMCloud、數人雲將有效利用產品方面的互補性, 充分發揮在IaaS、PaaS層面的技術優勢、市場積累和服務經驗, 提供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專有雲在內的雲計算整體解決方案, 滿足企業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全面發力企業級IT領域。

UMCloud和數人雲在一起了!

這個在前些天還被當作是“傳言”的消息, 在今天正式的落地了!此次合併不僅是對其技術與業務上的又一突破和利好, 同時也為全球化的IaaS+PaaS技術融合進程再添一筆。

ITlady剛剛獲悉, 國內領先的中立雲計算服務商UCloud在其官方公眾平臺宣佈:旗下私有雲公司UMCloud正式合併數人雲,

合併後雙方業務將全面整合, 形成一家全新的公司, 合併後, UCloud將擁有為企業客戶提供IaaS+PaaS的產品與整體解決方案的絕對實力, 同樣顯示出, 全球化的IaaS+PaaS技術融合的進程正在全面加速。

長久以來, IaaS廠商可上攻涉足PaaS領域, PaaS企業也可升級摸頂進入SaaS領域, 成為雲計算企業對全面結構力的想像。

其中作為中間層的PaaS所起到連接IaaS與SaaS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這一夢幻組合結構正在獲得越來越多業內廠商所重視。 雲計算越來越普及, 雲生態圈也開始成為產業鏈條相融合的驅動力, 融合後資訊打破孤壁而實現共用, 利用效率也得到明顯提升。

UCloud表示, 合併後UCloud、UMCloud、數人雲三者將有效利用產品方面的互補性, 充分發揮在IaaS、PaaS層面的技術優勢、市場積累和服務經驗, 提供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專有雲 在內的雲計算整體解決方案, 滿足企業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全面發力企業級IT領域。

為什麼要合併?

IDC曾預測, 2021年全球雲服務整體營收將達5540億美元。 Gartner發佈報告顯示:到2021年, 公有雲市場將達到3025億美元。 UCloud成立於2012年,

以互聯網垂直領域切入然後橫向拓展, 以“上不碰應用, 下不碰資料”定位成為國內領先的中立雲計算服務商, 去年5月份已經實現單月盈利, 成為IaaS陣營中的佼佼者。

但該領域巨頭玩家像阿裡、騰訊者眾多, IaaS領域格局已定, 雖然前景廣闊但市場懸念並不大。 《中國私有雲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顯示, 國內私有雲市場增長穩定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62.4億元。 私有雲領域競爭仍很激烈, 從近兩年表現來看, 活躍度成為競爭的重要因素, 並很快將成為有實力和戰略性的雲服務商競爭的主陣地。 更多企業也越來越重視雲服務商的綜合實力, IaaS+PaaS模式開始在一些IT應用領先的行業較為重視。

UCloud2016年與Mirantis合資成立UMCloud, 對進軍國內私有雲領域市場進行佈局, 去年12月, UCloud完成對UMCloud外資股份的全資收購。 UMCloud的產品與解決方案除了基於OpenStack的私有雲外, 還推出了軟體定義存儲、支援異構管理的雲管平臺、託管雲等。 UCloud是數人雲A+輪的投資方, 數人雲的優勢就在於那基於容器的輕量化PaaS平臺, 擁有一鍵伸縮、資源池化、混合雲管理、簡化運維、高併發處理等多個核心能力。

此次UMCloud與數人雲合併, 並在業務上進行全面整合後, 對私有雲領域的實力有明顯補足, 呈現出1+1>2的局面。 同時在業務上覆蓋運營商、金融、大型央企、政府等行業, 客戶上包括中國移動、郵儲銀行、中鹽集團、福建省交通廳、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廣發銀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 市場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容。 同時, UCloud獲得了向業內提供IaaS+PaaS的一體化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實力加深, 並可加速UCloud大資料流程通產品“安全屋”平臺、AI訓練與服務平臺的私有化等。

從400萬創業到百億估值

在2012年初創時, UCloud只有創始團隊拿出400萬做啟動資金, 與市場上任何一家巨頭都無法相比。 業務上的突破口更是難以打開, 是遊戲使其成功切入IaaS領域, 也是“中立的雲計算服務商”為其成功建立了與巨頭們的差異化。2013年UCloud獲得A輪融資,資本的目光開始聚焦,2014年到2015年連續獲得資本加持5000萬美元慢慢變成近1億美元。2017年,UCloud完成D輪融資9.6億元人民幣,躍身成為估值百億的獨角獸企業。

UCloud在IaaS領域一直與巨頭共舞,無論是海外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以及Google、IBM等知名科技巨頭,還是阿裡雲和騰訊雲,無一不是斥重資進入,即使燒錢也能硬挺到盈利那天。UCloud先在垂直方向找到突破口,之後才進行業務拓展,目現在全球有23大資料中心,8萬多家客戶,間接服務使用者量達到10億,業務也從最早爆發的手遊,擴展到政企、金融科技、新零售、線上教育、智慧醫療等眾多領域,終於實現單月盈利,用實力撐起百億估值,無論是UCloud的戰略眼光還是運營都得到了資本方的認同。

UMCloud與數人雲的合併,會給UCloud帶來IaaS+PaaS雙模式提升盈利能力自不必說,資本或將再次加持,UMCloud或將產生更好的業績回報,但這些顯然只是邁向千億目標的基石之一。而UCloud針對資料安全流通設計的安全屋平臺需要重提。

安全屋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實現線下資料的線上共用,能夠讓多方各取所需,並探索出適用于全行業的資料安全流通的標準,實現雲間協作。安全屋實現了資料的確權,有效區分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將帶動整個大資料的雲計算發展進程。 目前業務已覆蓋汽車、銀行征信、醫療、教育等諸多傳統行業,並積極探索與區域政府的合作,打破政務資料孤島,讓政府資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UMCloud與數人雲的合併, 將有效加速“安全屋”平臺的私有化,更好地服務於對資料保密性有著極高要求的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及傳統企業等。合併後,容器跟私有雲相結合,也將有效解決傳統企業現在所面臨的開發應用架構快速變化的難題。

私有雲的加力與安全屋機制,是U Cloud 衝擊千億估值的遠見和目標。

本文來自ITlady,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也是“中立的雲計算服務商”為其成功建立了與巨頭們的差異化。2013年UCloud獲得A輪融資,資本的目光開始聚焦,2014年到2015年連續獲得資本加持5000萬美元慢慢變成近1億美元。2017年,UCloud完成D輪融資9.6億元人民幣,躍身成為估值百億的獨角獸企業。

UCloud在IaaS領域一直與巨頭共舞,無論是海外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以及Google、IBM等知名科技巨頭,還是阿裡雲和騰訊雲,無一不是斥重資進入,即使燒錢也能硬挺到盈利那天。UCloud先在垂直方向找到突破口,之後才進行業務拓展,目現在全球有23大資料中心,8萬多家客戶,間接服務使用者量達到10億,業務也從最早爆發的手遊,擴展到政企、金融科技、新零售、線上教育、智慧醫療等眾多領域,終於實現單月盈利,用實力撐起百億估值,無論是UCloud的戰略眼光還是運營都得到了資本方的認同。

UMCloud與數人雲的合併,會給UCloud帶來IaaS+PaaS雙模式提升盈利能力自不必說,資本或將再次加持,UMCloud或將產生更好的業績回報,但這些顯然只是邁向千億目標的基石之一。而UCloud針對資料安全流通設計的安全屋平臺需要重提。

安全屋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實現線下資料的線上共用,能夠讓多方各取所需,並探索出適用于全行業的資料安全流通的標準,實現雲間協作。安全屋實現了資料的確權,有效區分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將帶動整個大資料的雲計算發展進程。 目前業務已覆蓋汽車、銀行征信、醫療、教育等諸多傳統行業,並積極探索與區域政府的合作,打破政務資料孤島,讓政府資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UMCloud與數人雲的合併, 將有效加速“安全屋”平臺的私有化,更好地服務於對資料保密性有著極高要求的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及傳統企業等。合併後,容器跟私有雲相結合,也將有效解決傳統企業現在所面臨的開發應用架構快速變化的難題。

私有雲的加力與安全屋機制,是U Cloud 衝擊千億估值的遠見和目標。

本文來自ITlady,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