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AI技術引爆四大行業,IC晶片未來3年仍將持續供貨緊張

AI的簡介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慧, 它是電腦科學的一個分支, 它是通過類比、學習、拓展、延伸使設備具有類似人類智慧的技術。

AI的發展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AI技術的萌芽階段:從1308年雷蒙·盧爾在書中提出了“邏輯機”的概念到1955年“人工智慧”被提出。

第二階段AI技術的探索階段:從1955年“人工智慧”被提出到1997年IBM公司的“深藍機器人”打敗人類象棋冠軍。 在1993年, 威隆溫格曾預言三十年之內人類就會擁有打造超人類智慧的技術。

第三階段為AI技術的應用階段:從1997年IBM“深藍機器人”打敗人類象棋冠軍至今。

AI的爆發

從1955開始, AI技術發展至今已經63年了。

現在AI技術已經被用於許多方面。 AI將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手機

華為第4款AI手機P20近期已經發佈。

2017年, 三星推出了Bixby人工智慧助手, 華為推出了麒麟970 晶片,高通驍龍推出了第3代加入AI技術的845晶片, 蘋果推出了搭載A11 Bionic仿生晶片的三款全新iPhone。

AI人工智慧從軟體層面逐漸延伸到了硬體層面。

AI在手機行業發展迅速。 AI將推動手機再次更新換代。

2、物聯網

電子商務使得中國的物聯網達到了全球最大的規模, 當然也承受著全球最大的壓力。 隨著AI技術的出現, 物聯網將得到升級。 未來IoT將逐漸升級為AIoT。 AIoT智聯網將成為發展方向。

2017年雲棲大會上阿裡雲公佈的“萬億蘇醒計畫”就提出要在未來發展AIoT智聯網。

2018年AIoT未來實驗室交流會在深圳召開, 特斯聯、阿裡巴巴、雲知聲、i.am等參加了此次會議。

3、無人駕駛

2018年3月益普索Ipsos發佈了一項最新調查《憧憬無人駕駛汽車——2018全球無人駕駛汽車消費者調查》。 據報告顯示全球約有58%的人對無人駕駛汽車感興趣, 30%的人表示不確定, 12%的人表示可能不會使用無人駕駛汽車, 其中國約有48%的人對無人駕駛有興趣。 這顯示 出無人駕駛車具有巨大的市場。

日前, 美國加州向無人汽車發放了路測許可證;目前韓國已經計畫為無人駕駛建立智慧交通系統;日本政府推出《自動駕駛相關制度整備大綱》;廣州市正制定《廣州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指導意見》這標誌著無人汽車的技術已經接近成熟。

圖森今日宣佈無人駕駛汽車將於今年下半年試運行, 最遲2020年量產。 在國內、百度、騰訊等也在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 3月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福建獲得上路測試牌照。 4月2日騰訊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亮相。

未來5年, 無人駕駛將進入試運營階段, 並且被應用於一些特殊的使用環境。

4、AI智慧家居

AI能夠讓用戶對智慧家居的使用體驗得到巨大的升級, 極大的方便我們的生活。 但是目前, 我國智慧家居的程度並不高, 市場還存在著巨大的空白。因此未來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有美好的前景。

2017年AI進入國內智慧家居市場。阿裡發佈了天貓精靈,小米發佈了小愛同學。在2018AWE家博會上,美的推出AI智慧冰箱,為使用者提供全場景的語音服務,徹底解放雙手;海爾展出的智慧電視、智慧冰箱等智慧家電都可以通過AI賦能實現便捷的語音交交互操作;熟悉主人每天作息規律且在閒置時間清掃房間的科沃斯掃地機器人等等。

2018年3月百度入股酷開,聯手創維佈局AI智能家居。各大家電巨頭紛紛搶灘AI智慧家居。2018年國內將刮起一股AI智能家居的風潮。

未來AI將引爆手機、智慧家居、無人駕駛、物聯網、智慧穿戴、機器人等等行業。它將為各行各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但是AI在各行各業的爆發,將極大的拉動全球IC晶片需求,將使得未來全球IC晶片供貨持續緊張。

AI的代價

目前我國的IC晶片自給率不足20%,有超過80%的IC晶片是依靠進口。我國近五年,平均每年進口IC晶片超過2000億美元。這顯示我國的IC晶片需求量非常巨大;國內晶圓、IC晶片製造行業發展還嚴重不足。

AI在手機、智慧家居、無人駕駛、物聯網等等行業的爆發,將猛烈的拉動中國的IC晶片需求,可能將使得未來國內IC晶片供應持續緊張。

那國內IC晶片需求緊張未來會持續多久呢?至少3年。為什麼呢?

一、全球晶圓生產規模未來2-3年無大幅增長。

(SEMI全球晶圓設備投入)

SEMI的報告顯示,全球晶圓設備投入, 2017年相比2016年上漲38%,而2018年預計全球晶圓設備投入只會比2017年多9%,2019年晶圓設備上漲只有5%。

2018年三星投資70億美元建西安二期晶圓廠,鎂光投資10億建Fab10三期工程,但最早量產時間也要等到2019年Q4季。預計轉化為產能需要等到2020年。

另一方面,由於受到技術、設備的封鎖,我國在晶圓製造上目前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2018、2019年,包括2020年,可能全球晶圓生產規模不會出現大幅度增長。而AI即將引爆各個行業的發展,未來3年內,全球晶圓還有可能出現緊缺。

二、中國IC晶片生產規模仍需繼續擴大

《中國製造2025》國家計畫在2020年使得中國IC晶片自給率達到40%,2025達到70%。

2020年,距離現在還有3年。在這3年內,中國IC晶片自給率要翻一番,從20%,到40%。也就是說中國的IC晶片生產規模也至少要在3年內相比2017年擴大一倍。

我們看出國家這個計畫的迫切。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對IC晶片的需求在劇烈的增長。3年自給率、生產規模翻番的任務非常具有難度,但是在中國舉國之力眾志成城發展IC的情況下,這個任務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即使我國完成這個3年計畫,我國的IC晶片自給率也只有40%。這意味著未來3年,我國仍然可能會出現IC晶片緊缺。

AI的爆發將極大的拉動全球IC晶片需求,未來將造成IC晶片供貨緊張。但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中國IC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也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市場還存在著巨大的空白。因此未來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有美好的前景。

2017年AI進入國內智慧家居市場。阿裡發佈了天貓精靈,小米發佈了小愛同學。在2018AWE家博會上,美的推出AI智慧冰箱,為使用者提供全場景的語音服務,徹底解放雙手;海爾展出的智慧電視、智慧冰箱等智慧家電都可以通過AI賦能實現便捷的語音交交互操作;熟悉主人每天作息規律且在閒置時間清掃房間的科沃斯掃地機器人等等。

2018年3月百度入股酷開,聯手創維佈局AI智能家居。各大家電巨頭紛紛搶灘AI智慧家居。2018年國內將刮起一股AI智能家居的風潮。

未來AI將引爆手機、智慧家居、無人駕駛、物聯網、智慧穿戴、機器人等等行業。它將為各行各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但是AI在各行各業的爆發,將極大的拉動全球IC晶片需求,將使得未來全球IC晶片供貨持續緊張。

AI的代價

目前我國的IC晶片自給率不足20%,有超過80%的IC晶片是依靠進口。我國近五年,平均每年進口IC晶片超過2000億美元。這顯示我國的IC晶片需求量非常巨大;國內晶圓、IC晶片製造行業發展還嚴重不足。

AI在手機、智慧家居、無人駕駛、物聯網等等行業的爆發,將猛烈的拉動中國的IC晶片需求,可能將使得未來國內IC晶片供應持續緊張。

那國內IC晶片需求緊張未來會持續多久呢?至少3年。為什麼呢?

一、全球晶圓生產規模未來2-3年無大幅增長。

(SEMI全球晶圓設備投入)

SEMI的報告顯示,全球晶圓設備投入, 2017年相比2016年上漲38%,而2018年預計全球晶圓設備投入只會比2017年多9%,2019年晶圓設備上漲只有5%。

2018年三星投資70億美元建西安二期晶圓廠,鎂光投資10億建Fab10三期工程,但最早量產時間也要等到2019年Q4季。預計轉化為產能需要等到2020年。

另一方面,由於受到技術、設備的封鎖,我國在晶圓製造上目前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2018、2019年,包括2020年,可能全球晶圓生產規模不會出現大幅度增長。而AI即將引爆各個行業的發展,未來3年內,全球晶圓還有可能出現緊缺。

二、中國IC晶片生產規模仍需繼續擴大

《中國製造2025》國家計畫在2020年使得中國IC晶片自給率達到40%,2025達到70%。

2020年,距離現在還有3年。在這3年內,中國IC晶片自給率要翻一番,從20%,到40%。也就是說中國的IC晶片生產規模也至少要在3年內相比2017年擴大一倍。

我們看出國家這個計畫的迫切。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對IC晶片的需求在劇烈的增長。3年自給率、生產規模翻番的任務非常具有難度,但是在中國舉國之力眾志成城發展IC的情況下,這個任務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即使我國完成這個3年計畫,我國的IC晶片自給率也只有40%。這意味著未來3年,我國仍然可能會出現IC晶片緊缺。

AI的爆發將極大的拉動全球IC晶片需求,未來將造成IC晶片供貨緊張。但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中國IC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也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