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超級大國的壟斷技術:只有中美俄才有數中國的最先進

近期, 網上開始流傳一張從某雜誌上翻拍的殲-10B的照片, 照片上的說明文字顯示該機已換裝國產向量發動機。 儘管早在去年就已經不斷有殲-10B換裝向量發動機的資訊和模糊照片在網路上出現,

然而這一次是首度有相對確切的有關中國國產向量發動機的消息流出。

在談到向量發動機之前, 首先我們不得不提推力向量技術。 推力向量技術是指發動機推力通過噴管或尾噴流的偏轉產生的推力分量來替代或部分代替原飛機的操縱面或增強飛機的操縱功能, 對飛機的飛行進行即時控制的技術。 其意義在於該技術可以改善飛機可操作性。 而且也因此可適當地減小一些操縱面的大小, 甚至可以完全取消某些操作面。 這也就意味著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可以大大減小, 這對降低飛機的可探測性是有利的。

推力向量技術包括了推力轉向噴管技術和飛機機體/推進/控制系統一體化技術。 其中, 所謂推力轉向噴管技術就是向量噴管技術。 而所謂向量噴口就是可以改變噴射方向的噴口, 通過改變噴口方向來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 這一技術在飛機上的應用就是向量發動機。 所謂向量發動機,

是指是噴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轉以產生不同方向的推力的一種發動機。 採用推力向量技術的飛機, 主要是通過尾噴管偏轉, 利用發動機產生的推力, 獲得附加的控制力矩, 實現飛機的姿態變化控制。 其突出特點是控制力矩與發動機緊密相關, 而不受飛機本身姿態的影響。 因此, 向量發動機可以保證在飛機作低速、大攻角機動飛行而操縱舵面幾近失效時利用推力向量提供的額外操縱力矩來控制飛機機動。 因此也可以看出向量噴管即是向量發動機的核心部件。

目前世界上能夠掌握推力向量技術的只有美國與俄羅斯, 美國使用這一技術的代表作是F-22, 而俄羅斯則是Su-35。 其中, F-22使用的發動機是普惠F119-PW-100, 而Su-35則使用的是AL-41F, 二者各有優缺點:AL-41F採用多維向量噴管, 發動機尾噴口和發動機是球形鉸接, 結構複雜但能提供360度全方向偏轉, 而且其推力也比F-119相對要高, 然而使用壽命較短;F-119採用二維向量噴管, 隱身效果更好, 使用壽命也相對較長, 然而二維向量噴口的結構較為簡單,

因此只能選擇上下或左右方向偏轉。

而根據推測, 這次殲10B所安裝的比較可能是WS-10加裝向量噴管的試驗型號發動機, 也有說法稱安裝的是即將用於殲-20的WS-15的試驗產品。 實際上, 美國也曾經在F-16這種單發三代戰鬥機上安裝過向量發動機用於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其機動性有了質的提高。然而,主流還是認為向量發動機安裝在三代單發戰鬥機上的意義不算太大。因而這一次殲10B很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技術研製,但是這也至少表明中國已經至少擁有了向量噴管的自主開發能力。而且根據國內一些人的研究,這次實驗的向量噴管可以說是是當今世界上設計最複雜的向量噴管,同時也是推力損失最小的一種——僅損失理想推力的1%-2%。如果中國的向量發動機能夠研製成功,其意義不只是會讓殲20更加安靜更加致命那麼簡單,同時,國產短距起降飛機的設計也很有可能會有希望很快實現。

實驗結果表明其機動性有了質的提高。然而,主流還是認為向量發動機安裝在三代單發戰鬥機上的意義不算太大。因而這一次殲10B很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技術研製,但是這也至少表明中國已經至少擁有了向量噴管的自主開發能力。而且根據國內一些人的研究,這次實驗的向量噴管可以說是是當今世界上設計最複雜的向量噴管,同時也是推力損失最小的一種——僅損失理想推力的1%-2%。如果中國的向量發動機能夠研製成功,其意義不只是會讓殲20更加安靜更加致命那麼簡單,同時,國產短距起降飛機的設計也很有可能會有希望很快實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