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區塊鏈或將迎來發展拐點,未來前景尚待時間檢驗|教授觀點

小歐說

區塊鏈離第一個拐點, 也就是從非理性繁榮到斷崖式下跌, 已經非常近了。

什麼是區塊鏈?我最喜歡的定義是:

區塊鏈是在缺少可信任的中央節點和通道的情況下,

分佈在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共識機制。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機制, 它的理論基礎是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 Design Theory)。 機制設計理論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 主要研究在自由選擇、自願交換、資訊不完全及決策分散化的條件下, 能否設計一套機制來達到既定目標。

這一理論主要解決兩大難題:

第一, 每個人都不可能充分掌握他人所有的私人資訊, 即

① 資訊不對稱;

第二, 很多人傾向於通過隱瞞和操縱自己的私人資訊來獲取個人利益最大化, 從而導致

② 激勵不相容。

好的機制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第一, 資訊有效;第二, 激勵相容。

區塊鏈就是這樣一個機制。

區塊鏈的設計原理包含了密碼學, 很難被人為篡改, 從而

保證了資訊的有效性;

同時, 其激勵機制能夠保證個體傾向和整體目標之間不會發生根本性衝突, 即

實現了激勵相容。

區塊鏈如何發揮作用?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Storj:首個分散式雲存儲公司的創富神話

Storj起步於2014年, 是

一家用區塊鏈技術做分散式雲存儲的公司。

當時, 雲服務已經有臉書、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巨頭公司介入。 但是, Storj敏銳地觀察到, 作為雲存儲空間最大的公司,

穀歌的空間也僅有8,000PB左右,

與之相比,

個人電腦存儲空間的總和超過了25萬PB。

如何讓個人用戶將電腦上空餘的存儲空間拿出來共用?從而

打造一個分散式的雲服務平臺?

Storj的做法是把每位元使用者提供的存儲空間進行定量計算並

給予每位元使用者相應的數字貨幣補償。

這套激勵機制的核心, 是讓每位元貢獻存儲空間的個人得到相應的激勵。

為此, Storj公司

發行了5億個加密貨幣(Storjcoin X),

通過出租雲存儲空間,

使用者可不斷獲得系統發放的加密貨幣。

目前, 儲存在Storj雲空間的資料已經達到了13PB。 通過機制設計和區塊鏈技術, Storj公司

解決了電腦使用者不願意共用存儲空間的問題。

這個機制看起來簡單, 卻很有效。

迅雷:華麗轉型的背後, 是區塊鏈的身影

受Storj啟發, 下載服務提供者迅雷網路開始進行公司歷史上最大的轉型:

成為領先的雲加速技術平臺。

2015年, 迅雷發佈了星域CDN, 這個設備可起到提供頻寬和存儲空間的作用。

如何推廣星域CDN?迅雷

採用了和Storj如出一轍的激勵機制。

給予相應的數字貨幣激勵。

迅雷發行了“玩客幣”, 後改為“鏈克”。

迅雷共發行了15億個幣,

其中3億個為迅雷自己持有, 餘下12億個用於獎勵用戶。

這一模式推出後大獲成功。

迅雷的私人雲盤在京東定期發佈,售價499元,

目前已有超過900萬人排隊等候。

原本需花費巨額成本進行推廣的東西,反而成了迅雷的盈利來源之一。

通過Storj和迅雷的案例可看到,

區塊鏈技術可為企業創造巨大價值,

並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那麼,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前景又是怎樣的?

1

區塊鏈離斷崖式下跌已經很近了

全球最權威的技術諮詢機構加特納(Gartner)公司曾用一句話總結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

“區塊鏈有很大泡沫,但我們不該錯過它。”

區塊鏈的現狀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可借助加特納曲線(Gartner Hype Cycle)窺見一二。

加特納曲線將新技術從概念、胚胎到發展成熟的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見下圖):

① 技術啟動期(沉寂期):

一項新技術從無到有,開始受到業界和媒體的關注,大眾和業內人士對該技術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不過,這個階段的產品往往並不成熟。

② 期望值高峰期(非理性繁榮):

人們對新技術的期望值達到最高點,紛紛一擁而上採用該技術。這時它的估值達到最高峰,泡沫也最大。

③ 幻滅的低谷期(斷崖式下跌):

過高的預期被商業現實打破,泡沫都被抹去。人們與之前相比冷靜不少,開始反思問題,從實際出發考慮技術的價值。

此外,使用者需求逐漸明確,產品在設計和使用場景上也趨於成熟,最佳實踐開始湧現。

④ 領悟的爬坡期(價值回歸):

新技術找到新的突破點,由它產生的利益和潛力也被市場所認可,從此進入產品化階段。

⑤ 效率的飽和期:

新技術開始真正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加特納曲線上有兩個非常關鍵的拐點:

第一個是從非理性繁榮到斷崖式下跌;第二個是斷崖式下跌之後開始價值回歸。

從理論角度判斷何時為拐點非常困難,從實踐角度則有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

當主流媒體開始大肆吹捧新技術時,第一個拐點可能就要來臨;當每位參與者都已絕望到極點,第二個拐點將很快出現。

在我看來,

區塊鏈離斷崖式下跌已經很近了。

2

區塊鏈技術未來前景可期

區塊鏈技術的爆發有深層的社會原因:

二戰之後,世界經濟陷入週期性地波動:繁榮時期,經濟快速發展,資產不斷積累;到了一定節點,經濟體系崩潰,進入蕭條時期;然後經過緩慢復蘇,又逐步邁入繁榮時期……如此循環往復,讓人不禁思考:

我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建立起一個充分競爭同時又穩定有序的社會?

區塊鏈,被人們視為答案之一。

不過,很多新技術如互聯網都曾經被視為答案,最終卻

不可避免地走到了預期的對立面。

互聯網早期,我們就提出要用分散式的、去中心化的技術,説明人類實現資訊和財富的民主化。遺憾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技術浪潮過後,我們發現,資訊和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大大加劇。

區塊鏈最後會不會像互聯網那樣陷入“去中心化悖論”,非但沒有去中心化,反而導致財富在少數人手裡高度聚集,社會高度分層?從其發展至今的軌跡來看,

區塊鏈並沒有擺脫這一悖論。

當然,社會生產關係正在發生緩慢變化,這將為區塊鏈提供廣闊的用武之地。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生產和消費在經濟學分析裡是二元分割的,生產者負責生產,消費者負責消費。但

這種二元分割和實際情況越來越脫節。

以視頻行業為例,自Youtube之後,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嚴格界限被打破,內容的生產者可能同時也是內容的消費者,今天的很多小視頻的使用者也是如此。

人們在消費的同時也在貢獻價值,這樣複雜的互動性行為

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在此情況下,如何界定每位參與者的價值?如何給予他們相應的激勵?這是區塊鏈未來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也是其價值所系。

END

本文根據龔焱教授在中歐眾創平臺創業沙龍“區塊鏈”專場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內容有刪改。

編輯 | 岳頂軍

中歐創業營第七期招生已經正式啟動。課程學制1年,採用模組制教學,涵蓋了精益創業、組織創新與激勵、創業戰略與平臺化思維、博弈論與資本創新等在內的8大模組。國內外頂尖企業家深入輔導,助你培養企業家精神;四大海外模組,讓你開拓全球視角,洞悉全球創業及創新趨勢。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加入國內最活躍的創業者社群平臺。

▼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中歐創業營第七期課程

這一模式推出後大獲成功。

迅雷的私人雲盤在京東定期發佈,售價499元,

目前已有超過900萬人排隊等候。

原本需花費巨額成本進行推廣的東西,反而成了迅雷的盈利來源之一。

通過Storj和迅雷的案例可看到,

區塊鏈技術可為企業創造巨大價值,

並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那麼,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前景又是怎樣的?

1

區塊鏈離斷崖式下跌已經很近了

全球最權威的技術諮詢機構加特納(Gartner)公司曾用一句話總結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

“區塊鏈有很大泡沫,但我們不該錯過它。”

區塊鏈的現狀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可借助加特納曲線(Gartner Hype Cycle)窺見一二。

加特納曲線將新技術從概念、胚胎到發展成熟的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見下圖):

① 技術啟動期(沉寂期):

一項新技術從無到有,開始受到業界和媒體的關注,大眾和業內人士對該技術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不過,這個階段的產品往往並不成熟。

② 期望值高峰期(非理性繁榮):

人們對新技術的期望值達到最高點,紛紛一擁而上採用該技術。這時它的估值達到最高峰,泡沫也最大。

③ 幻滅的低谷期(斷崖式下跌):

過高的預期被商業現實打破,泡沫都被抹去。人們與之前相比冷靜不少,開始反思問題,從實際出發考慮技術的價值。

此外,使用者需求逐漸明確,產品在設計和使用場景上也趨於成熟,最佳實踐開始湧現。

④ 領悟的爬坡期(價值回歸):

新技術找到新的突破點,由它產生的利益和潛力也被市場所認可,從此進入產品化階段。

⑤ 效率的飽和期:

新技術開始真正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加特納曲線上有兩個非常關鍵的拐點:

第一個是從非理性繁榮到斷崖式下跌;第二個是斷崖式下跌之後開始價值回歸。

從理論角度判斷何時為拐點非常困難,從實踐角度則有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

當主流媒體開始大肆吹捧新技術時,第一個拐點可能就要來臨;當每位參與者都已絕望到極點,第二個拐點將很快出現。

在我看來,

區塊鏈離斷崖式下跌已經很近了。

2

區塊鏈技術未來前景可期

區塊鏈技術的爆發有深層的社會原因:

二戰之後,世界經濟陷入週期性地波動:繁榮時期,經濟快速發展,資產不斷積累;到了一定節點,經濟體系崩潰,進入蕭條時期;然後經過緩慢復蘇,又逐步邁入繁榮時期……如此循環往復,讓人不禁思考:

我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建立起一個充分競爭同時又穩定有序的社會?

區塊鏈,被人們視為答案之一。

不過,很多新技術如互聯網都曾經被視為答案,最終卻

不可避免地走到了預期的對立面。

互聯網早期,我們就提出要用分散式的、去中心化的技術,説明人類實現資訊和財富的民主化。遺憾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技術浪潮過後,我們發現,資訊和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大大加劇。

區塊鏈最後會不會像互聯網那樣陷入“去中心化悖論”,非但沒有去中心化,反而導致財富在少數人手裡高度聚集,社會高度分層?從其發展至今的軌跡來看,

區塊鏈並沒有擺脫這一悖論。

當然,社會生產關係正在發生緩慢變化,這將為區塊鏈提供廣闊的用武之地。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生產和消費在經濟學分析裡是二元分割的,生產者負責生產,消費者負責消費。但

這種二元分割和實際情況越來越脫節。

以視頻行業為例,自Youtube之後,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嚴格界限被打破,內容的生產者可能同時也是內容的消費者,今天的很多小視頻的使用者也是如此。

人們在消費的同時也在貢獻價值,這樣複雜的互動性行為

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在此情況下,如何界定每位參與者的價值?如何給予他們相應的激勵?這是區塊鏈未來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也是其價值所系。

END

本文根據龔焱教授在中歐眾創平臺創業沙龍“區塊鏈”專場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內容有刪改。

編輯 | 岳頂軍

中歐創業營第七期招生已經正式啟動。課程學制1年,採用模組制教學,涵蓋了精益創業、組織創新與激勵、創業戰略與平臺化思維、博弈論與資本創新等在內的8大模組。國內外頂尖企業家深入輔導,助你培養企業家精神;四大海外模組,讓你開拓全球視角,洞悉全球創業及創新趨勢。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加入國內最活躍的創業者社群平臺。

▼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中歐創業營第七期課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